APP下载

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014-07-21高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8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专业发展

摘要: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摇篮,也应该成为培养教师的土壤,是发展教师的动力,是提升教师的平台和成就教师的保证。为了学生的发展,从途径和方法上看,主要还是通过促进教师发展达成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和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获得发展,只有教师获得了发展,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发展。学校发展教师的条件就在于学校可以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氛围,通过满足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让教师想发展、能发展。而有效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读书做笔记这么一个层面上,更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探讨交流和展示的活动中。为了有序地开展活动,进行自我反思,实现专业成长。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调整做法,在反思中不断地调节自我,促进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师成长,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走符合学校的校本教研之路,开展适合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在研究自己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是提高校本教研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校本教研;专业发展;探讨交流;完善自我;提升专业水平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26-02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摇篮,也应该成为培养教师的土壤,是发展教师的动力,是提升教师的平台和成就教师的保证。“教师是立教,立校之本”,学校存在的价值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从途径和方法上看主要是通过促进教师发展达成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和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获得发展,只有教师获得发展,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发展。发展学校,首先应发展教师,为此,我们要以理念为导向,以学习为根本,以赏识为角度,以激励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立足农村实际。多一分投入,多一种学习,多一些反思,多一点执着。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理念指导,促进发展

学校发展教师的条件就在于学校可以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氛围,能满足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让教师想发展,让教师能发展。想发展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能发展是解决所需物质、智力和信息的支持问题,两方面相融合。我们认为“关注学生必须同时关注教师!”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但同时也指出一个关键环节,教师是这场改革的具体实施者。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能否跟上。坦率地说,如果忽视了教师,而一味追求关注学生,难免会有筑造空中楼阁的现象。因此,必须坚持以三个理念来指导工作。

1.“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化水平要不断提高,学习是途径,反思是关键,创新是活力;均衡发展则意味着人人参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理想目标。

2.“调动内需,促进发展”。教师的内需是其学习、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创设条件,营造氛围来激发教师内需,提高工作积极性;再辅以任务驱动,明确目标导向,形成自我实现目标的高层次需要,最终走向自觉进取,促进成长,这是学校的另一个工作策略。

3.“赏识教师,激励成长”。这是一个根本的评价观,虽然我们有较健全的评价、激励机制,但是,学校对教师个体的期待、赏识就是最为朴实,也最为有效的激励。学生需要赏识,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任何一个人,工作被认可和赏识,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特别是我们普通的教育者,一线教师更是如此。如何尽力让教师感受到这一点快乐?那就是管理者应怀着赏识的心态去看待每个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教师点点滴滴的教育行为,给教师提供发展平台、空间和机会。

二、搭建平台,促进交流

教师的素质提高在课改背景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而有效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读书做笔记这么一个层面上,更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探讨交流和展示的活动中。

1.开辟交流平台。新课程强调教师与课程、学生、学校共同发展,认为教师知识结构必须不断调整,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由此,构建学习化校园,倡导学习化教育生活,是新课程对学校、对教师的新要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经过一阶段的学习思考与策划准备,结合课改要求与学校实际,尝试开展“每周论坛”、“对话与交流”及“网络学习”等活动,确定了活动目标、内容、计划、形式与要求等。认真学习《立足原起点,实现新目标》、《帮助的力量》、《培养学生自主习惯的培养》和《有爱才有教育》等。认真思考问题、捕捉信息、加强学习、勤于动笔。在这个过程的锤炼中,获得较佳的状态并展示了自我,从而感受到一种快乐,一种成就。

联系实际,言之有物,言之有效,关键还得联系实际。教育的现实性,要求我们谈论、思考的东西必须是现实而非空洞的,故其内容应来源于学习心得、实践发现、困惑反思,范围包括眼中的学校、班级、课堂、家长、学生,等等。总之,在我们的身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即借鉴与应用。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这不仅是一个学习要求,也是一个工作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来验证,学是为了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现实中的教育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如何在交流中借鉴,在反思中改进,以有效地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育。这一点是“交流平台”的归宿之一。

“交流平台”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教师交流新平台,突出了参与、交流、探索、争鸣、促进、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学习氛围的形成,对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现实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交流平台”不但是教师学习的交流平台,更是教师参与的锤炼天地。

2.研训结合,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门面。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校发展内涵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能够得到验证。所以,我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学习—交流—行动研究”的校本研训模式。校本研训立足于教师参与学习、交流和实践,开辟具体的载体或平台,以问题攻关为主方向,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来源于实践,服务于教育,以此引导尝试行动研究,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与教研交流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反思”相结合,促进内化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手记反思,手记是成功经验的积累和失败实践的反思。在手记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发现不合理因素;在反思中,不断获得体验,积累经验,改变做法。坚持每周至少撰写1篇教学手记、教后反思并作为自查的一项内容。

4.网络交流,整合各种教育资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电脑和网络的作用,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显然,网络建设又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块活动阵地。

三、课题探究,促进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是学习者、研究者。教师的工作转型,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效的媒介。

1.课题引入,引进的优势就是指导相对到位,资料相对丰富。几年来,我参与了“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县级课题)、“新课程课外阅读”(县级课题)和“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县级课题)的探究活动。

2.课题创生,尝试从“有效课堂”、“课外阅读指导课”和“课外阅读欣赏课”课堂教学新模式、等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凸显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创设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而进行研讨。

四、自我调节,促进发展

为了有序地开展活动,进行自我反思,实现专业成长。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调整做法,在反思中不断地调节自我,促进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自律素质,促进教师成长,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通过主持、评课发言、学习交流等活动,加以锤炼,凸显自身能力。在普通的岗位上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正是形成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校本教研,激发了我的内驱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我的日常教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水平。

作者简介:高俊(1961-),男,小学高级教师,连续数次获得县级、乡镇级优秀教师、优秀园丁、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励,发表论文多篇。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