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20例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的分析研究

2014-05-18李艺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乙肝病毒受检者乙肝

李艺芳

(湖南洪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怀化 418100)

820例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的分析研究

李艺芳

(湖南洪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怀化 418100)

目的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820例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受检者的临床资料。820例受检者均接受乙肝两对半、血脂、尿常规、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丙肝等检查项目。重点分析体检者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结果我们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2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312例。其余436例受检者全部标志物均为阴性。我们对HBsAg阳性的72例体检者进行血清标记发现,大三阳34例,小三阳28例,小二阳10例。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查,是乙肝诊断、预防及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临床检验中,检验者应认真严谨、规范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ELISA法;乙肝两对半;分析

我国是乙肝大国[1]。乙肝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它因乙肝病毒(HBV)感染致病。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激发机体自身免疫,损害患者肝脏功能,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乙型肝炎具有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乙肝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癌或肝硬化。乙肝两对半即HBsAb、HBeAb、HBeAg、HBsAg、HBcAb。它是HBV血清学检测的重要标志物,对乙肝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820例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体检者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820例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45例,女性475例;年龄23~72岁,平均(44.6±7.2)岁。健康体检者接受的检查包括:乙肝两对半、血脂、尿常规、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丙肝、HIV、梅毒等。重点分析体检者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

1.2 检测方法

嘱受检者检查前空腹12 h,于清晨抽取3~5 mL静脉血,分离血清,备用。严格按乙肝两对半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2]。我们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每次检验时,均严格进行室内质控,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评价标准

HBsAg阳性代表乙肝病毒感染。抗HBs阳性代表已产生抗体。标志物均呈阴性代表无抗体产生,亦无感染。HBsAg阳性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小二阳:抗HBc阳性,抗HBsAg阳性[3]。小三阳:抗HBc阳性,抗HBe阳性,HBsAg阳性[4]。大三阳:抗HBc阳性,HBeAg阳性,HBsAg呈阳性[5]。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应用t检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体检者乙肝病毒的携带率

本研究820例受检者中,72例受检者HBsAg呈阳性,占8.78%;312例受检者抗HBs呈阳性,占38.05%。436例受检者全部标志物都显示阴性,占53.17%。

2.2 分析乙肝阳性结果

对HBsAg阳性的72例体检者进行血清标记发现,大三阳34例(47.22%),小三阳28例(38.89%),小二阳10例(13.89%)。

2.3 性别及年龄的差异

本研究72例HBsAg呈阳性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对比不同性别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概率,P>0.05,χ2=0.93,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对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发病情况,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发病情况

3 讨 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它也是公认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病毒性肝炎。乙肝属慢性传染性疾病。HBV的致病机制:HBV侵入人体肝细胞后,它本身并不致病,HBV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继而引发免疫清除过程,致使机体肝脏细胞受损,损害患者肝功能。乙肝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癌,肝硬化,肝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现今,随社会的不断进步,乙肝疫苗的普及率也不断增长。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乙肝病毒的感染人群依然十分庞大。据统计[5],全球有3.5亿HBV感染者,每年有1000万人因乙肝相关疾病死亡。我国是乙肝大国。城市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等原因增加了乙肝的感染及传播机会。临床上,HBV的感染往往呈区域性。沿海地区HBV感染率高于内陆地区。乙肝区域性传播的原因可能为: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城市开放性高,人口流动性大,人口密度大,且沿海地区部分居民有生食海鲜的习惯等。以上这些原因,均促进了肝炎病毒的传播。10年前,我国新生儿就开始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强制性),可有效控制乙肝病毒传播,减低乙肝的发病率。

本研究中,在我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820例体检者中,72例HBsAg呈阳性(8.78%)。该结果与我国HBsAg 携带水平基本相符。此外,312例受检者抗HBs呈阳性,占38.05%。436例(53.17%)受检者五项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属HBV易感人群。此类受检者需加强疫苗预防。故而,我们建议在乙肝高发区,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力度普及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后,若未产生相应抗体,应在医师指导下及时补种。本研究,对HBsAg阳性的72例体检者进行血清标记发现,大三阳34例(47.22%),小三阳28例(38.89%),小二阳10例(13.89%)。

大三阳往往提示患者体内病毒较为活跃,具有强传染性。乙肝两对半检查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适合大样本普查。它是筛查及诊断乙肝的重要方法。此外,检验者认真严谨、规范操作,是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前提。

综上所述,乙肝两对半检查,是乙肝诊断、预防及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临床检验中,检验者应认真严谨、规范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尹永贞. 1028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的结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 (242):73-74.

[2] 陈愉. 6 937名新生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 2011,32(28):5951-5952.

[3] 赵远怀,向际兵,罗乐平,等.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影响因素[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3311.

[4] 于亚波.入学新生5188例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媒体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0):1581-1582.

[5] 骆泉.1250名高中学生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661.

R446

B

1671-8194(2014)21-0166-02

猜你喜欢

乙肝病毒受检者乙肝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