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梦”

2014-07-11刘菲菲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国梦

摘要: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中国梦的历史基础、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中国梦的基本问题。以马克思理论为切入点全面认识和解读中国梦是合宜的视角。在马克思理论中,现实的个人为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提供了理论基础,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梦的由来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根基,全面而自由发展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关键词:中国梦;现实个人;世界历史;全面自由发展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2-0025-05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阐述了“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号召全国人民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时间,中国梦便深入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凝聚人心、彰显中国精神的正能量。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亟待阐释的重大课题,即中国梦如何解读,这成为当前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以马克思理论为切入点,围绕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世界历史理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观点,旨在为中国梦的解读建构一个具较大普适性与当代特色的解释框架,进而为中国梦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现实的个人”与中国梦的主体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1]习近平总书记的阐述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智慧。

其一,现实的个人是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不是外在于全国各族人民的某种抽象存在,相反,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中国人构成了中国力量的主体。马克思指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总是表现为社会生产过程的最终结果。……生产过程的条件和对象化本身也同样是它的要素,而作为它的主体出现的只是个人,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2]。换言之,社会为人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舞台上的演员就是现实的个人。归根结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必须认知现实的13亿鲜活的中国人的角色定位,明确“中国梦”与“中国人”之间这种“舞台”与“演员”的关系。因为纯粹的对梦想的求索而没有主体作为依托是根本不存在的,即都呈现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目标的不懈追求,寄托他们的理想与期盼。

人的主体性内在的包含着这样的特征,即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超越性,它们都是中国梦的主体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实的个人既不是存在于“中国梦”之外的抽象的、被动的客体,更不是“中国梦”的看客,相反,他们既是剧作者也是剧中人,是践行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每个人的思想、规划、行动都会对中国梦的主体及其实现进程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以东道主的责任意识,把个人力量融入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之中。与此同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应该认同和尊重每一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达成这样的共识:中国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梦想”,不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某种神秘力量,而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一个伟大的目标,且深深地蕴藏于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心中。

明确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将使我们避免传统形而上学式的错误观念:把中国梦的主体视为某种“抽象化的”、“无人身”的存在物,理解为与人无关的、独立自存的客体。按照这种理解,中国梦仿佛一架冲入云霄的飞机,而人则被视为飞机上消极被动的“旅客”,“飞机”的“起飞”、“滑行”、“着陆”等都与之没有内在的关系。遵循这种僵化的逻辑,中国梦将失去其真实的主体和根基。我们必须谨记马克思的教诲:“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3]要知道,中国梦是几千年来的国家梦、民族梦,它从根本上凝结和体现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其二,现实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中国梦的根本目标。现实的个人是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之源泉,同时,也是其最为根本的目标。践行和实现中国梦、生成与凝聚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不是单纯的高喊口号,更不是为了其他某种外在的目的,只是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本利益。中国梦是人民利益的汇合,是深藏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个人梦”。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多次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得更好。”[4]这些既是总书记的期盼,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切实的利益诉求。践行中国梦的根本就是要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丰富其生命内涵等提供和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这是中国梦最为深层的价值宗旨。唯有如此,人民才能深刻体会到中国梦的真实性,才能享受到践行中国梦所带来的成果和福泽,进而才会竭尽全力投入到践行中国梦的行动中,才会自觉的为这个梦想而奋斗,将心中的“个人梦”汇合到伟大的“中国梦”之中。为此,在逐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区分“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并自觉地以现实的个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作为中国梦的价值旨归。毫无疑问,践行中国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科技水平的提高、物质产品的丰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都是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如果中国梦的实现是以忽视人的主体价值,甚至是以损害人的利益为代价的,那么,这就与中国梦的根本目标相背离。只有充分彰显人的主体价值,践行中国梦才能避免盲目性、虚假性、非理性,并由此彰显其人文关怀。在未来的逐梦的道路上,“中国力量”必将是我们披荆斩棘的磅礴之力,必将成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依靠之基、胜利之本、动力之源。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刘菲菲:马克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梦”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梦的历史基础

马克思指出,人的现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60,人的存在总是依赖于实践活动及其生存境遇。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是历史性的存在[6],任何先于历史的观点都是非历史的,都缺乏现实性和具体性。因此,应该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来探讨和解读中国梦。世界历史是马克思传承黑格尔的财富,但是马克思反对黑格尔式的思辨的、抽象化的理解,而是把世界历史理解为生产实践活动的结果,即人们现实的物质实践活动的生产与生活构成了世界历史的现实内容和动力。每一代都是继承前一代的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行的,这种历史的积淀就构成世界历史经验。它的形成“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5]89。脱离开这种世界历史理论,人的存在方式就会失去得以理解的历史根基。

中国梦一旦脱离开人存在的世界历史经验,即脱离开人的历史性存在方式,脱离开现实的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只能抽象地理解“中国梦”。因为“中国梦”并不是主观臆造的,它并不是一种抽象的、不变的、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经历了前世今生的演变,承接了历史与当下,随着国情世情的变化推进的,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艰辛的发展历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1840年到1919年这段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洋务派的自强求富梦、维新派的改良梦、农民阶级的天国梦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共和梦的飞跃。面对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清政府,先有洋务派的曾国藩、张之洞等人提出的“自强”、“求富”的强国方案,旨在采用先进科技以救国;随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贤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旨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以救国;还有农民阶级领袖洪秀全等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样一部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主张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希冀以制度革命救国。但上述梦想均未能实现。与此不同的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摒弃了前者通过改良救国的幻想,转而广泛聚集革命力量,领导多次武装起义,并高喊“振兴中华”的号角,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成功,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才促使当时的中国梦从维护封建制度进行的修补和改良飞跃为真正的革命性变革,同时这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上的解放,并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第二阶段,在1919年到1949年这30 年里,实现了从旧的资产阶级共和梦向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梦的飞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7]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思考,接受了十月革命传来的马列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工人阶级政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党领导人民大众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并最终取得广泛的胜利,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实现了从孙中山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飞跃。这就是这一时期的中国梦。正是在它的领航下,党和人民共同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洗礼, 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第三阶段,在1949年到1978年这近30年里,是我党领导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这期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复兴梦想。1964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设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8]从整体上看,我国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建立了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这为现当代中国建设强国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使古老的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成绩是不可磨灭的。

第四阶段,从1978年至今,这30多年来实现了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高速发展的飞跃。这一时期的中国梦首先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面对新时期的局面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就此打开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民族复兴的道路: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深入开展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着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今天的中国,不仅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而且正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发展起来。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历史经验是极其珍贵的,中国梦的发展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梦是一个承接了历史与当下、自发到自觉、落后到富强、理想变现实的伟大历程。它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有着广泛的现实实践的基础;既有着鲜明阶段性的划分,更有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它深刻地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近200年的历程中,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自强”、“求富”、“共和”是映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永恒的主题,中国人民不断追寻、不懈奋斗只为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由此,中国梦是世界历史经验的结晶,有着现实的历史根基。

三、马克思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其最终价值导向而言,中国梦与马克思关于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马克思认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般发展,而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没有阶级剥削与压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基础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建立在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完全消亡、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之上,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别,全体社会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提高,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升,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最终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所创立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根本矛盾的真正解决,是作为人类发展规律的内在逻辑归宿。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简单的三条并不是空洞的漫天设想,而是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目的是要切实解决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的诸多现实矛盾,如发展中的区域、城乡、工农、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各阶层经济收入差距过大,环境污染严重、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步履维艰,官员腐败、高房价现象非常普遍,人民的幸福感不强。只有合理的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才有可能实现中国梦。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关于未来发展道路的规划,其内在逻辑的延伸无疑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阐述是一致的。

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同时也是实现全人类的终极幸福的根本。“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1]人民幸福是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的共同旨归,也是实现梦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人民幸福的基础绝不仅是单纯的追求物质财富的累积,还包括创造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需要的其他条件,要实现人的真正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们就不能只追求物质财富。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时期,要实现人民幸福,必须在发展中注重保障民生,要为民谋利、替民解忧,解决好、处理好人民最关心的根本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9]的目标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使取得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每个人的幸福。

中国梦虽源于中国、为了中国、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因为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梦的践行与实现不仅需要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支撑,也是世界走向和谐的内在要求。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相互承接的,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归宿即谋求人民幸福。换言之,“中国梦”并不是对外部世界构成威胁的一枝独秀,反而为邻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了大量合作、共赢的机遇。“中国梦”的实现符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国一直极力提倡包容性增长,旨在让全球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11]习近平对外也一直强调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1]。由此可见,中国在致力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同时,也关注世界其它国家的平等发展权,以合作、共赢求共同发展,旨在于为实现全人类的幸福贡献一份力量。

综上所述,中国梦视域广阔、内涵丰富,是当代中国高昂的主旋律,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力阐释。“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个人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它不仅源于中国、为了中国、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它正确地反映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无数炎黄子孙的共同期盼,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合乎马克思的理论旨归。在马克思理论的视域中全面、透彻地把握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信仰、树立自信、实现自强,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全世界和平发展,开放、多元合作、共赢、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3-1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8.

[4]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郝继松.论人的历史性存在方式[J].大连大学学报,2013(5):77-80.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8]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9]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438.

[10]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091.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8.

责任编辑:孔九莉

猜你喜欢

中国梦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家政女王的“中国梦”
为什么“中国梦”无意挑战美国
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梦”
英国公司发布“中国梦”调查报告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