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贴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临床观察

2014-07-02陈雪莲郑红霞戴杏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外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障碍

陈雪莲 郑红霞 戴杏娟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杭州 310003

中药贴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临床观察

陈雪莲 郑红霞 戴杏娟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杭州 310003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贴敷;穴位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症病变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重着、麻木、酸楚、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直畸形,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我国RA患病率为0.32%~0.34%,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应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RA关节肿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2月本科收治RA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男16例,女32例,年龄13~62岁,平均(42.2± 21.5)岁;病程1.5~20年,平均(7.3±5.1)年。对照组42例,男11例,女31例,年龄16~67岁,平均(40.4± 22.7)岁;病程2~23.5年,平均(6.7±7.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制定的RA诊断标准[2]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所有受试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疼痛、变形及功能障碍等表现。排除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有心、肝、肾、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疾病以及局部皮肤感染、破损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西医治疗方案:甲氨蝶呤片0.3mg/kg,每周1次,羟基氯喹0.2g,1天2次,均口服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①贴敷药物:五灵脂、川乌、杜仲、干姜等,由本院制剂室自制成糊状膏剂,均匀涂布于专用的敷贴基座内,厚度约0.2cm;②贴敷部位:贴敷于肿胀疼痛的关节表面;③操作方法:贴敷前清洁贴敷部位皮肤,贴敷后轻轻揉按,使贴剂紧贴皮肤。每次6~8h,每天上午1次,2周为1个疗程;④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过敏,表现为红、痒或皮肤起泡,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可适当减少贴敷时间,少数患者可出现水泡应立即停止贴敷,严禁抓挠,根据皮肤过敏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观察指标:①关节疼痛指数(分0~3级)[4]:0级为无疼痛,1级:轻度疼痛无论疼痛持续与否均能忍受;2级:中度或间歇性疼痛,疼痛一般不常持续,但发作时很痛苦,至少每夜发作一次并影响睡眠;3级:重度疼痛或日夜持续性疼痛且难以忍受,经常影响睡眠。②关肿胀指数[4]:0级:无肿胀;1级:软组织肿胀(即滑膜肿胀无明显关节腔积液);2级:在1级基础上伴有关节腔积液。③功能障碍指数[4]:1级:关节可做各种活动;2级:中度活动受限,有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适,但可从事正常活动;3级:明显活动受限,生活自理;4级:卧床或坐床,生活不能自理。④晨僵时间。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3 治疗结果

3.1两组疗效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及晨僵时间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1。

3.2不良反应 观察组因贴敷时间超出8h出现局部皮肤瘙痒8例,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经纠正贴敷时间并于贴敷结束后每晚温水擦洗局部皮肤后瘙痒症状改善,继续完成贴敷治疗。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及晨僵时间比较() 级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及晨僵时间比较() 级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例48对照组4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关节疼痛指数22.7±3.5 4.3±3.3*△22.8±3.9 13.0±3.8*关节肿胀指数16.4±3.3 4.5±4.1*△16.1±4.0 10.0±4.1*关节功能障碍指数2.3±0.9 1.0±0.7*△2.0±0.5 1.6±0.6*晨僵时间/h 2.7±0.5 1.0±0.5*△2.8±0.5 1.7±0.5*

4 讨论

RA属于中医“痹证”、“历节风”范畴,寒冷潮湿是主要外因,机体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气候骤变、冷热交错等致邪侵入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痹阻气血而发病[5]。《灵枢·素天刚柔篇》首倡局部温通,用艾灸或蜀椒、干姜、桂心药熨。

研究[6]证明,药物透皮吸收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在组织内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发挥作用。中药外治已由局部体表病变治疗向全身性疾病治疗发展[7]。外用祛风散寒之方药,可使药力直达局部,促进炎症吸收与消散,使新陈代谢、组织修复与再生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和改进。我科采用的中药贴敷剂中川乌、五灵脂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川乌具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为治痹要药,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本组结果显示,中药贴敷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副作用轻等优点,不失为活动期RA关节肿痛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蔡文虹,孙保东,张宝凤,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学概述[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11-1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

[3]蒋明,张奉春.风湿病诊断与诊断评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S].1993:110-121.

[5]王承德,胡荫奇,沈丕安.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53.

[6]舒适,耿庆玲.浅谈药物的透皮吸收[J].中国药业,1999,8(1):57.

[7]李忠.中医内病外治的研究进展及思路—全身性疾病药物外治的文献回顾、发展趋势及技术要点[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6):3-5.

修回日期:2014-02-11

2013-09-23

猜你喜欢

外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中医外治杂志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启 事·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