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2014-05-18杨守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压疮皮肤实验组

杨守香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132001)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杨守香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13200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200例ICU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压疮护理,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的压疮发生程度和持续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ICU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有助于其压疮发生率的降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集束化;护理策略;ICU患者;压疮管理

ICU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且营养状况较差,病情较为严重,所以,这些患者的压疮发生率通常较高,进而大大增加了患者临床护理的难度。集束化护理是一种较为专业的ICU临床护理模式,指的是将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临床护理技术集成在一起,对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以提高护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次医学研究就对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200例ICU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19例,女性81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3~81岁,平均年龄为(62.5±14.2)岁,其中,1例糖尿病高渗昏迷,2例哮喘持续状态,2例急性胰腺炎,3例多发伤,6例重症肌无力,8例消化道出血,15例颅脑损伤,17例心肺复苏,18例风湿性心脏病体术后外循环,20例感染性休克,20例脑血管意外,40例慢性肾功能障碍,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包括:加强营养支持;根据需要适当应用海绵气圈、翻身靠背和气垫床;在使用便盆或翻身过程中避免摩擦;定时帮助患者更换衣物;保持床单被褥的干燥清洁;每2 h进行1次翻身,交替保持平卧和侧卧姿势。

实验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具体包括:①强化营养供给。对于合并有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症状的ICU重症患者,为了避免其皮肤抵抗能力降低而出现压疮症状,需要从其基本情况出发,加强肠内营养供给,如果肠内营养无法满足要求,可适当应用静脉阴阳,如有需要可遵医嘱进行白蛋白、血浆和红细胞注射,以改善全身营养供给状况,提高皮肤的抵抗能力,降低压疮发生率。②皮肤护理。为了完善患者的皮肤保护屏障,需要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措施。对于严重水肿的患者来说,要避免使用棉签局部按压穿刺或采血部位,可使用纱布代替,防止出现皮肤局部损伤现象。通过高举平台法固定各种护理器材,避免器材压迫局部皮肤。根据ICU患者的实际需要,适当应用激素或是抗生素类药物,避免感染会阴部皮肤,防止皮肤发生糜烂、渗液、红肿现象,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皮肤异常现象。③减少潮湿。大小便失禁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潮湿红肿,进而降低皮肤自身对于机械性摩擦的抵御能力,影响皮肤层角质的保护作用,并改变皮肤的酸碱度。此时,可在臀部等部位放置吸水能力较强的护理垫,患者大小便后及时擦洗会阴部皮肤,可外喷皮肤保护膜保护或外敷造口护肤粉[1]。④减少剪切力。剪切力的作用会导致皮肤深层组织发生相对位移,进而阻断局部组织的血液供给,加大皮肤垂直方向上的压力。患者可保持床头抬高30°的仰卧位,避免下滑,并保持屈腿体位,从而保证足跟部和骶尾部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剪切力和摩擦力,并适当加大床头抬高角度,以增强骶尾部的剪切力,其护理策略为“30°原则”,床尾抬高15°,床头抬高≤30°[2]。⑤减少摩擦力。上皮组织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其皮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会被摩擦掉,进而提高皮肤对于压疮的敏感性。床铺有渣屑或是皱褶不平,则其移动或是翻身过程中,受到扯、拽、拉、拖等动作的影响,会出现较大的摩擦力。其临床护理方法为保持病床清洁、平整,患者移动或是翻身时,首先将床尾放低,再将床头放低,翻身过程中,由两名护理人员站立在患者在卧向侧,先将近侧背部翻身枕移除,保持仰卧位,再同时拉住对侧抬人布,患者从仰卧位滚动式变为侧卧位,再由另1位护理人员站于对策,在患者背部垫翻身枕[3]。⑥解除压力。压疮的主要发生原因在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预防压疮的理想措施是局部皮肤组织长期压迫的解除,截至现在,解除患者局部皮肤压迫的最好方式仍然是定时翻身。肘部、肩胛骨、外踝、足跟、髂嵴、骶尾部、枕部等是ICU患者压疮发生率最高的部位,因而其护理策略应为:左侧-右侧-左侧的翻身顺序,避免仰卧位;每隔2 h翻身一次;侧卧<30°;适当应用防压疮气垫床[4]。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的压疮发生程度和持续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ICU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3 讨 论

本次临床研究中,按照ICU患者自身情况和皮肤特征的不同,为其制定了针对性的集束化压疮预防性护理计划,主要涉及建立防压疮管理流程、皮肤护理、减少压疮形成的因素、压疮风险评估、完善护理用具和指引以及压疮护理知识培训等[5]。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压疮护理知识培训,有助于其充分掌握压疮的防治方法、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和影响机制等,从而更好地应对压疮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的压疮预防操作和护理指引操作[6]。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在ICU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相关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缩短压疮的持续时间,且二者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ICU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有助于患者压疮发生率的降低,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7]。

[1] 黄碧玲,兰慧兰,戴红霞,等.两种皮肤评估表格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120.

[2] 郗君梅,田芸.三级质控动态护理在压疮防治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04,16(4):382-383.

[3] 单君,朱建华,顾艳红.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9-890.

[4] 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89-891.

[5] 刘慧玲,蒋红云,邹爱萍,等.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4):57-59.

[6] 马振芝.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2668-2669.

[7] 魏淑芬,朱红艳.碘伏济安舒能联合治疗褥疮的护理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61-863.

R473.6

B

1671-8194(2014)21-0295-02

猜你喜欢

压疮皮肤实验组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第二层皮肤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