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的平台建设

2014-04-29齐雪芹黄国飞

中国市场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

齐雪芹 黄国飞

摘要:对国内外关于创新平台及技术创新平台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在产业集群的条件下阐述了建设技术创新平台的必要性,提出了四种技术创新平台的模式;针对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以铸件产业为例,对技术创新平台的具体功能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技术创新平台;产业集群;专业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T-9;F273.1

一、技术创新平台的综述

自1999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创新平台概念以来,创新平台已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问题。关于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概念,目前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定义。要阐释专业技术创新平台这一概念,必须先对国内外关于创新平台及技术创新平台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有代表性的定义有: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认为创新平台是指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1]

吴国林认为技术创新平台是某一区域中一系列共享要素的集合,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人才、政策及其相互关系。技术创新平台可以定义为:它是某一区域中一系列共享要素的集合,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人才、政策及其相互联系。它包括物质性的公共设施与公共组织,以形成一个有利于提出原创性理念,进行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收集创新信息,交流与扩散的共享平台,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在于解决本区域或本行业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促进科技产业化。[2]

余忠、石德金等在分析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基础之上,以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和行业协会主导型三种为主要构建模式,推进专业镇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3]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4]成熟的产业集群还能够形成整体创新能力,培育出区域品牌,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能够获利。因此,在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问题具有其独特性。成熟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的配套服务网络能够形成整体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5]

戴卫明认为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围绕某一特定产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一些组织共同兴建的,满足产业集群内企业对技术需要的公共服务机构。以技术创新主体—— 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通过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与地方政府、集群内企业、集群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组成紧密联系的集合体。

二、技术创新平台的必要性

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弥补“市场失灵”、 集结创新资源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

(一)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

随着竞争的加剧,集群中的企业亟待在市场信息、技术提升、设备引进、人员培训等方面获得支持,以实现升级的需要,这就产生了强大的制度创新需求。由于集群中的企业大多是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主素质相对较低,同时也由于创新的供给具有外部性和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难以完全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解决,客观上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介入,即需要技术创新平台来协调。

(二)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集结创新资源的需要

矿产资源块状经济特色明显,块状经济的持久生命力依赖于集群创新水平。对于大多数县来说,人才、资金、设备、技术等创新资源有限,并且常常集中在几个大企业集团中。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企业之间往往缺乏协作,使原本就有限的资源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从企业个体来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逼迫其加速科技进步,但个体的力量又有限,它们需要有这样一种机构能够帮助他们整合资源,即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创新平台的建设正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情况,通过整合企业间的优势创新资源和企业以外的资金、智力资源,在带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铸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创新平台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

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共同组成的,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是技术依托,创新平台是联结体系各因素的重要媒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当前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来看,创新平台是最为薄弱的一环。

区域创新体系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是主导产业的显著特征之一。

三、技术创新平台及特点

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平台的四种模式分别为,政府推动型、企业运作型、行业协会主导型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型。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具体从产品研发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融资担保体系和物流体系等进行分析。

(一)技术创新平台的几种模式

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实质是一定区域内(产业聚集区内)的一组具有共享性的制度性安排;主要目的是培育产业聚集区内的创新机制,激发区内各创新主体,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欲望;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信息这四个方面;接口与联系是指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各行为主体之间、各创新要素之间及各主体与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必定是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创新平台。

根据设立主体的不同,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平台可以分为四种模式(见图1)。

一是政府推动型。政府推动型是指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技术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整合集群内企业、集群内外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介机构,共同组成技术创新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此外,政府部门应把创新平台视为准公共产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提供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政府推动型的优点是:平台建立和运行所需的资金有保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的效率比较高,企业共享技术创新的成本比较低,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比较快。

二是企业运作型。企业运作型是指一个大型企业出资创立技术创新中心,进行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这类技术创新中心属于出资企业专属机构,其研发成果和服务供出资企业共享,也可以有偿提供给其他企业。企业运作型的优点是:研发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成果转化率高;管理机制灵活,工作效率高。

三是行业协会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是介于政府推动型与企业运作型之间的一种模式,[6]它同时具有另外两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行业协会主导型的创新中心中企业的参与程度比政府主导型高,其研发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结合程度比政府推动型高,官僚化程度也比政府推动型低,工作效率比较高。但由于行业协会是半官方组织,其经费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因此资金实力比政府推动型低。由于集群中参加行业协会的企业比较多,行业协会主导型创新中心整合集群内资源的能力比企业运作型高,研发成果的共享程度也比较高。

四是专业化服务公司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服务公司是产学研的纽带,是联结科技和经济的桥梁。其主体可以多样化,通过专业化服务公司将众多的企业和大学、研发机构联系起来,是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7]

(二)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

本文以铸件产业为例,其技术创新平台主要是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具体是从产品研发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融资担保体系、物流体系等逐一分析。

1.产品研发体系

产品研发体系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由政府主导,依托于行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专业技术机构,建立官产学研合作平台。[8]官产学研合作平台是主体层面上的创新平台,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均是创新主体,但就各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而言,政府是创新的中心,企业是核心,而大学与科研机构则是重要保障。就产业集群官产学研合作平台的现状而言,要加强该平台建设,从宏观上必须改革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从微观上应该转变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观念,明确其创新的主体地位。政府微观协调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官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

铸件产业应该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地合作,加大集结国内铸件的技术成果和人才力度,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紧密关系,既能在铸件园区内形成技术和人才的高地,又能促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政府要真正确立企业创新的核心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促使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进行紧密的联系;加强铸件企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总体创新水平。[9]

2.信息化服务体系

加大专业网站建设的力度,在网上发布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动态,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供求、技术供求、资金供求、产权供求等信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项目库、技术成果转让库、闲置设备调剂库、人才库等各类信息库。以网络为载体,结合其他途径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政策、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建立面向社会、开放的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不断扩展中小企业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实用性,既可以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也可以为政府各部门、服务机构、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信息有效沟通的桥梁,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要充分利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带来的便利,建立面向铸件产业的设计信息、资料库,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信息服务。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发远程设计服务程序,并通过会员制方式把程序提供给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软件购置及运行费用,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做好技术及信息服务。[10]

3.质量检测体系

质量就是效益,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但是对于那些相对分散的中小企业,由于其资金、实力等处于弱势,尚不能生产高质量的铸件产品。而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为其提供了向高质量产品跨越的平台。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整体实力,使整个铸件产业可以充分享受大型企业的待遇,此外还降低了整个产业的成本。整个平台在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的构建上,技术创新平台专门设立一个铸件检测中心,整个产业都在其中享受待遇。通过该中心的科学权威的检测,一方面提高了铸件产品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强化了铸件产业带的质量意识,规范了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了企业的产品档次。为了提高铸件的可靠性、适用性,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铸件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铸件质量的概念主要包括:一是产品质量,即铸件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或按其用途在使用中应取得的功效,这功效反映铸件结构特征、材质的工作特性和物理学特性的总和,是评价铸件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基本指标。二是工程质量,指的是铸制毛坯和铸制零件的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即铸件在具体的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这一指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其功效指标、稳定性、耐用性和工艺性等。

4.融资担保体系

融资担保机构能为铸件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积极引进融资担保机构,能为企业提供技术转让、科技信息、贷款融资等服务,解决中小铸件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为中小铸件企业的融资担保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融资担保服务平台,有政府担保,企业的融资问题就会有保障。发展融资信用担保、产权交易、股权质押、大型设备租赁、闲置设备调剂以及会计、审计、评估、律师等中介机构,为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提供咨询和辅导,为企业股权融资、租赁融资和产权转让提供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当前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包括制定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整合现有担保机构,逐步形成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

5.物流体系

中小型企业迫切需要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上发布共享信息,但由于企业物流信息化投资巨大,企业没有能力独自承担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物流平台主要提供:第一,在线订车功能。货主或货代可以通过在线订车专栏,联系订车,订船,订飞机等。通过填写相关信息(包括货物信息、目的地信息、集装箱信息等),并将其发给相关公司,从而完成订车服务。第二,辅助服务功能。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与银行、税务、海关等信息系统的连接,为物流系统各方提供电子支付与结算、网上报税、报关等服务功能。[11]

此外,还有其他体系均是技术创新平台为各企业提供提高竞争能力的平台。为科技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以及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四、结论

针对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劣势,认为需要在产业集群的条件下,提供一个技术创新的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针对技术创新的平台,本文阐述了四种模式,并对各个模式的特点进行简单的阐述。最后,对技术创新平台的具体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当然,技术创新平台无论是功能还是其他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马仁钊,翟运开.虚拟企业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39.

[2]吴国林.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研究——大涌红木家具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62.

[3]余忠,石德金,邓燕雯,等.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构建模型及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官产学研中金”战略联盟的视角[J].科技和产业,2010(1):19-59.

[4]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70-74.

[5]夏若江,吴宇茜,谢威炜.基于共性技术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研究—佛山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6):205-207.

[6]陈兵.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7]丛颖超.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J].理论学刊,2009(11):51-53.

[8]郑海涛,周海涛.走向高端-广东产业集群升级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9]周宏芸.论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构建[J].经济论坛,2009(2):66-68.

[10]田世昌,常林朝.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为例[J].河南科技,2008(3):4-5.

[11]王世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架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13):230.

(编辑:周南)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研究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关于产业政策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初探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上海、杭州、宁波、深圳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