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的感召

2014-05-17

中国合作经济 2014年1期
关键词:南区背篓供销

延安南区合作社传统代代继承旗帜高高飘扬

精神概要

延安南区合作社是在党中央到达陕北后,于1936年12月20日在延安沟门上创办的。这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期间亲自培育和树立的一个模范合作社,是我国合作事业的一面光荣旗帜。毛泽东不仅对南区合作社做过一系列重要指示,而且不只一次地亲临视察和指导,多次表彰,并亲自总结和推广南区合作社的经验,从而推动了整个解放区合作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财政问题与经济问题》报告中指出:“南区合作社式的道路,就是边区合作社事业的道路;发展南区合作社式的合作运动,就是发展边区人民经济的重要工作之一。”毛泽东称“南区合作社式的合作”为真正群众化的合作社。他说:“1939年以前,各地的合作社以公家的股金为基础,再加上向群众摊牌而得的股金,这时候是带着公营性质的,多成为县、区政府的公营商店。合作社的事业不是面向群众,而主要是面向政府,替政府解决经费,一切问题由政府解决。”1939年后提出了“合作社群众化”的口号,但并未收到实效。只是在1942年1月开始推广南区合作社经验,提出和贯彻客服包办代替,实行民办官助的方针后,边区合作社事业才一般地开始走上正轨。

昨日之光

陕甘宁边区延安县南区合作社,是现延安南区供销合作社的前身,创建于1936年12月。从1936年到1947年10余年时间,南区合作社在主任刘建章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奋斗,辛勤经营,由成立时的3名职工、60名社员、159.9元股金的小型合作社,发展成为拥有干部职工2200多名、社员4000余人、总资金42790万元(边币),所属18个分社、68个分支经营单位,包罗供销、生产、运输、信贷、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综合性的合作社。南区合作社的发展,对促进边区经济繁荣,支援抗日战争,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边区合作事业的一面旗帜,得到了南区人民的衷心拥护,受到了党中央、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精辟地总结了南区合作社的经验,并号召全边区向南区合作社学习。他热情地赞扬南区合作社是“真正被群众所拥护的合作社的模范”。指出:“南区合作社式的道路,就是边区合作社事业的道路;发展南区合作社式的合作运动,就是发展边区人民经济的重要工作之一。”会后,南区合作社作为陕甘宁边区三个先进集体之一,刘建章作为边区22位经济建设英雄之一,受到党中央的奖励。刘建章的奖旗上,毛泽东亲笔题词“合作社的模范,书赠刘建章同志,毛泽东”。特别令南区人民难忘的是,1946年2月16日,毛泽东视察了南区合作社,同年夏天,又视察了南区合作社的职业学校。

在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环境中,南区合作社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和南区合作社的时代精神。这不仅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至今仍光彩熠熠,对我国合作事业的发展,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年南区合作社的旧址如今已成为革命文物的一部分。1992年新建了南区合作社纪念馆,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题写了馆名。这无疑昭示着这个在革命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小小合作社的地位与她所体现的精神与延安精神同等重要,需要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今日荣耀

建国后,国家将合作社改为供销合作社,体制几经变革,经营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南区供销合作社的新一代,对老南区合作社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没有丢,始终坚持面向群众,替群众谋利益的方针,在继承创新中求发展,不断地创造着新的业绩。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南区合作社人坚持“老南区社精神不能丢,供销社主渠道地位不能丢”的思想理念,本着“立足农村,服务城市,富民兴社,再创辉煌”的工作思路,寻求新的发展。先后新建了南区供销大厦、农贸市场、商住楼、沟门为农服务综合站,并在柳林镇,55个行政村组建了55个村级综合服务站,使南区社做到了老南区社的牌子不丢,为农服务主渠道地位不丢,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不丢,艰苦创业的作风不丢。

近几年,随着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深入,南区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不断探索为“三农”服务的新途径。抓住延安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的有利时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联合70家农户,建立了300多亩优质牧草基地,成为当地新兴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协会,引领农民走向市场,先后组建了南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特种玉米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负责提供种子、化肥,请专家指导生产,由农民种植,成熟后,由供销合作社负责销售。即使遇上行情不好,供销合作社还按订单收购,不让农民吃亏。按照“小超市,大连锁”的新合作模式,组建了“延安新合作商贸有限公司”,一方面进行“一村一品”农产品种植及深加工,并通过新合作连锁网络平台销售出去。南区合作社同时成立了小杂粮加工厂,注册了“南泥湾好风光”商标,生产了30个种类、80个单品的产品,贴牌后通过新合作网络平台进入全国各大超市。南区合作社人表示:“南区合作社精神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宝贵的精神文化;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供销合作社人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撑。宣传好、传承好、发扬好南区合作社精神,新一代南区人应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义务,责无旁贷。我们不断丰富南区合作社精神和合作社文化内涵,使此真正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使南区合作社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河南林州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一根扁担挑家业 两个肩膀担真情

精神概要

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乡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四周群峰环抱,到处悬崖峭壁。有4垴、8崭、28道深沟、44条险道。曾经的石板岩全乡17个行政村326个自然村2800户,分散在山顶、山腰和峭壁上。山高沟深,交通不便,气候寒冷,居住分散,信息闭塞,抬头望天,抬脚就爬山,是全乡自然面貌的真实写照。半个世纪前,住在深山里的农民有时一月下一次山,用山野菜、野兔、山鸡换点盐巴,生活极为不便。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职工为改善山里农民的生活状况,改坐等服务到上门服务,“一根扁担颤悠悠,百货送到家门口”,再将山楂、柿饼、核桃挑出山,数十年如一日形成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一心为民、勤俭办社、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靠一副副扁担,架起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桥梁,铸造了影响着一代代供销合作社人的“扁担精神”。半个多世纪过去,时空变迁,“扁担精神”被一代代供销合作社人传承、发展、创新、弘扬,成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农服务的强大精神动力。

拿起扁担 担起责任

1946年7月,共产党员尹兴德、郭有恒、李林洹等4人,拿着当时的冀南票1821元(相当于人民币18.21元),用庙里抬来的供桌做柜台,办起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由于地处深山,无行车路与外界沟通,只有羊肠小道,挑着扁担运送货物成了唯一的办法。因此,扁担成了供销合作社职工必备的工具,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涉水过坎就成了供销合作社创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硬功夫。他们头天从山外挑来食盐、煤油、旱烟、火柴等商品,第二天卖出。供销合作人“一根扁担挑家业,两个肩膀担真情”,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扁担精神”。

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创立初期,合作社职工面对群山峭壁,他们喊出了“十不怕”的口号——“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出力流汗、不怕刮风下雨、不怕酷暑严寒、不怕河水挡道、不怕冰雪阻拦、不怕村小分散、不怕分外麻烦、不怕起早搭黑、不怕重担压肩”。就这样,他们“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群众忙,咱下乡,群众吃饭咱进庄”,每天翻山越岭,去时挑上日用百货和农资等商品,回来挑上从农户家收集的各种农副土特产品。一百多斤的货物,来回一百多里的山路,风雨兼程,让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心越来越贴近。

尽管在那样艰苦的年代,他们的服务质量却一点也不打折扣,“为农服务的一颗螺丝钉精神”、“一颗大头针精神”广受颂扬,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服务的故事数不胜数。

时空变幻 精神永传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大潮让不少地方的供销合作社发展遇到很大困难,出现了“人散网破”的被动局面。而在石板岩和林州,虽然也经历了曲折和困难,但供销合作社的农村阵地没有丢失,队伍没有散。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60多年来,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领导班子换了9任,但他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思想始终未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供销合作社人仍然坚守着这片精神家园!

近年来,林州市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使“扁担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引导山区人民走上多业并举、致富增收的幸福路。供销社也由一个山区小社发展成为经济强社,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被全国总社命名为“先进集体”和“示范基层社”等荣誉称号。

他们解放思想,开拓经营。率先搬走三尺柜台,实行开放的超市经营模式,由针头线脑、棉布文具、交电日杂扩大到粮油蔬菜、农副产品、旅游纪念品等5000多个品种,还在石板岩乡境内先后投资改建了21个农村经营网点,联大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联通等大中企业合作,引进资本做大做强。

他们依托资源,助民致富。供销合作社引导农民办起了各类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民经纪人队伍,采取代理和利润返还等办法,每年为山区农民推销各种干鲜果品和药材近千吨。他们还注册了“山扁担”牌商标,对核桃、花椒、香菇及天然名贵药材等20多个品种进行挑选,加工包装,打造品牌效应。太行山区是国家4A级景区和国际滑翔基地,依托旅游资源,他们积极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去。现在,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仅旅游业收入每年就达数十万元,占了该社效益的半壁江山。

心系百姓,体贴服务。山区孤寡老人多、光棍汉多、剩余劳力多,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就为他们提供“十个一”服务,为群众供应煤炭、农产品换粮油、缝纫加工、婚姻介绍、职业介绍等,先后为200多名光棍汉介绍了对象,组成了家庭,介绍农民到外地建筑工地打工,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15000元,为山区群众找到了生活出路和致富门路。

同时,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用另一种方式将“扁担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2013年7月,扁担精神纪念馆落成。该纪念馆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馆内共展出图片480张、实物160件、实景6个,以真实的图片、实物和翔实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全面展现了供销合作社人60多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不计报酬为山区群众服务的感人事迹。“扁担精神纪念馆”已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传统教育基地”,被河南省纪委授予“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被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授予“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廉政教育基地”。

浙江省平湖新仓供销合作社“新仓经验”美名扬助农精神代代传

精神概要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篇介绍浙江平湖新仓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社订立合同的文章被汇编进195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的传阅材料中。毛泽东主席看到这个材料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将它收录进他亲自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主席还亲自将原文标题改为《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应当订立结合合同》,并在题后加了个“本书编者按”——“本书谈这个问题的只有这一篇,值得普遍推荐,文章也写得不坏。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一事,应当普遍推行。”这一批示使新仓供销合作社一时间名噪天下,成为平湖、浙江乃至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面旗帜,并被后人称之为“新仓经验”,传承至今。

诞生与传播

新中国建立以后,浙江省平湖县新仓乡的广大农民翻身作了主人,分得了田地。但单家独户的小生产,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以及资金都非常缺乏,要发展生产非常困难,加上私商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农民要求组织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呼声日益高涨。经县、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引导和组织,1950年6月20日,平湖县第一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仓供销合作社,在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诞生了。新仓供销合作社成立以后,处处为农民着想,依靠国家的支援和集体的力量,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组织供应农民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党号召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从1953年起,新仓乡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了,仅用了1年的时间,全乡就建立了24个农业合作社和3个常年互助组,组织起来的农民占全乡总农户数的90%以上。

生产关系的变革,流通方式也随之需要改变。1953年,新仓供销合作社摸索着与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了购销结合合同,然后按合同操作。一年下来,他们发现这一办法对于保证农业生产,巩固互助合作,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完善。1954年11月,由张德喜带领的省供销合作社工作组一行3人,来到了新仓乡开展蹲点试点工作,在光明村试点的基础上又先后与全乡2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和3个常年互助组签订了结合合同。将供应生产资料同交售农副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了工农业产品的交流,既支援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又稳定了农业生产,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供销合作社经营的计划性也大大增强了。这一经验由张德喜执笔写了一份题为《平湖县新仓乡订立结合合同的经验》的总结材料,分送给浙江省供销合作社领导和有关领导部门。1955年3月,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部主办的《农村工作通讯》第49期刊登了这个试点工作经验材料,向全省作了介绍。

时隔不久,这篇看似平常的经验总结,被汇编进195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的传阅材料中。毛泽东主席将它收录进他亲自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加了个“本书编者按”。这一批示让新仓名噪天下,被后人称之为“新仓经验”。

传承与发扬

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新仓供销合作社自断后路,自加压力,甩掉“大锅饭”,于2000年8月在基层供销合作社中率先实施改革,成立了新仓供销有限公司。供销有限公司成立以后,他们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对经营结构和服务项目重新审定调整,在创新为农服务上做起了新的文章。

针对农村社区设施陈旧,服务跟不上,经营不规范,与农民要求形成较大的反差的现实,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新仓镇党委、政府和市供销合作社的领导和支持下,新仓供销合作社与双红村村民委员会联合创办了平湖市第一家农村综合服务社。综合服务社很快成了双红村的商品购物中心,休闲、娱乐、活动中心,迎合了农民群众的需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好评,也得到了政府的充分肯定。

不只是新仓,这些年整个平湖市供销合作社围绕着继承和发扬“新仓经验”不断完善为农服务工作。2006年,随着平湖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发展“新仓经验”加快供销合作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下发,平湖市供销合作社围绕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农村商品经营连锁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发展“新仓经验”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2006年5月,以原新仓供销合作社改制后的剩余资产为基础,以新仓供销有限公司为发起人,广泛吸收涉农组织、农民种养大户入股,重组了具有合作制特征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此后,全塘、林埭、曹桥、新埭等地也先后按新仓模式进行了重组改造,基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又有了新的基础和实力。

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在销售上的优势,积极领办参办流通方面的专业合作社。由平湖市供销合作社领办的新当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标准化生产,统一包装,组织营销等有效服务,使该市的蘑菇生产稳定发展。“新当湖”牌鲜蘑菇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新当湖”商标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新当湖”鲜蘑菇产品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名牌农产品。

为了探索解决农民融资中的问题,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供销合作社牵头,由新当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和新中大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等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联合发起,自愿入股组建了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互助社的性质是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2010年12月,省银监局正式批复同意组建,2011年3月底正式开业。这是全省第五家、嘉兴范围内第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北京市房山区黄山店分销店“背篓精神”就是供销合作社使命的诠释

精神概要

“背篓商店”是北京市原房山县周口店供销合作社的一个分销店,也是原黄山店公社范围内唯一的一家分销店。因交通不便,这个山乡小店职工在负责人王砚香的带领下常年背背篓上山,又收购又卖货,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背篓商店”,而供销合作社职工这种不怕吃苦、艰苦奋斗、全心服务、一心为民的精神被称为“背篓精神”。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作为供销合作社宝贵的精神财富,“背篓精神”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供销合作社人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使供销合作社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的供销合作社正在“背篓精神”的指引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改造自我、服务三农”,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其最初的践行者王砚香所说,这么多年来,供销合作社支持工业与农业发展的使命始终没有变,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服务“三农”的宗旨也没有变,“背篓精神”就是供销合作社使命与宗旨的一种诠释。

用汗水铸就荣誉

黄山店公社地处群峰环抱的山沟里,全公社540多户、2800多口人,分散居住在山沟山腰的50多个自然村。这些自然村交通很不方便。历史上,黄山店山沟里没有销售点,村民买灯油、火柴、盐或卖点山货都要跑出几十里。当地流传:“有女不嫁黄山店,吃水贵如油,买卖东西真发愁。”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这里成立了供销店,供销店有时也送货上山,但由于居民点分散,群众买卖东西仍然不方便。

王砚香1953年9月参加工作,1956年从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干校学习结业后回到家乡房山县黄山店乡任黄山店供销店门店经理。为解决山区农民卖货难和购物难,他带领职工多年来坚持身背30多公斤重的篓子攀山越岭,送货上山,使许多农民能够在自家门口买到日用品和交售零星的农副产品。“背篓商店”的供应范围东西宽10多里、南北20多里,途中要经过“骆驼鞍”、“象鼻子”、“大锯齿”等许多艰险的山道。

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社员们全力以赴投入紧张的生产劳动。为了让社员节省买东西的时间,专心生产,王砚香提出要经常背篓上山送货,同时收购核桃、柿子、荆条、药材、鸡蛋、废品等。他以身作则,率先行动,背了一篓肥皂、食盐、火柴、针线等日用商品到长流水大队,不到两小时,背去的商品差不多全卖了。社员对这种方式非常欢迎,从此,“背篓商店”的送货上山逐渐开展起来。

为了社员购买方便,他们将成盒的商品拆了零卖、大张的纸裁成小张卖。同时,1个子弹壳、1小绺头发、1根兽骨、1把药材、几根荆条等,都予以收购。一名社员在山上看管羊群,需要一口水缸,供销店就派2名职工,轮流着将100多斤重的水缸背上山去。

黄山店的职工还制定了服务公约:“供应走在季节前,送货路上细心看,发现问题通情报,想方设法去支援。”自1958年始,供销店职工一年四季,按照4条路线,为当地农民送货,背上背下,冒烈日酷暑,顶雨雪风霜,每周送货三四次。截至1965年,职工送货的销售额占全年总销售额的10%,而背下来的活鸡、活鸭、药材、野兔皮、荆条、废品等占收购额的80%。社员们称之为“背篓商店使地头变商店”、“炕头变柜台”。

1958年以后,这个分销店一直被评为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先进集体,1964年被评为北京市五好先进集体。1965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向全市发出了关于号召学习“背篓商店”的通知;《北京日报》发表题为《充满革命精神的“背篓商店”》的长篇通讯。该店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王砚香同志也成为全国著名商业劳动模范,对全市乃至全国都起到了极大的典型带动作用。

1966年2月,以王砚香为原型的电影《红色背篓》在全国公映。这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反映供销合作社工作的电影,在当时也是唯一的一部。刘少奇、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很高评价。电影在全国反响很大,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商业工作者专程到黄山店,学习“背篓商店”的经验。

用行动践行精神

随着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供销店已经转制,黄山店地区早已公路畅通。没有了背篓,但是“背篓精神”却一直都在。近年来,老主任王砚香已经退休,供销合作社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为山区农民建造蓄水池,打大口井,引水上山,有了水浇地。在多种经营方面,黄山店供销合作社根据山区的特点,为实现公社的规划,增加集体和社员的收入,在饲养猪、羊、鸡、兔、蜂,搞果树上山,建立百亩果园、荆条基地、药材基地等农副业生产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北京市张坊镇是全国有名的磨盘柿子故乡,过去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一斤柿子只能卖几分钱。在房山供销合作社的支持下,张坊镇成立了柿子专业合作社。2013年,房山区社充分发挥禾农生资配送中心118个农资连锁店的作用,安排专人深入果园、大棚、田地指导科学测土施肥;举办各种农民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200多人次;为农民供应各种化肥7000余吨、农药15吨、种子70吨。张坊联农磨盘柿专业合作社指导柿农剪枝、打药、施肥,提供产前、产中服务;为社员供应30吨有机肥;联系东北客户,帮助柿农销售磨盘柿30万斤,磨盘柿纸箱10万只。同时,他们把柿子与旅游结合起来,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到张坊采摘新鲜柿子,从根本上提升了柿子的身价和品位。仅此一项,张坊镇每年就增加收入数千万元。

自1965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向全市发出学习“背篓商店”的号召后,“背篓精神”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一直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传承发扬,北京市供销合作社人以王砚香为榜样,在乡村成立了多个专业合作社,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致富,成为引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2013年,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全系统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8%;利润同比增长11.06%。在加强供销合作社基层服务工作方面,他们以“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市商业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等政策为纽带,引导区、县供销合作社加强基层工作,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增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目前,北京各区、县社已建立了2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为农服务中各有特色。其中,房山张坊联农磨盘柿专业合作社为社员供应有机肥料,支持果农发展特色种植;密云裕民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杂粮和板栗加工业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解决了当地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平谷裕乐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被全国总社评为“2013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猜你喜欢

南区背篓供销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黄牛背篓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白塔小学
白嘴角马的背篓
背篓 外一首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南区)精彩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