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4-05-18宋晓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核分裂内分泌胃肠道

宋晓兵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 漯河 462300)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宋晓兵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 漯河 462300)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G1、G2、G3,诊断分类标准得到了统一,便于规范化治疗。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

神经内分泌肿瘤泛指所有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从表现为惰性,缓慢生长的低度恶性到高转移性等明显恶性的一系列的异质性肿瘤[1]。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器官,但以胃肠胰最为常见部位,占所有内分泌肿瘤的55%~70%,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比30年前约增高5倍,为了更好地认识该肿瘤的临床特征,现收集我院2010年~2013年10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患者为2010年~2013年患者,发病年龄为50~65岁,5例为大便带血2个月余,2例为胃部疼痛1个月余,3例为腹部肿物3个月余,随行内镜活检并手术切除。

1.2 方法和试剂

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镜检,免疫组化S-P法,所用抗体及试剂均购自上海基因公司,染色过程按照说明书进行,用DAB染色。

2 结 果

2.1 肉眼

5例患者直肠肿物位于距肛门5 cm,5例患者肿物位于胃窦小弯侧,多呈溃疡型或不规则形,边缘隆起,底部凹陷不平,切面灰白灰红色,质中等硬,边境不清,呈浸润性生长,部分肿物较小,位于黏膜深部或息肉状,切面灰黄色,质软,边界较轻,形似直肠癌[2]。

2.2 镜检

瘤细胞由小的低柱状细胞排列成花带状、条索状或不规则腺样,有时可形成实性细胞巢,细胞核圆而规则,大小较一致,无或很少核分裂像,细胞质内可见红色颗粒,红染,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2.3 免疫表型

阳性结果测定:肿瘤细胞SYN,NSE,CgA定位于细胞质,Ki67定位于细胞核,以瘤细胞的相应部位出现棕黄色反应为阳性表达,10例表达CgA,SYN阳性。

3 讨 论

长期以来,神经内分泌肿瘤命名和分类比较混乱,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且类型各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确保患者得到规范治疗,2010年一致推荐使用2010年WHO分类标准,根据肿瘤不同的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NEC)即神经内分泌癌,分类标准:神经内分泌瘤NET1级G1(有称类癌),NET2级G2,神经内分泌癌NEC,大细胞NEC(G3),小细胞NEC(G3),混合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 G3)[3]。神经内分泌瘤是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由相对于相应内分泌细胞特征的细胞组成,表达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一组标志物,CgA,通常弥漫强阳性表达,SYN 强表达,但是不一定弥漫;细胞核异型性轻-中度,核分裂像数低<20/10HPF,按照细胞增殖活性和组织学分为G1,G2,G3,神经内分泌癌是低分化高度恶性肿瘤,由小细胞或大至中细胞组成,有时具有类似神经内分泌器官样结构,弥漫表达SYN,弱或局灶性表达CgA,有显著性核异型性,多灶性坏死和核分裂像数>20/10HPF。计算核分裂像时至少要计50个/HPF,确定Ki67指数时至少计数500~2000个细胞。见表1。

表1 分级标准

神经内分泌癌瘤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似淋巴细胞,部分呈纺锤状,胞质稀少,核细颗粒状、深染,核分裂像易见,呈弥漫分布或巢团状排列,常伴有坏死,瘤细胞一般<3个淋巴细胞,偶尔>3个淋巴细胞,甚至巨细胞,只要满足其他形态特点,可以诊断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3个淋巴细胞,染色质增粗,颗粒状,核仁明显,胞质丰富,核分裂像多见,呈器官状,菊形团排列常有片状或地图状坏死。混合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形态学上能形成可识别的腺上皮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两种成分任何一种至少占30%,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就不能诊断MANEC,只能诊断腺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NET免疫组化染色可以鉴别内分泌激素,但是一般临床上没有激素综合征。如果临床上出现相应的激素综合征就可以诊断××瘤,免疫组化SYN、NSE、CgA、Ki67必检项目,可选项目:CK7、CK20、CDX-2、CD56、5-HT、VIP、PP、ACTH等。

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都具有恶性潜能,分级仅仅是肿瘤组织学分级并不是与肿瘤良恶性呈平行关系,需要跟临床医师沟通,恶性程度取决于肿瘤的临床分期,而分期与肿瘤的大小,部位,浸润、转移等有关(TNM分期)。NET为高分化肿瘤,为低度或中度恶性,G3为高度恶性肿瘤,小细胞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之间具有极其相似的临床病理表现、预后和基因表达,而NET和NEC之间临床病理表现、预后和基因表达完全不同,在治疗上需要区别对待[4]。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报告中需要包含的内容:标本类型:穿刺,手术切除,胃肠镜活检;肿瘤部位:胃,小肠,大肠,胰腺等;肿瘤大小和数目,肿瘤浸润深度,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gA、syn、NSE等,切缘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诊断包括:部位+G1/G2/G3+第二诊断(激素表达),如胃窦部神经内分泌肿瘤G1/G2,免疫组化显示胃泌素阳性(胃泌素瘤)。主要鉴别诊断:①腺癌;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CD20+、CD79a+、CD3、CD43、CD23-免疫组化标记CK、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手术治疗根据原发灶部位的不同,推荐了具体的手术方式,对于转移性中肠和后肠NEN,完整切除能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围手术期应注意控制患者的症状,尤其是伴有类癌综合征的患者,需要警惕类癌危象的发生应在围手术期内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随着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生物治疗(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干扰素,分子靶向药物(如依维莫司、舒尼替尼),化疗(链脲霉素+5-FU和或表柔比星)等的研究进展,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降低疾病进展风险,对于患者的预后有较大提高。目前,10例患者随访情况良好,无复发和转移。

[1] 来茂德.病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50-252.

[2]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5-76.

[3] 回允中,译.胃肠病理学[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1099-1042.

[4] 崔全才.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M].4版.北京:诊断病理学杂志社,2010:78-84.

R736

B

1671-8194(2014)21-0217-02

猜你喜欢

核分裂内分泌胃肠道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4 例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