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促进效应分析

2014-06-12张锐廖晓莉张同健

会计之友 2014年14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内部控制

张锐+廖晓莉+张同健

【摘 要】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操作风险控制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内部控制是操作风险控制的根本性策略。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微观路径解析揭示了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操作风险控制机理,从而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内部控制的实施策略,进而改进操作风险控制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股份制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操作风险控制; 结构方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4-0068-06

一、引言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1986年,自我国组建第一所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业绩。目前,包括渤海银行在内,我国已成立13家股份制银行,资产额占据我国银行体系资产总额的15%以上,资产利润率显著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而打破了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之一,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银行业在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着同样的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操作风险的防范已成为世界银行业风险控制的主要任务之一,操作风险已逐渐威胁到银行运营的各个方面。因此,操作风险控制已成为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我国银行界风险控制的一项重要目标。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大力引导下,同时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下,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1世纪初期先后实施了操作风险控制战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操作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由不完善、陈旧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运营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方面的风险,但不包括一般性的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根据操作风险的特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其分为7个类型: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和用工政策与人员工作场所安全、客户关系管理、实体资产或固定资产的损害、业务流程的中断及偶然的系统失灵、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

内部控制是银行业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同时也必然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一项关键性措施。事实上,对于银行业而言,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就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深化与具体化,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目标。200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在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所谓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业务规范制度、业务程序和工作方法,对各类运营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或机制。

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已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面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日盛的局面,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同呼吁:守住操作风险的底线,大力服务实体经济,将操作风险的危害降低至最小限度,避免恶性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童光荣、张磊(2007)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操作风险的监管指标,解析了操作风险的监管路径。许小苍(2007)研究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银行规模对操作风险的影响,解析了资产规模、人员规模、收入规模等在操作风险防范中的作用,从而深化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认识。朱晋华(2011)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探析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基层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提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若干对策,主要有增强人员的流动性、建立开放的风险信息系统架构、合理设计决策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郭创(2011)研究了股份制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优化的机制,认为操作风险的原因是操作权限边界模糊、信息化建设迟滞、岗位替代成本较高、激励不足或激励失当、责任追究标准存在差异。袁仁书(2012)研究了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认为股份制银行机构应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专门部门并配专职人员,应尽早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和相关管理工作,并强调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之间具有高度的互补性。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大力实施了内部控制战略,以提高银行运营的稳定性,取得了较大的业绩,也同时促进了操作风险控制绩效的改进。然而,现有的研究仅从表层阐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特征和趋向,缺乏深层次的解析,因而很难对操作风险控制实践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操作风险控制的实证性检验揭示了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微观机理,从而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的实施策略、进而持续性地增强操作风险的控制效率提供现实性的理论指导。

二、模型构建

(一)要素设计

1.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素设计

根据COSO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的一般定义、Basel委会员关于内部控制的内涵,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的有关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执行、信息与沟通、监督与反馈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的有效实施能够确保银行机构对各种风险产生积极的抗御。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银行机构的内外部运行环境进行协调、优化和完善,包括银行文化、组织环境、董事会治理,以及各种宏观经济、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影响。风险评估是指银行机构对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事先的测评和估算,并初步预测各种风险的危害程度。制度执行是指银行机构认真地执行现有的规章制度,以逐步提高制度本身内在价值。信息与沟通指银行机构加强各部门、个体、部门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增进银行机构内部的相互了解。监督与反馈是指对内部控制的信息进行反馈处理,深挖内部控制的隐患,以提高内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

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股份制银行内部控制实施的进程较慢、效率较低、成果较小,因此,为了适应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的合理性,本研究选择内部控制设计、内部控制执行和内部控制改进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要素。

2.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要素设计

操作风险的控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相比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言,操作风险的危害性更大,正逐渐上升为股份制银行所面临的首要风险。同时,相比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言,操作风险的可控性较强。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号召各商业银行重视和加强操作风险的控制,以提高银行运营的安全性。随后,我国各类银行机构相继实施了操作风险控制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操作风险的控制主要涉及银行内部员工的行为,同时涉及部分外部因素,但外部因素所引起的操作风险是借助于内部员工的行为不端或失误引起的。操作风险存在着多种形式,但人员操作风险和流程操作风险是两种较为关键的形式。

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具有自己的特色,更为注重公司治理、风险文化和信息反馈等方面。因此,为了适应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的合理性,本研究选择操作风险控制意识、操作风险控制行为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作为操作风险控制体系的要素。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1.内部控制设计对操作风险控制的促进效应分析

内部控制是一种传统的管理行为,在许多行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银行、保险、投资公司等金融行业的应用更为突出。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面对不同的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的策略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下要进行不同需求的设计,不存在千篇一律的控制模式。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都在实施操作风险的控制策略,但是,它们各自实施的内部控制方式是有差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方法或方案,但不可以照搬硬套。每一个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要根据自己的操作风险控制环境来构建自己的内部控制框架。显然,优异的内部控制设计方法、方案或框架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操作风险控制行为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均存在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a: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设计强化了操作风险控制意识。

H1b: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设计改进了操作风险控制行为。

H1c: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设计提升了操作风险控制绩效。

2.内部控制执行对操作风险控制的促进效应分析

制度执行是COSO委员会和Basel委员会所认为的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一,且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我国金融机构,不是缺乏内部控制的制度,而是对现行的制度执行不力,导致操作风险损失居高不下。在西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经验较为丰富,许多银行机构认为制度的执行至关重要,高于其他一切制度性因素。相比于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经验不足,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上存在许多疏漏,是滋生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正逐渐走向正轨,加大了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必然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操作风险控制行为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存在促进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a: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执行强化了操作风险控制意识。

H2b: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执行改进了操作风险控制行为。

H2c: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执行提升了操作风险控制绩效。

3.内部控制改进对操作风险控制的促进效应分析

内部控制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动态性策略,需要随着控制机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银行的内部控制策略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银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这是Basel委员会在2006年颁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时所重点强调的。操作风险是一种古老的银行风险,在20世纪末期才开始爆发性地增长,危害性逐渐超越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因而它的控制环境极不稳定,也在客观上要求相应的内部控制方法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的改进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当一种内部控制方法的生命力还存在时,就不能轻易停止,可见,对于控制方法效应的正确判断是必须的,也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决策层的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恰如其分地调整针对操作风险防范的内部控制方法或方案,就会不断地刺激操作风险控制意识、操作风险控制行为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的成长。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a: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改进强化了操作风险控制意识。

H3b: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改进改进了操作风险控制行为。

H3c: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改进提升了操作风险控制绩效。

4.研究假设的归纳

基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促进效应的分析,通过对各个研究假设的总结,可以归纳出如下研究假设组(如表1所示),也为研究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三)要素分解

1.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素的分解

根据既有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的成果,并考虑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运营实践,可以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指标设计。

内部控制设计要素(ξ1)分为三个测度指标:(X1)职责分离、(X2)内部审计和(X3)内部控制激励。其中:职责分离是指内部控制的设计必须遵循职责分离的准则;内部审计是指内部控制设计需要包含内部审计的内容;内部控制激励是指在实施内部控制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各种激励措施的设计。

内部控制执行要素(ξ2)分为三个测度指标:(X4)职责明晰、(X5)持续监督和(X6)内控实时。其中,职责明晰是指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需要遵循职责明晰的原则;持续监督是指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需要时刻接受各种监督;内控实时是指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和漏洞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

内部控制改进要素(ξ3)分为三个测度指标:(X7)规章完善、(X8)制度适应和(X9)冲突识别。其中,规章完善是指银行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要随着内外部控制环境的变化和控制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完善;制度适应是指银行的控制制度要不断适应银行运营环境的变化;冲突识别是指银行机构要不断识别潜在的导致风险滋生的控制缺陷。

2.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要素的分解

根据既有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的成果,并考虑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特征,可以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体系的指标设计。

操作风险控制意识要素(η1)分为三个测度指标:(Y1)风险防范意识、(Y2)领导自律意识和(Y3)风险监控意识。其中,风险防范意识是指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和对操作风险危害的认识程度;领导自律意识是指银行机构领导层在操作风险防范过程中对自身行为的约束程度;风险监控意识是指银行员工相互之间在违规违法方面的监督程度。

操作风险控制行为要素(η2)分为三个测度指标:(Y4)风险信息披露、(Y5)操作风险计量和(Y6)风险转移。其中,风险信息披露是指银行机构主动对外界披露操作风险事件的主动性;操作风险计量是指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危害程度进行测度的能力;风险转移是指银行机构将内部操作风险转移到银行外部的能力。

操作风险控制绩效要素(η3)分为三个测度指标:(Y7)风险发生频次、(Y8)风险损失额度和(Y9)稽核体系健全。其中,风险发生频次是指在固定时间单位内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次数;风险损失额度是指操作风险事件的平均损失额;稽核体系健全是指银行机构稽核体系的稳健性和效能性。

(四)研究模型的确立

本研究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研究假设体系进行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方法,常用于心理、教育和管理研究之中。它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分析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回归模型只能分析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而结构方程不仅能分析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也可以分析变量之间的间接效应。根据研究假设和要素分解的内容,可以构建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三、模型验证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样本单位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级分行,数据收集方法是李克特7点量表。目前,不包括渤海银行在内,我国已拥有12家股份制银行,每个股份制银行都设置了一定的市级机构。本次数据调查自2013年7月1日起,至8月12日结束,历时42天,获取有效样本数据90份,样本数和指标数之比是5,满足结构方程检验的基本数据条件。样本特征如表2所示。

(二)信度检验

信度分析是指所设计的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用所设计的问卷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所得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检验的方法一般是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的工具是SPSS软件。基于所获取的有效样本数据,本次信度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可见,样本数据的信度较好。

(三)效度检验

效度是指最后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程度,即所使用的测量工具能够正确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效度越高,表明所测量结果越能够显示所要测量目标的真正特质。效度检验所使用的方法一般是验证性因子分析,工具是Lisrel 8.7软件。基于所获取的有效样本数据,效度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可见,样本数据的效度较好。

(四)实证检验

本研究采用了SPSS 11.5和Lisrel 8.7进行模型验证,得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г)如表5所示。

根据表5的内容可知,假设H1a、H1b、H1c、H2b、H2c和H3a通过了检验,而假设H2a、H3b和H3c没有通过检验。同时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6所示。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从宏观层面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战略对操作风险控制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地防范了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了操作风险危害,但是,内部控制的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拓展空间。

根据检验结果,从微观层面看:(1)内部控制设计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操作风险控制行为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均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2)内部控制执行对操作风险控制行为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的促进功能不足;(3)内部控制改进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操作风险控制绩效的促进功能不足。

根据检验结果,从内部控制改进的视角来看:(1)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使其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之中,进一步增强操作风险的控制意识。操作风险控制的意识存在多个方面,内部控制的制度执行的意识更为重要。(2)在适当的时机果断地改进内部控制的战略方向或具体方法,以优化操作风险的控制行为。现有的操作风险控制行为的僵化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内部控制方法变革的滞后性。(3)采取有效措施对内部控制方法进行变革,以在短期内提升操作风险控制绩效,从而赋予银行机构或员工更多的操作风险防范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马腾跃.守住风险底线,服务实体经济——2012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侧记[J].中国金融家,2012(10):82-85.

[2] 童光荣,张磊.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指标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1-6.

[3] 许小苍.我国国有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比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7):85-90.

[4] 朱晋华.对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防范操作风险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61.

[5] 郭创.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优化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170-171.

[6] 袁仁书.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8):83-86.

[7] 苏虹,胡亚会,张同健.基于COSO模式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3-10.

[8] 张同健,简传红.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8(1):36-39.

[9] 马国建,张同建,刘良灿.银行业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激励性实证研究——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检验[J].财会通讯,2009(5):35-37.

[10] 张同建.信息沟通对操作风险防范的激励机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38-43.

[11] 张同建.我国商业银行拆出资金业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66-69.

[12] 李明星,张同建.风险评估对操作风险控制的激励功能[J].经济导刊,2010(10):18-19.

内部控制改进要素(ξ3)分为三个测度指标:(X7)规章完善、(X8)制度适应和(X9)冲突识别。其中,规章完善是指银行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要随着内外部控制环境的变化和控制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完善;制度适应是指银行的控制制度要不断适应银行运营环境的变化;冲突识别是指银行机构要不断识别潜在的导致风险滋生的控制缺陷。

2.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要素的分解

根据既有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的成果,并考虑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特征,可以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体系的指标设计。

操作风险控制意识要素(η1)分为三个测度指标:(Y1)风险防范意识、(Y2)领导自律意识和(Y3)风险监控意识。其中,风险防范意识是指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和对操作风险危害的认识程度;领导自律意识是指银行机构领导层在操作风险防范过程中对自身行为的约束程度;风险监控意识是指银行员工相互之间在违规违法方面的监督程度。

操作风险控制行为要素(η2)分为三个测度指标:(Y4)风险信息披露、(Y5)操作风险计量和(Y6)风险转移。其中,风险信息披露是指银行机构主动对外界披露操作风险事件的主动性;操作风险计量是指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危害程度进行测度的能力;风险转移是指银行机构将内部操作风险转移到银行外部的能力。

操作风险控制绩效要素(η3)分为三个测度指标:(Y7)风险发生频次、(Y8)风险损失额度和(Y9)稽核体系健全。其中,风险发生频次是指在固定时间单位内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次数;风险损失额度是指操作风险事件的平均损失额;稽核体系健全是指银行机构稽核体系的稳健性和效能性。

(四)研究模型的确立

本研究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研究假设体系进行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方法,常用于心理、教育和管理研究之中。它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分析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回归模型只能分析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而结构方程不仅能分析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也可以分析变量之间的间接效应。根据研究假设和要素分解的内容,可以构建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三、模型验证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样本单位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级分行,数据收集方法是李克特7点量表。目前,不包括渤海银行在内,我国已拥有12家股份制银行,每个股份制银行都设置了一定的市级机构。本次数据调查自2013年7月1日起,至8月12日结束,历时42天,获取有效样本数据90份,样本数和指标数之比是5,满足结构方程检验的基本数据条件。样本特征如表2所示。

(二)信度检验

信度分析是指所设计的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用所设计的问卷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所得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检验的方法一般是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的工具是SPSS软件。基于所获取的有效样本数据,本次信度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可见,样本数据的信度较好。

(三)效度检验

效度是指最后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程度,即所使用的测量工具能够正确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效度越高,表明所测量结果越能够显示所要测量目标的真正特质。效度检验所使用的方法一般是验证性因子分析,工具是Lisrel 8.7软件。基于所获取的有效样本数据,效度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可见,样本数据的效度较好。

(四)实证检验

本研究采用了SPSS 11.5和Lisrel 8.7进行模型验证,得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г)如表5所示。

根据表5的内容可知,假设H1a、H1b、H1c、H2b、H2c和H3a通过了检验,而假设H2a、H3b和H3c没有通过检验。同时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6所示。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从宏观层面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战略对操作风险控制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地防范了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了操作风险危害,但是,内部控制的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拓展空间。

根据检验结果,从微观层面看:(1)内部控制设计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操作风险控制行为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均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2)内部控制执行对操作风险控制行为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的促进功能不足;(3)内部控制改进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操作风险控制绩效的促进功能不足。

根据检验结果,从内部控制改进的视角来看:(1)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使其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之中,进一步增强操作风险的控制意识。操作风险控制的意识存在多个方面,内部控制的制度执行的意识更为重要。(2)在适当的时机果断地改进内部控制的战略方向或具体方法,以优化操作风险的控制行为。现有的操作风险控制行为的僵化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内部控制方法变革的滞后性。(3)采取有效措施对内部控制方法进行变革,以在短期内提升操作风险控制绩效,从而赋予银行机构或员工更多的操作风险防范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马腾跃.守住风险底线,服务实体经济——2012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侧记[J].中国金融家,2012(10):82-85.

[2] 童光荣,张磊.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指标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1-6.

[3] 许小苍.我国国有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比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7):85-90.

[4] 朱晋华.对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防范操作风险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61.

[5] 郭创.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优化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170-171.

[6] 袁仁书.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8):83-86.

[7] 苏虹,胡亚会,张同健.基于COSO模式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3-10.

[8] 张同健,简传红.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8(1):36-39.

[9] 马国建,张同建,刘良灿.银行业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激励性实证研究——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检验[J].财会通讯,2009(5):35-37.

[10] 张同建.信息沟通对操作风险防范的激励机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38-43.

[11] 张同建.我国商业银行拆出资金业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66-69.

[12] 李明星,张同建.风险评估对操作风险控制的激励功能[J].经济导刊,2010(10):18-19.

内部控制改进要素(ξ3)分为三个测度指标:(X7)规章完善、(X8)制度适应和(X9)冲突识别。其中,规章完善是指银行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要随着内外部控制环境的变化和控制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完善;制度适应是指银行的控制制度要不断适应银行运营环境的变化;冲突识别是指银行机构要不断识别潜在的导致风险滋生的控制缺陷。

2.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要素的分解

根据既有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的成果,并考虑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特征,可以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体系的指标设计。

操作风险控制意识要素(η1)分为三个测度指标:(Y1)风险防范意识、(Y2)领导自律意识和(Y3)风险监控意识。其中,风险防范意识是指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和对操作风险危害的认识程度;领导自律意识是指银行机构领导层在操作风险防范过程中对自身行为的约束程度;风险监控意识是指银行员工相互之间在违规违法方面的监督程度。

操作风险控制行为要素(η2)分为三个测度指标:(Y4)风险信息披露、(Y5)操作风险计量和(Y6)风险转移。其中,风险信息披露是指银行机构主动对外界披露操作风险事件的主动性;操作风险计量是指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危害程度进行测度的能力;风险转移是指银行机构将内部操作风险转移到银行外部的能力。

操作风险控制绩效要素(η3)分为三个测度指标:(Y7)风险发生频次、(Y8)风险损失额度和(Y9)稽核体系健全。其中,风险发生频次是指在固定时间单位内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次数;风险损失额度是指操作风险事件的平均损失额;稽核体系健全是指银行机构稽核体系的稳健性和效能性。

(四)研究模型的确立

本研究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研究假设体系进行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方法,常用于心理、教育和管理研究之中。它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分析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回归模型只能分析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而结构方程不仅能分析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也可以分析变量之间的间接效应。根据研究假设和要素分解的内容,可以构建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三、模型验证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样本单位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级分行,数据收集方法是李克特7点量表。目前,不包括渤海银行在内,我国已拥有12家股份制银行,每个股份制银行都设置了一定的市级机构。本次数据调查自2013年7月1日起,至8月12日结束,历时42天,获取有效样本数据90份,样本数和指标数之比是5,满足结构方程检验的基本数据条件。样本特征如表2所示。

(二)信度检验

信度分析是指所设计的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用所设计的问卷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所得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检验的方法一般是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的工具是SPSS软件。基于所获取的有效样本数据,本次信度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可见,样本数据的信度较好。

(三)效度检验

效度是指最后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程度,即所使用的测量工具能够正确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效度越高,表明所测量结果越能够显示所要测量目标的真正特质。效度检验所使用的方法一般是验证性因子分析,工具是Lisrel 8.7软件。基于所获取的有效样本数据,效度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可见,样本数据的效度较好。

(四)实证检验

本研究采用了SPSS 11.5和Lisrel 8.7进行模型验证,得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г)如表5所示。

根据表5的内容可知,假设H1a、H1b、H1c、H2b、H2c和H3a通过了检验,而假设H2a、H3b和H3c没有通过检验。同时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6所示。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从宏观层面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战略对操作风险控制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地防范了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了操作风险危害,但是,内部控制的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拓展空间。

根据检验结果,从微观层面看:(1)内部控制设计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操作风险控制行为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均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2)内部控制执行对操作风险控制行为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的促进功能不足;(3)内部控制改进对操作风险控制意识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操作风险控制绩效的促进功能不足。

根据检验结果,从内部控制改进的视角来看:(1)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使其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之中,进一步增强操作风险的控制意识。操作风险控制的意识存在多个方面,内部控制的制度执行的意识更为重要。(2)在适当的时机果断地改进内部控制的战略方向或具体方法,以优化操作风险的控制行为。现有的操作风险控制行为的僵化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内部控制方法变革的滞后性。(3)采取有效措施对内部控制方法进行变革,以在短期内提升操作风险控制绩效,从而赋予银行机构或员工更多的操作风险防范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马腾跃.守住风险底线,服务实体经济——2012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侧记[J].中国金融家,2012(10):82-85.

[2] 童光荣,张磊.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指标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1-6.

[3] 许小苍.我国国有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比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7):85-90.

[4] 朱晋华.对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防范操作风险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61.

[5] 郭创.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优化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170-171.

[6] 袁仁书.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8):83-86.

[7] 苏虹,胡亚会,张同健.基于COSO模式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3-10.

[8] 张同健,简传红.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8(1):36-39.

[9] 马国建,张同建,刘良灿.银行业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激励性实证研究——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检验[J].财会通讯,2009(5):35-37.

[10] 张同建.信息沟通对操作风险防范的激励机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38-43.

[11] 张同建.我国商业银行拆出资金业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66-69.

[12] 李明星,张同建.风险评估对操作风险控制的激励功能[J].经济导刊,2010(10):18-19.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内部控制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检验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就业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