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的影响分析

2014-06-05李梅华

荆楚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比值差距

李梅华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的影响分析

李梅华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解决农村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及养老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和城镇参保人数与农村参保人数比值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其分析结果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只是一方面,要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这才是切实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从而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根本出路。

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回归分析

一、问题提出

据“我国农村老龄问题研究”课题组的有关研究表明,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67亿人,其中1.05亿人是农村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为7.97%,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是城市的2.3倍[1]。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实现了广覆盖但只能保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文件,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加快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因此如何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极其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西方福利国家实践证明社会保障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因此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限于讨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收入分配的正向或逆向调节效应的分析。果佳和唐任伍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在其发展中存在的不均衡造成了社会不公平[2];高文书认为社会保障导致了社会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加大[3];徐倩和李放认为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不是那么显著[4]。但是农村居民参保率从原先比较低到现在比较高,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张文、唐萧萧和徐小琴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财政投入不足等几方面定性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城乡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差异的相关建议[5]。本研究紧密结合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的现状,通过建立模型,定量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的影响,并根据其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及建议,为后续研究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先用Excel2010进行相关数据统计,然后运用Eviews6.0软件,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和城镇参保人数与农村参保人数比值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

(二)变量与数据来源

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本研究采用城乡居民收入的比值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农村社会保障要尽可能做到“老有所养”,假如随着农民收入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下降,农民参保人数上升,那么,农村居民相对城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会上升,因此本研究用城乡居民养老参保的人数比值来反映农村相对于城市的养老保障覆盖的变化。考虑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变迁,在分析过程中,所选取的数据是从1999年开始。在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家庭养老,通过以社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制度,还可以获得集体保障。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以社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瓦解,农户成为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农民陷入了单一的传统家庭养老境地。1987年,在山东、北京、上海等地的1 000多个县,由民政部牵头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试点工作。1992年,民政部印发《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本方案(试行)》(民办发﹝1992﹞2号),确定了以县为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以此为据,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到1998年底,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 123个县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6]。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1999~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三、数据与估计

(一)描述性分析

根据有关统计,1999~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2.649扩大到3.315,对应的城乡居民养老参保人数比值由1.556扩大到3.913; 2009~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3.333下降到3.126,对应的城乡居民养老参保人数比值由2.709下降到0.869,其中2008年到2009年有所反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3.315上升到3.333,而对应的城乡居民养老参保人数比值由3.913下降到2.709(见表1)。

表1 1999~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与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

续表1

根据表1数据绘制1999~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和参保人数比值折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1999~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和参保人数比值折线图

(二)建立模型及分析

1.基于1999~2008年数据建模及分析

运用Eviews6.0软件,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和城乡参保人数比值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此次分析选取的数据是从1999年到2008年,以X-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横轴、Y-城乡参保人数比值为纵轴画出样本数据的散点图,如图2:

图2 1999~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与城乡参保人数比值散点图

由此图所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与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之间大致具有正相关关系。据此,我们再次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β0+β1·X+μ

对模型作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在Eviews软件下,OLS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1999~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与参保人数比值OLS估计结果

上表为回归系数估计结果,第一列为各参数对应的变量,C表示常数项对应的变量,第二列为回归系数估计的结果(Coefficient),第三列为参数估计t检验的t统计量值(t-Statistic),第四列为对应t统计量值的显著水平(Prob.),小于0.05表明对应的参数在5%显著水平下不为0。

OLS估计结果为:

对回归方程的结构分析:

β1=0.3是样本回归方程的斜率,表示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每扩大1个单位,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增加0.3个单位。

统计检验:

R2=0.886 5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88.65%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还有11.35%未被解释,因此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点的拟合优度较高,说明回归曲线拟合得较好。

给出显著水平α=0.05,查自由度ν=10-2 =8的t分布表,得临界值t0.025(8)=2.30,t0= 19.477 67>t0.025(8),t1=7.903 788>t0.025(8),所以回归系数均显著不为零,回归模型中应该包括常数项,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参保的人数比值有较大的影响,此模型比较好。

2.基于1999~2011年数据建模及分析

运用Eviews6.0软件,对1999~2011年城乡收入比比值和城镇参保人数与农村参保人数比值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以X-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横轴、Y-城乡参保人数比值为纵轴画出样本数据的散点图如图3:

图3 1999~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比值和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散点图

从图3可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与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之间大致具有正相关关系。据此,我们可以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的回归模型参数β0、β1为回归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用来反映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城乡养老参保人数的变化。

对模型作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在Eviews软件下,OLS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1999~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与参保人数比值OLS估计结果

OLS估计结果为:

对回归方程的结构分析:

β1=2.53是样本回归方程的斜率,表示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每扩大1个单位,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增加2.53个单位,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参保的人数比值有较大的影响。β0是样本回归方程的截距,表示不受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影响的参保人数比值自发的变化。

统计检验:

R2=0.411 4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41.14%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还有58.86%未被解释,因此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点的拟合优度很低,说明回归曲线拟合得不好。猜测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可能与2009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构建了有关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与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的模型,实证结果表明:

(一)一般情况下,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越多,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越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越广

自1999年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覆盖率一直广为人们所诟病,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一直都居高不下,但2009年实行“新农保”后,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显著下降,2011年甚至下降到1以下,三年左右时间,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覆盖率提前达到2009年所制定的“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标。

(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影响城乡居民参保的人数比值,而且呈正相关

从1999年到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每扩大1个单位,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会增加2.53个单位。尽管有“新农保”因素干扰导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与城乡居民参保的人数比值之间的拟合度不是很好,但是2009年“新农保”以前,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每扩大1个单位,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也会增加0.3个单位。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率的。

(三)政府政策对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有显著影响

根据上述两个模型的分析比较可知,城乡居民参保人数的增加除了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的影响外,政府政策可以显著影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积极性。

本文的分析结论表明:应继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是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而且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支持还要考虑可持续问题,必须要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这才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从而切实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根本出路。

农民工参保的复杂性、统计口径不一等方面原因会让本研究显得比较粗糙。另外,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会有大量农民市民化,城镇居民参保人数必然会超过农村居民参保人数,本研究所认为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会带来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下降”结论有待进一步商榷。

[1]霍锋超.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效应评估[D].开封:河南大学,2012.

[2]果佳,唐任伍.均等化、逆向分配与“福利地区”社会保障的省际差异[J].改革,2013,(01):141-148.

[3]高文书.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效应——基于陕西省宝鸡市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04):61-68.

[4]徐倩,李放.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12,(11):81-88.

[5]张文,唐萧萧,徐小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城乡差异分析[J].求实,2013,(05):45-49.

[6]李迎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现状与出路[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04):76-80.

[责任编辑:胡璇]

F323.89

A

1672-0758(2014)04-0062-04

2014-06-02

李梅华(1971-),男,湖北汉川人,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农村公共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比值差距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