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知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思路研究

2014-04-29刘薇

中国市场 2014年24期
关键词:知识创新思路北京

刘薇

[摘要]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围绕提升原始知识创新能力、集成知识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从重大知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知识创新平台、制定科技发展基础设施路线图和鼓励建设研究机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北京知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北京;知识创新;基础能力;思路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029-03

在当今世界,创新能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高新技术及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知识创新已经处于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北京区域知识创新基础能力的高低在国家知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京丰富的知识和科技资源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极为宝贵的财富和难得的稀缺资源,它应当服务于全国技术创新的需要,而不是仅仅服务北京。因此,北京知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应成为整个国家知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源头。在越来越强调源头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集中了我国很大部分科技与知识存量的北京既有义务、也有能力成为整个国家的创新源。

基于北京知识创新基础能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北京知识创新基础能力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具备领先全国的原始知识创新的能力。不断强化基础科学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支撑条件,进一步增强科技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具备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能力,同时探索和创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机制、管理机制和使用机制,保证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三是具备创造良好的知识创新环境的能力。只有良好的知识创新环境才能建设一流的知识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加强和完善知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是良好的知识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制约北京知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主要问题有:首先,知识创新的基础设施条件,尤其是高技术领域的研究设施和条件比较薄弱;其次,创新知识平台和研究机构的科学布局、高效运行和管理机制急需加强,开放共享的机制有待进一步解决;再次,知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路线目标尚不明确,导致对创新基础能力认识不明确,影响基础能力效率的发挥。根据北京知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发展基础、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国际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主要趋势,未来北京知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要遵循以下发展思路。

1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做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并在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部署实施16个科技重大专项,努力掌握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这16个科技重大专项总投入将达到1万亿元。

11对有利于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给予重点配套支持北京应有选择的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予以配套资金支持,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对接产业发展,明确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政策法规,对有利于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给予重点配套支持,促进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重大创新成果在北京落地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2根据重点产业发展特点超前筛选重大项目

对重大项目进行梳理和筛选,遴选出近期或今后3~5年内有望在北京实现产业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推荐,希望得到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北京重点产业的振兴发展。

13加强与中央单位的科技合作

首先,采取组建联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搭建服务平台、共建科技园区或产业基地等多种形式,推动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工业集团公司、转制科研院所等中央单位的科技合作,为中央单位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在北京落地实施做好对接服务;其次,北京积极推动以产业联盟、技术联盟、标准联盟、服务联盟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组织发展,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纽带开展分工合作、联合攻关。

14制定符合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特点的管理规范

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包括预先研究管理、项目审批、工程基准变更、验收和后评价、运行考核评估、后续发展投入、升级或退役管理,以及人才引进、培养和考核等方面的内容。建立市级层面保障开放共享的关工作规范。包括将用户分析、用户意见、开放共享措施以及支撑开放共享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是否完备等列为项目审批的主要评审内容;责成运行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建立用户参与管理的机制,制订保障开放共享的制度,如用户委员会制度、课题申请审批制度、用户管理制度等;将开放共享业绩和用户评价作为设施考评的重要内容。以确保设施发挥最大效益,产出更多的科学成果。

2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首都特色的知识创新平台区域知识创新平台是指在某一区域中建立一个公共设施和公共组织,使一系列要素,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人才、政策等能够共享,以形成一个有利于获取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的知识与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首都特色的知识创新平台有利于实现创新主体的整合,有利于实现知识创新要素的整合,有利于实现知识创新环境的整合和加强北京知识创新的内聚性。

北京市知识创新平台是在北京建立一个公共设施和公共组织,使一系列要素,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人才、政策等能够共享,以形成一个有利于获取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与信息的共享平台。

从技术层面上看,北京知识创新平台应该是:基于全球互联网、面对社会公众开放、可最大限度进行交互、高度数据共享与流程整合、安全稳定、采用先进网络与软件、具有统计和查询、管理与信息发布等综合功能的信息化系统。知识创新平台不仅是资源共享、知识创新、创新服务的平台,也是北京对外数据交换、信息交互的平台。从知识创新需求出发,北京知识创新平台应该包括四个功能模块:一是平台管理模块,保障平台的基本运行;二是基础研究开发模块,管理科研活动和整合创新资源;三是知识共享模块,促进知识积累和知识的传播交流;四是创新成果转化模块,使知识创新成果产业化。具体见下图。

北京市知识创新平台功能模块图

21平台管理模块

知识创新平台的用户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组织机构。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和组织机构信息管理模块。系统会根据用户简档对用户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

22基础研究开发模块

基础研究开发模块是以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技研发为核心,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促进人才、资金和知识整合的模块。主要包括:高校科研管理子模块和资源整合子模块。资源整合子模块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资源共享与获取机制,通过该平台各创新主体能更好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资源整合模块具体包括人才库、资金库和知识库三种资源。

(1)人才库。人才库主要是专家和科研人员信息库,为科研活动提供专家支持和人才保证。人才库由专家和科研人员姓名、民族、出生年月、研究领域、科研成果、出版教材专著、发表论文、所获荣誉称号名称、承担科研项目等字段构成。

(2)资金库。资金库主要为知识创新活动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和融资,为“有项目找资金”和“有资金找项目”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创新活动应主要以财政为主、银行等配合,进而积极建立各类有效的金融市场等新兴手段,为创新平台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远期的融资系统,应以市场运作为主,包括积极吸引外资,发挥风险基金的功能刘毅蔽夜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薄

(3)知识库。知识库的主要功能是为知识创新提供知识储备,主要来源于研究性大学和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等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部门。目的是促进知识聚集,实现知识共享。

23知识共享模块

知识共享模块对北京已有的内部及外部信息进行优化整合,使用户可从单一平台访问、抽取、分析、存储他们所需的知识,并做出合理的决策,以便执行。创新是一系列研发过程有所突破的结果,同时也是大量创新要素汇集成的结果。不管是纵向的突破还是横向的集成,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知识资源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变量。知识资源的系统组织和结构优化是北京知识新平台的基础性建设,北京市知识创新平台的有效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资源的支撑条件。知识共享模块由知识录入、知识沉淀、知识定位、知识检索和知识推送五个子模块组成。

24创新成果转化模块

知识成果转化模块实际上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保证科研成果从高校、科研机构流向社会大系统,是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互动、互补和利益共享的纽带。主要包括供需对接子模块和创新服务子模块。

3积极制定北京市科技发展基础设施路线图

2009年9月,中国科学院在分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中国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需求出发,理清了至205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战略构想、部署、布局和分阶段目标,制定了《中国至205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路线图》。但是,目前尚无从省市级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角度,制定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先例。尽管尚无先例,但是科技路线图研究有别于一般的规划和技术预见,它包含了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科学和技术,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选择的路径,描绘环境变化、研究需求、科技发展方向、创新轨迹、技术演进等。以路线图为基础的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科技目标更加清晰,与市场的结合更加紧密,选择的方向、项目间更有内在联系和更加系统,实现目标的途径更加明确,规划的操作性更强。

通过借鉴国际上制定科技基础设施路线图的方法,吸纳我国进行科技战略规划的成功经验,积极制定北京市科技发展基础设施路线图,一是有利于明确北京市知识创新基础设施发展的目标和路线,二是制定区域层面的科技发展路线图此项工作本身就属于知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知识创新的理念。

31建立重要领域科技发展基础设施路线图研究的组织体系市发改委作为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路线图研究的组织与协调,通过组织研究队伍、明确节点目标、提出任务要求、提供研究方法、组织集中研讨、进行独立评议、参与研究工作等方式,保证重要领域科技发展基础设施路线图研究制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32明确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的基本要求

集中从北京市层面考虑,分近期(2020年前后)、中期(2030年前后)、长期(2050年前后)三个阶段,描绘相关领域对基础设施的需求、目标、任务、途径、预算等问题,重点刻画核心关键科学基础设施,总体上体现方向性、战略性和可实现性。提出路线图研究的基本框架。

33组织重要领域科技发展基础设施路线图研究队伍

建立集战略科技专家、一线中青年专家、情报专家和管理专家为一体的专题研究组持续开展研究。选择具有战略眼光、强烈的责任心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战略科学家作为研究组负责人,把握好研究的整体和方向。在主要方向上,选择一线高水平科技专家作为骨干,使研究工作建构在最前沿研究基础上。

34建立重要领域科技发展基础设施路线图评议机制和持续研究机制为保证各重要领域基础设施路线图研究的质量,加强相关领域的协调,要组织研究评议工作。评议专家对路线图的总体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评议,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路线图研究的特点看,为适应需求的迅速变化,需要持续研究,3~5年修订一次。为此,需要从组织和队伍上保持一批科技专家持续关注和研究国家长远发展的重点科技领域和重大科技问题。

4鼓励建设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知识创新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基础研究、竞争前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核心力量和骨干研究基地,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影响和带动下,北京也建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促进了北京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要提高知识创新的基础能力,必须加强政府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建设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知识创新平台。

41适当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投入在不影响实验室潜心开展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形成多元化、高效率的科研投入体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然而当前的现状是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创建独立的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人员、机制等问题,因此,适当引导企业增加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投入,既可以拓宽重点实验室的资金来源渠道,又可以为企业解决构建研发部门的种种问题,一举两得。要根据各在京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制定企业科研投入的指导目录。

42促进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发展成为面向产业服务的科技创新公共基础平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应定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提高北京市的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主要建设目标。应当引入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和重点实验室退出机制,扶优汰劣,使重点实验室真正建设成为国内具有竞争力科学研究基地。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应进一步结合与北京市经济建设紧密相关的前沿高技术研究领域,通过适度增加数量,扩大学科和行业覆盖面,使其逐步成为面向行业、产业服务的科技创新公共基础平台。

43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目的性、时效性强的联合研究机构高校源源不断地技术供给能力和企业永无止境的技术进步需求需要一个交流的平台,而单纯、单个、分散的项目合作达不到整体的效果。在校企之间建立联合研究机构。联合研究机构的管理层人员应由企业和高校的决策者组成,联合机构的执行层人员应由高校和企业的骨干技术带头人组成,参加联合机构的研究和技术人员根据研究工作需要由双方执行层确定。它是以知识创新为主的高校和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企业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实现有机对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互动、双赢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朱世龙笔说辉煌“十一五”——北京“十一五”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回顾[J].科技潮,2011

[2]刘毅蔽夜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3]张凤桐,叶建平备咝S肫笠倒步联合研究机构的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

[4]赵胜利,郑新,张军,等惫愣省省属研究机构参与区域科研平台建设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6)

[5]张诗雨本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6]郭晓林辈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知识创新思路北京
不同思路解答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作用、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研究
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路探索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