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2014-05-18张惠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妇科化疗实验组

张惠婷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河南 偃师 471900)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张惠婷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河南 偃师 471900)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妇科收治的8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临床护理路径;妇科恶性肿瘤;应用

妇科恶性肿瘤为当前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且发病人群逐渐呈现年轻化。临床主要采用化疗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但化疗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损伤。为有效治疗患者疾病,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多给予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措施。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分析其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入院时病情稳定,观察无精神疾病以及其他脏器疾病。年龄为24~76岁,平均年龄为50.3岁。宫颈癌26例,绒癌8例,卵巢癌16例,子宫内膜癌34例。所选取的患者均接受两次或超过2次化疗。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研究观察。

1.2 护理方法

给予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护理。实验组先设立临床治疗小组,小组成员主要为医师、护理人员、营养师、药剂师、检验等相关科室人员,根据治疗标准,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分为3个步骤;①化疗前:患者入院后,临床医师应首先明确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史,引导患者参观科室,了解科室环境、住院相关制度,并介绍主治医师,告知患者在化疗前需要接受的诊断检查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深呼吸练习,一天2~3次,每次练习15~30 min,并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心理护理。②化疗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态、穿刺部位以及服用药物治疗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方案,在整个化疗实施期间,告知患者如何健康饮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患者治疗,并告知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③化疗后以及出院:在化疗结束后,患者出院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出院指导,并对护理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并发症出现情况以及心理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始终注意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护理。

1.3 指标监测

统计分析患者入院时以及出院的心理状况,包括强迫、人际关系、抑郁以及焦虑等心理状态,评价患者不同时期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根据卡式功能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改善:出院评分较入院时增加超过10分;稳定:评分无增加;下降:评分下降超过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卡式功能状态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发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

2.2 不良反应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实验组血红蛋白下降2例,白细胞下降3例,恶心呕吐5例,参照组血红蛋白下降8例,白细胞下降11例,恶心、呕吐15例,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护理模式不能很好满足患者的需求[1]。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当前医院在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该护理路径是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症状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全面性、综合护理。同时根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护理问题,进行准确的评估,调整并制定最佳的方案,可较好实现预期护理效果,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模式,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护理中,可充分发挥医护人员能动性,调动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率[2]。本次研究中,给予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焦虑、不安心理情绪。所选取的患者在入院后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本次研究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护理,先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告知其相关疾病方面的知识,缓解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在实施化疗前,提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引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以及呼吸锻炼,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形成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3]。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由此可见,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明显。

综合分析可见,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护理,以人性化服务为原则,严格按照护理措施的具体步骤实施护理,并在实施护理中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能动性,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应用推广于临床护理中。

[1] 艾艳摇,徐秋瑾,杨芳.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PICC置管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3):127-128.

[2] 陆瑞心.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6):463-464.

[3] 潘惠颜.临床路径护理在妇科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124-125.

R473.73

B

1671-8194(2014)21-0333-02

猜你喜欢

妇科化疗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跟踪导练(二)(3)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