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龄正常听力新生儿和婴幼儿听性脑干反应波潜伏期分析

2014-06-12茅学英陶峥顾宇李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诱发电位脑干月龄

茅学英 陶峥 顾宇 李蕴

ABR是临床听力检测的一种常用手段,尤其对于低龄听力障碍儿童的听力诊断,更是主要的检测手段[1,2]。但ABR测试结果在儿童和成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3~6],尤其是在新生儿、婴幼儿时期,不同月龄时ABR测试结果有明显的差异[3,4,7]。因此,对低龄(<24月龄)婴幼儿ABR测试结果的判读不能采用正常成年人的标准,不同测听室应建立自己的不同月龄婴幼儿的ABR正常标准。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正常听力新生儿和婴幼儿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变化特点,为ABR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听力评估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及分组 以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崇明县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听力检查结果正常的新生儿及婴幼儿145例290耳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耳声发射和声导抗检测正常,ABR反应阈≤30 dB nHL,按以下年龄段分组:1~7天龄组13例26耳,30~59天龄组17例34耳,2~4月龄组20例40耳,5~7月龄组19例38耳,8~10月龄组17例34耳,11~13月龄组18例36耳,14~16月龄组12例24耳,17~19月龄组13例26耳,20~24月龄组16例32耳。另外选取18~25岁正常青年人20例40耳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ABR的波Ⅰ、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结果。

1.2ABR检查方法 检查采用美国ICS公司的CHARTR EP听觉诱发电位仪,刺激声为click声,带通滤波0.1~3 kHz。叠加1 024~2 048次,刺激率30.1次/秒,分析时间20 ms,记录电极置于前额发际,参考电极置于同侧乳突,地极置于眉间,极间电阻<5 kΩ,ER-3A插入式耳机给声。按体重口服或灌肠镇静剂(10%水合氯醛),受试儿安静睡眠后进行ABR测试,对照组不服水合氯醛进行测试。在70 dB nHL刺激声强度下,记录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各组ABR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70 dB nHL click声刺激下,不同月龄新生儿和婴幼儿波Ⅰ、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见表1,可见,不同月龄的听力正常新生儿和婴幼儿波Ⅰ、Ⅲ、Ⅴ潜伏期及波间期均随月龄增大而逐渐缩短,5~7月龄组的波Ⅰ、8~10月龄组的波Ⅲ、17~19月龄组的波Ⅴ潜伏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Ⅰ-Ⅴ波间期分别在8~10、17~19月龄时接近正常青年人水平(P>0.05),但Ⅲ-Ⅴ波间期至20~24月龄时仍较正常青年人延长(P<0.05)。

表1 不同月龄正常听力新生儿和婴幼儿与对照组ABR测试结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听觉发育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有密切关系。出生时新生儿大脑重量仅为成人的1/4,半年后约为1/2,从大脑组织学来看,新生儿神经细胞内的原生质与细胞核相比所占比例很大,而树突发育较差,至2岁时才与成人接近[4];出生后6个月时,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发育仅至脑干水平[4]。有学者曾对新生儿至32月龄婴幼儿进行ABR测试,发现其潜伏期出生时均较成人延长,至12~18月时才与成人相近,而反应阈也较成人高[1,4,5]。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听力新生儿和婴幼儿的ABR各波潜伏期随月龄增加而逐渐缩短,说明出生后听觉神经系统仍处于发育阶段,而这种发育是有其规律的,在5~7月龄时波Ⅰ潜伏期已经和正常青年人相近(P>0.05),而波Ⅲ、Ⅴ潜伏期分别在8~10月龄、17~19月龄时与正常青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Ⅰ-Ⅲ、Ⅰ-Ⅴ波间期分别接近正常青年人(P>0.05),但各年龄组Ⅲ-Ⅴ波间期均较对照组延长。ABR波Ⅰ、Ⅲ、Ⅴ发生源分别位于听神经、延脑和中脑[3,4],由此可以推论5~7月龄的婴儿听神经已经发育成熟,在8~10月龄左右延髓发育水平接近成人,而到17~19月龄时中脑也基本发育成熟,说明新生儿和婴幼儿听觉通路的发育是从远端(尾侧)向近端(头侧)逐步成熟的,且17~19月龄以上的幼儿中脑部位的成熟程度接近成人水平。另一方面,能更敏感地反映延脑至中脑听觉通路发育水平的Ⅲ-Ⅴ波间期,从1~7天龄到20~24月龄各组新生儿和婴幼儿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20~24月龄幼儿的听觉通路在中脑部位的发育成熟程度仅仅是接近成人水平而尚未完全达到成人水平。由此可见,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期ABR各波潜伏期较正常成人延长可能只是一种生理现象,并不一定是听觉系统损伤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有文献[8,9]对于听力损伤高危因素新生儿如高胆红素血症患儿ABR检测结果的判定采用成人标准;李丽等[10]通过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ABR波Ⅰ、Ⅲ、Ⅴ潜伏期评估其听神经受损状况,以上均有一定局限性。而有作者[5]认为对于波Ⅰ潜伏期延长、Ⅰ-Ⅴ波间期正常的新生儿,不能随意判断其有中枢听觉系统的异常,因为外耳、中耳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波Ⅰ潜伏期延长,如中耳积液造成传导性听力障碍而使波Ⅰ潜伏期延长等,因此首先必须对外耳、中耳功能是否正常作出判断,并结合患儿的生理年龄,才能对ABR检测结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另外,对于双侧ABR各波潜伏期同时延长但双侧波形对称性好,且双侧各波潜伏期差异<0.4 ms者,并不能说明脑干发育一定受到影响,必须观察ABR各波潜伏期的动态变化和测试对象的生理年龄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总之,对于正常新生儿和婴幼儿,出生月龄越小,应用ABR评估听觉功能时,单纯双侧潜伏期同时延长,不能作为阳性指标,应结合ABR反应阈值、各波潜伏期、I-V波间期等指标综合分析,并结合其生理年龄对ABR波形的影响,才能最终做出正确判断。

4 参考文献

1 姜泗长,顾瑞,主编.临床听力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387~389.

2 李蕴,吴皓,陈向平,等.听力障碍新生儿随访中听力恢复正常的原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585.

3 潘映辐,主编.临床诱发电位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39~650.

4 阎承先,主编.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3~106.

5 廖华,吴展元,周涛.正常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1,9:30.

6 Morgan DE, Zimmerman MC, Dubno JR. Auditory brain stem evoke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ull-term newborn infant[J].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1987, 96:142.

7 Zimmerman MC, Morgan DE, Dubno JR. Auditory brain stem evoke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in developing infants[J].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1987, 96: 291.

8 袁安波,上官明,郭青云,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2:82.

9 王丽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意义[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22.

10 李丽,王秋月,王桂芳.诱发电位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亚临床神经中毒症的评估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4,8:4 286.

猜你喜欢

诱发电位脑干月龄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四)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基于CNN算法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识别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