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泰勒制中的现代管理理论

2014-04-29吴帆

中国市场 2014年24期

吴帆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中对劳动过程及其在工厂制度中的发展进行前所未有的最渊博而有系统的研究。在马克思之后,研究者对于劳动过程这一领域的研究很少,一直到“二战”以后,1974年哈里·布雷弗曼的大作《劳动与垄断资本》问世。保罗·斯威齐在为这部书写序言时说道:布雷弗曼的著作弥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工人所特有的各种技术变化对工作性质和工人阶级的组成及分化所造成的这种影响探讨不足的缺陷,并且认为只有布雷弗曼这样既有过丰富的工厂工作经验并且熟悉马克思理论的学者才能对此问题作出成功地回答。

[关键词]劳动过程;“泰勒制”;劳动退化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114-02

1引言

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出场意味着劳动过程的深刻变化,机器的发展与劳动过程的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了描述机器的发展,马克思引入了机器体系概念,即对于独立的机器而言,整个产品是由同一台工作机完成的,单个工人还能掌握产品生产的全套工序,但是在机器体系中,生产工序的各个环节被分割到不同的工作机上,工人的劳动也随之被肢解为单一的机械操作。他们因此只能作为机器的构件嵌入在机器体系之中,这就是机器体系之内劳动与资本的“合二为一”。他认为,“改进机器结构,一方面是对工人施加更大的压力所必需的,另一方面,这本身又是和劳动的强化伴随在一起的”。基于机器体系的资本策略倾向于不断加深对工人的劳动过程的控制。对此,马克思写道,可以写出整整一部历史,说明1830年以来的许多发明,都是作为资本家对付工人暴动的武器而出现的。马克思甚至认为,机器体系本身已经包含了社会权力,“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性群众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在这个主人的权力面前,资产阶级社会中的民主与自由脱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取而代之的是无情的专制,任何人本主义感伤都会被机器碾得粉碎。

马克思对机器的这些分析,与他的劳动过程理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资本论》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却完全忽视了他对劳动过程和技术的批判性评论。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布雷弗曼(Harry Braverman)为代表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才纷纷开始重新关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过程理论。但他们对劳动过程理论发展,却有着不同的旨趣。

这些不同之处集中体现在布雷弗曼在1974年出版的著作《劳动与垄断资本》,这标志着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真正复兴。此书中,布雷弗曼的研究跨越了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并没有先入为主的以某一种学科为重点的概念。这使他的研究不同于“各式各样的学术专家和学术权威的沉闷论述”。对于真正面向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放弃自大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思维方式,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是极其重要的。布雷弗曼首先用大量篇幅概述了大工业时代“泰勒制”的三条管理原则,这也是我认为书中最精彩的部分。

2布雷弗曼对“泰勒制”的批判

21“泰勒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要谈“泰勒制”得从斯密的分工说起。斯密用简单的大头针的生产过程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分工的重要性,分工使得商品的生产效率有了质的变化,但是无效或者低效的劳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占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劳动效率的潜力,社会急需更先进、更严格的、能更好地提高效率的管理方法或者生产方法去减少甚至消除这些无效的劳动。

“泰勒制”给出了答案: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各项动作都通过反复试验和计算规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尤其是在时间上面,每一个动作都有着标准的用时,而与此无关的动作一律不做。工人没有必要也不允许有任何思考,他们只需按着事先规定好的动作标准去不断地重复动作即可。因此,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布雷弗曼由此概括出了三条管理原则:①使劳动过程与工人的技能分离,从而让劳动过程不再依靠工人的手艺和传统知识;②使构想与执行分离,从而让工人的工作不再按照他们自己的构想指导;③在这两种分离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垄断了关于劳动过程的知识,从而可以控制劳动过程的每个步骤及其执行方式。

22“泰勒制”科学管理的结果

布雷弗曼从当时的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人阶级状况分析,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一方面人们宣称现代的工作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工作已经越来越细分为一些微小的操作,这些微小操作所需的技能越来越少了,以至于不能使人们发挥他们的才能?为此他深入到了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之中进行全方位考察,并以管理和技术的演变作为重点,最后得出结论:劳动的退化。

从布雷弗曼概括的“泰勒制”的前两条管理原则,可以概括出一个新的术语——去技能化。他认为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并不必然伴随着工人劳动技能的提高。机械化之前工厂对技术工人的依赖性非常高,于是资本家对技术工人的控制显得苍白无力。这就使得资本家想方设法地去削弱这些技术工人的技能。泰勒通过工厂里的实验规定了劳动的“合理”步骤,然后用工作手册的形式加以推行。具体表现就是每个动作都预先有人设计好了,工人只需要按照那个规范去做,而不需要任何思考。于是工人的工作就变成了完全的体力劳动,而那些专门设计动作规范的人的工作就变成了完全的脑力劳动。劳动过程从以技能为基础转变成以科学为基础,管理层掌握了劳动过程的控制权。这两种劳动其实就是两种技术,在之前的资本主义工厂里恰恰是结合在一起的,并且完全属于技术工人,然而从此以后,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两种劳动非常清晰地分开了,工人的工艺让位于反复进行的琐碎操作,含有技术的劳动变成简单劳动,工人从此沦为资本家的生产工具,工资率则实现了低水平的标准化,完全为资本家所控制。布雷弗曼认为:控制劳动是一切管理制度的中心思想。

23“泰勒制”科学管理的批判

在生产力方面,“泰勒制”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普及和推广,“泰勒制”终于在工厂中站稳了,并且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使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生产关系方面,“泰勒制”使工人的技能丧失,工人逐渐扮演类似机器一般的角色,表面上看是一种劳动的简单化,实质上却是劳动的退化。在此,布雷弗曼认为我们不应该把机器视为清白无辜的存在,相反,机器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人类的劳动过程,资本家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变为劳动过程对工人的奴役。或者说,工人的对象化劳动(机器体系)变成了压迫工人的超越性存在。因此,布雷弗曼认为,“机器除了其自身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功能之外——这是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具有的特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还具有剥夺大多数工人对自身劳动的控制的功能”。

3从“泰勒制”反思现代管理

手工工厂和机器大工业早期,生产的知识表现为熟练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技能,“泰勒制”将知识搜集起来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并通过对知识的垄断来控制劳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和工人的执行方式。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工业和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则沿着“控制劳动”的逻辑更进一步,随着机器的普遍使用,劳动力越来越成为被管理者控制和使用的“生产过程的客观要素”。“泰勒制”出现的大工业时代,这正是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所谓“镀金时代”。美国的大资本就是在此时形成,对社会有着高屋建瓴的主宰优势。工会还属于弱势群体,很难与之对抗。泰勒像分析运动员的训练和动作一样分析工人的工作程序,最终总结出一套最优的操作步骤,把劳动分工的原则推向了极端。对工人来说,技能这一概念在传统上是和精通一种工艺密切相关的——这就是说,既要懂得进行某一种生产工作时所需用的材料和过程,在实际操作时又要做得纯熟灵巧。但“泰勒制”分解工艺技能,改变生产使之成为一种集体的或社会的过程,已经破坏了传统的技能概念。

批评者指出,“泰勒制”把人当机器,忽视了工人的更高需求,更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适合一个人的东西,未必适合另一个人。整齐划一的管理,使许多人难以适应。另外,管理层和工人的利益非常不同。权力全交给管理层,责任让工人感到受压迫。甚至还有人说,正是“泰勒制”在工人中引起的不满和怨恨,使后来的工会势力崛起。

在阶级斗争时代,我们把“泰勒制”看成是资本家残酷剥削的铁证。后来改革开放,则觉得这是一场管理革命,生怕学不会而落后。其实,资本主义本身就对“泰勒制”有许多反省。到了战后,“泰勒制”早已被改造。大企业的工人,多是五天工作制,工会的政治影响举足轻重。特别是在选举日,工人当家做主的感觉特别强。1960年肯尼迪和尼克松竞选总统,投票日一直尼克松领先,但下午工人下班走向投票站,立即大翻盘,肯尼迪入主白宫。更不要忘了,那位被工人选票击败的尼克松,当年在莫斯科和赫鲁晓夫展开了著名的厨房辩论。当时美国在苏联展览的民房,在苏联人眼里是豪宅,媒体称为“泰姬陵”。尼克松则指出,这种房子一个工人靠自己的工资很轻松地就可以买下来。再近一点的事情,那就是这两年三大汽车危机揭示的现实:流水线上一周上五天班的工人,一年工资加福利十几万美元,高过了教授,也高过了许多地方官。“泰勒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代的产物,在后工业时代已经不合时宜,因为这种制度使人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权。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不仅是在企业内部对泰勒式的“科学管理”人性化,更要在社会政治环境中给工人更多的权利,特别是自由组织工会的权利。只有当工人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时,他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哈里·布雷弗曼崩投与垄断资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弊时韭(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丁为民倍岳硭称笠道投关系的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3(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