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

2014-05-17

中国合作经济 2014年1期
关键词:供销江苏省农民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排头兵、领头雁,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始终保持着强劲的战斗力,以坚韧的决心、不畏艰辛的毅力、灵活机智的头脑、把心扑在为农服务上,把劲使在提升经营能力中,在不断的创新中把供销合作事业推向了新的高潮。

1953年1月,成立江苏省合作总社。1954年11月1日,江苏省合作总社改称江苏省供销合作社。

1958年—1978年,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与省商业厅两分两合。

1984年12月,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更名为江苏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1990年1月,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更名为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

1992年6月17日,

江苏省社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职能,组建江苏省供销合作社(集团)公司。

2001年1月10日,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与省供销(集团)总公司分离。

2008年11月,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提出要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坚持市场取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

江苏南京市供销合作社改造自我 服务城乡

发展成效

南京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49年7月5日。2010年南京市供销合作社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近年来,市社按地缘相邻、特色相近、水平相当的原则,将全市7个区供销合作社划分为南部、东南、江北三个片区,分类提出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搭建了全新的市社本级经济七大发展平台,形成了集投融资管理、资产经营、现代农产品流通、科技服务、城乡金融服务以及农业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再生资源科技产业园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

目前,全市7个区级社共有基层社43家,基本消灭了空白点;为农服务社696家,实现了全市行政村全覆盖;参办、领办专业合作社321家、联合社31家。2014年1—6月份,全系统销售总额达412.88亿元,同比增长35.49%,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发展思路:

积极打造科技、金融、合作三大平台

用“服务”的需求引导“发展”的布局

用“发展”的成果推动“服务”能力的提升

服务模式

镇村发展与服务一体化。南京市社选择溧水区试点,组建区社、集团公司、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三位一体”的新型组织架构,并于2015年底前在10个中心村分别建设一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集生产、生活、文化、卫生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为民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用信息链、物流链贯穿区、镇、村三级并形成网络。

系统联合合作多元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产为纽带,进一步密切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构建起上下贯通、开放包容、运作高效的多元化合作发展体系。市社选择高淳区为试点,联合全市各区供销合作社共同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打造淘宝网“特色中国·南京馆”。运营10个月以来,共集聚商户337家,今年上半年完成网上交易额1.52亿元,月交易规模在全国32家地方特色馆中名列前十位。预计至2015年发展加盟网店1000家,销售目标实现5亿元;选择栖霞区为试点,整合系统内资源,联合“国大药业”,构建市、区、镇、村四级非处方药品连锁经营网络和配送体系。

为农服务规模化。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业生产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新型服务载体,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系列化、综合性服务。由六合区社牵头,联合社会力量,组建农机具、农业植保等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对大田作物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的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选择江宁区为试点,积极推动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三社合一”的深度融合,探索管理科学、运营规范、监管有力、风险可控的农村合作金融新模式;选择浦口区为试点,积极发展农民、居民消费合作社,探索社区新型服务载体建设。

城乡流通现代化。以“新网工程”为龙头,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系统内科技企业的技术优势,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购销、非处方药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连锁经营服务网络,提升城乡流通网络现代化水平。以市社宁供农业产业集团为主体,依托已建成的50余家实体门店和冷链物流中心,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和系统产销对接优势;对接政府“智慧社区”项目,首先在试点区200余个社区工作站布设具有社区服务功能的电子商务终端,至2015年底实现在全市布设1000台的规模,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农产品营销体系;选择雨花区为试点,着力发展服务外包基地孵化器,探索城市供销合作社发展新路径。

江苏泰州醒农合作社诚信创新一切为农

江苏省第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国最早的农村合作社

供销合作社的前身

历史回顾

在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旧址西北80米处,有几间古老破旧的房屋,它就是“醒农合作社”的旧址。“醒农合作社”是江苏省第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的前身,由中共江浙区委(上海)领导创办,成立于1928年2月15日。“醒农合作社”采取由党员和农民协会筹资、农民自愿入股的方式,经营农民生产、生活的日用必需品,成为当时农民群众互助自救的有效载体。“醒农合作社”为党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1926年6月,中共江浙区委主要领导人之一沈毅通过刁子宽、刁九善等人在泰兴创办的农民学校,向农民进行“春荒借粮不交利息”的思想宣传。提出了“粮食是农民劳动的血汗成果,不能让地主霸占,白白饿死种粮食的!农民弟兄们团结起来,向地主借粮食不给利息”的口号。为了深入发动群众,进一步启发农民觉醒,沈毅把刁家网村名改为“醒农村”,筹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刁家网农民协会,创作了《醒农歌》供各农民夜校教唱,并组织贫苦农民对地主开展说理斗争,最终取得了春荒借粮斗争的胜利。在党的领导下,农民协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在与地主恶霸斗争的同时,积极组织农民开展自助互救。1928年初,沈毅发动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的党员和农民协会筹集资金,并由党组织指派专人从姜堰组织了一批粮食,在醒农村创办了“醒农合作社”,同时发动当地农民自愿入股,共筹集资金1830元。

当时,“醒农合作社”以“互助自救、一切为民”的宗旨,对所售商品明码标价,在农忙时还送货上门,对困难户进行赊欠购物,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当地农民群众特地编了一首歌称赞“醒农合作社”:“大饼油条,两个铜板换一条;味道好,价钱小,真公道!”

延续辉煌

“醒农合作社”存在了20余年,在斗争岁月里一直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党组织直接为农民服务的有效载体。为了弘扬当年农民群众互助互利的合作精神,更好地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当地政府近年来修复了“醒农合作社”旧址,专门建立“醒农合作社”纪念馆和展览馆,与中共江浙区泰兴独支旧址合在一起。纪念馆主展馆占地100多平方米,现有实物展品90多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0件。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也在当地新办了农资、农产品超市,创办了新时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货真价实、方便群众、帮助农民”为宗旨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在服务“三农”、促进当地农民群众走上富裕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时期,江苏供销合作社系统秉承红色风骨,发扬光大优良传统,深入挖掘和不断丰富“醒农合作社”文化内涵,繁荣供销合作社文化。把“醒农合作社”作为全省供销合作社文化教育的阵地,充分运用独有的红色教育资源,感染、教育、激励职工弘扬“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克服当前困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为农服务中的作用。

江苏东台市时堰供销合作社创新创业 铸就辉煌

发展成效

时堰供销合作社始创于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13年末,时堰供销合作社共有干部职工215人,其中在职职工80人;企业注册资本508万元,净资产(预估)6000万元;先后组建为农服务社19家,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在全市率先牵头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在集镇区域拥有营业用房1.2万平方米,下伸网点营业用房4500平方米,农副产品购销场所4.5万平方米;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基层供销合作社。截止到2013年底,时堰供销合作社实现利税近160万元,其中经营利润126万元,上缴税收28万元。

项目建设

2013年,时堰供销合作社主动邀请浙商到时堰考察、共商双赢合作发展大计。2013年,成功与温州客商敲定了共创大型购物广场的合作协议,将苏中大厦超市时堰店、好运来服饰广场、家电大卖场、家具广场进行整合扩建。该项目先后投入1100万元,建成了一个单层面积5000平方米的大型购物广场,开业当天销售额达86万元,前两个月来的日均营业额达26万元。

服务“三农”

牵头成立植保专业合作联合社,拓展服务新领域。2011年由时堰供销合作社牵头,联合全镇25家各类机耕、植保专业合作社组建成立了“东台市绿堰植保专业合作联合社”。至2013年底,联合社共有成员2880人,拥有5—6人操作的大型植保机械350台,弥雾机500台,专业机防服务人员近800人,服务种植面积近5万亩。据统计,专业化服务区平均每亩少用药1.5次,减少用药量20%左右,每亩节省农本25元,防治效果稳定在95%以上,比非专业化防治提高5%—10%,水稻单产提高15%—20%。

成立农机合作社,实现服务联耕联种。东台市润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成为东台市首家服务农业生产联耕联种试点推广的专业服务组织。合作社注册资本100.6万元,首批入社社员58户,入社对象主要为试点村及相关重点村种田大户、机耕操作手、村“两委会”成员及时堰供销合作社班子成员。为保证机耕服务后备力量充足,所有机耕手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合作社还明确了社会招聘的机耕手劳动报酬兑现办法,农闲时发放生活费,农忙时按机耕作业量计发报酬。截至四月中旬,以专业大户牵头承包的联耕联种形式,成功调整了近1000亩代耕代种面积,与专业承包大户和农民种田户分别签订了协议,且承包金及农资补贴按规定足额返还给了农户。

强化产销对接,做优服务新载体。时堰供销合作社参股的东台市时堰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7家田头直销市场,在南通、苏州、山东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4处交易平台,配有4辆运输车辆,年均销售额达2000万元,带动2000户农民增收致富,帮助农民产销对接年实现销售额达5000万元。2013年,时堰供销合作社还探索了农产品网上营销新模式,当年网上成交额达1000万元。

招引金融企业落户,探索合作新途径。时堰供销合作社在2011—2013年的三年间先后招引邮政储蓄银行时堰支行、中国银行时堰支行、东台中合裕民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三家金融企业落户时堰,活跃了地方金融市场,助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江苏盱眙县马坝供销合作社调经营结构 促社企发展

经营创新

针对供销合作社经营服装、鞋帽、布匹、针纺织品品类已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为此,马坝供销合作社利用闲置的院落并新征部分土地,兴建了一个集服装、鞋帽、布匹、针纺织品、大小百货为一体的“工业品批发市场”,实现了从“传统项目”经营转向“资产设施”经营。市场年交易额2800万元,连续多年被淮安市工商局授予“文明诚信市场”。

此外,马坝供销合作社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企业处置了部分低效资产,集中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建成了1座占地面积9亩、储气量110立方米的液化气供应站。2009年11月进行改扩建,新增2个100立方米的储气罐及压缩机等设备。并先后在东阳、马庄、观音寺、新街、泥沛、高桥等多个乡镇选择交通便捷、经营台口好的地段增设了50个液化气便民换气点,择优聘用20名送气工开展连锁配送,服务到街道、社区、村、组、户,服务区域400平方公里,受益群众达30多万人。通过努力,液化气销售市场占有份额逐年提升,年销售量2000吨左右,建站以来一直安全无事故。

思路创新

为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主动跳出自主经营的圈子,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引进先进的经营模式,实施“靠大、靠外、靠强”经营。与摩登经典快餐连锁、广济医药连锁、金克拉金店和雪中飞羽绒服专卖店等名牌企业合作,将承包到期的酒店及沿街部分门面房发包给他们开展快餐和药品经营业务,房租的年收益也由原来的35万元升至65万元,企业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位于马坝镇南路楚东商场和物资商场门面房承包到期后,通过向社会公开招租,承包金由过去的16万元增加到了80万元,提高了资产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卧龙、板桥两个供销站及老化肥仓库通过采用招商引资的方法获得了效益,年实现产值500多万元。同时,还安排转化农村剩余劳力50多人。当前,企业正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个集超市购物、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前期考察调研、立项规划等工作已完成。

数说成效

马坝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54年,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现有职工106人,拥有26个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承包门市柜组、1个工业品市场、1座液化气站,还有零星出租的闲置仓库、门店。马坝供销合作社大力优化经营结构,提升经营效益,资产与经营实力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实现了全社现有资产总额2100万元。2014年1—6月,营业收入5840万元,实现利润23万元。

服务创新

2004年,马坝供销合作社在镇街道建成了盱眙县首批三星级为农服务社。所有为农服务社都有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两超市以及活动设施,有的还进行肉类、蔬菜销售。除此之外,还新增了外出务工联系点、农民养殖联系点、农民保险联系点、手机维修及充值服务等项目。为农服务社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明码标价、统一服务承诺,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反响。今年上半年为农服务社实现销售额8900万元。

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也更新了观念,由过去注重以供销合作社化肥、农药经营服务为主,转变为走“公司+农户”运作模式。庆丰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以及金菜农专业合作社在供销合作社的支持下,发展迅速。目前,通过供销合作社引办、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入社社员超过3000人,上半年实现销售额9200万元。

猜你喜欢

供销江苏省农民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