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2014-05-18于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实验组

于丽娟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2001)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于丽娟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200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脑卒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康复速度的提高,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该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伴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病死率已经实现了明显的降低[1,2],然而,存活患者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肢体功能障碍现象,进而对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造成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给社会和患者家庭都造成十分严重的负担。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基础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其工作和生活能力的提高,恢复期偏瘫肢体功能[3-5],降低关节挛缩变形的发生率。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脑卒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56例,女性4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0~80岁,平均年龄为(57.6±14.5)岁。所有患者均经MRI和颅脑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偏瘫,且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规定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肢体功能为:下肢30例Ⅱ级以上,70例Ⅱ级以下,上肢40例Ⅱ级以上,60例Ⅱ级以下。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通常发病时间较短,且病情进展速度快,患者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同时,发病后会丧失大部分的生活能力,卧床不起,生活各个方面均需要他人的协助,因而患者常会担心发病后无法康复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负担。此时,患者常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无助感和绝望心理,进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此时,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不同,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计划,使其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康复速度。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其恰当安排作息时间,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从而获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和理解,以巩固临床护理效果。

1.2.2 急性期患者康复护理

首先,患侧卧位患臂前伸训练。向外旋转患侧胳膊,将肩部伸直并保持90°,拉出伸展患侧手臂为90°~130°,从而避免发生肌肉萎缩症状,身体保持后仰的舒服姿势或平稳姿势,依据患者体位的改变,适当调整枕头位置,手掌保持张开状态,避免发生肌肉萎缩。其次,健侧卧位训练。患者头部垫枕,前胸放置软垫,身体向前平躺,避免头部反复晃动,保持肩关节为90°~130°内,尽可能将手平放在床上,保持膝关节自然屈曲的身体平躺位,避免将脚部垫置的过高,进而防止发生足里外翻或是脚下垂。

1.2.3 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

①步行训练:急性期患者在早期康复护理5周后,患腿轻放轻抬,负重量约为体质量的一半左右,此时即可开始进行恢复期步行训练。部分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会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疲惫感,因此,患者的训练姿势可以改为站立休息姿势,对于那些可以耐受训练的患者,可尽早训练,但需要在下肢支具辅助下进行训练。②站位训练:站立训练通常可开始于脑卒中发生的3周之内,在患者能够自行坐立后即可开始进行训练,站立训练可与平衡训练同时进行,且这两项训练具有较大的难度,此时,患者需要尽量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若其腿部出现不适感,应在拐杖的辅助下进行训练,首次训练时,患者不能过于急躁,可保持跨立状态,在胳膊恢复平衡后,可由双腿分担身体的重量,进行保证站姿平衡。③坐位训练:在患者脑卒中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的2周内,可以开始进行时间比较长的坐位训练,患者坐位训练过程中可能存在发生低血压危险,因此,应对首次训练的时间进行适当控制,姿势保持在45°左右,后依据其自身承受能力进行适当调整。④床上转身练习:床上转身练习是一种较为关键的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环节,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应保持手臂上抬,并将手臂伸展到各个方向上,在翻身时交叉的双手伸转身姿势向翻身侧头与省体翻转到侧卧位置,在回到原位重复做动作。

1.3 观察指标

通过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ADL能力进行评估,同时,利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分)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应由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过程中,主要护理内容为创伤训练、肌肉按摩以及体位护理;而恢复期患者的主要护理内容则为日常生活训练以及行、立、坐方面的训练[6,7]。现阶段,我国临床上常用的康复护理效果评估技术包括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两种,而对于其他训练方法和效果评估技术的研究和报道则较少,因此,各种新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技术和评估方法也是临床医学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1] 徐春英,费英俊,蔡焕红.脑血管病健康教育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4):331-333.

[2] 沈西川,李子慧.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对社区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4):87-88.

[3] 刘迪.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C].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010:167-168.

[4] 董玉巧.健康教育对心脑血管疾病终点事件发生的干预效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6):29-30.

[5] 庞艳玲.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J].河南中医,2010, 30(4):412-413.

[6] 李成祥.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5):205-207.

[7] 李晓丽.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 2006,12(12):1099-1100.

R473.74

B

1671-8194(2014)21-0284-02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实验组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