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如何构建高校校园文化

2014-04-29钱蓉

中国市场 2014年33期
关键词:构想校园文化高校

钱蓉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针对文化建设也明确了相关要求。高校是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笔者试图立足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现状,围绕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内涵、层次性以及载体形式创新,探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构想。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构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3-0122-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全会通过的《决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认真学习领会、广泛深入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也是对当今高校提出的刻不容缓、至关重要的任务。

《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全面增强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高校是当今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力军,而高校的校园文化因为兼有社会文化和自身独特文化的双重特性,所以在培养人、发展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对当今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改革要求,更是高屋建瓴地明确了高校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完善校园文化机制、体制,加大投入力度,注重改革方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等各个方面的责任意识。

1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现状

如今的高校文化建设,“具有了‘硬的理论化支撑、部门团队化的操作和多维度化的影响,……在学生中已经拥有一定的辐射宽度和影响深度。”[1]在能够准确把握国家文化主动脉和社会文化大方向的基础上,也力求创造出自我的文化品牌特色。但是,同时也交织着一些仍需改善的问题。例如有些高校不够重视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投入,资金分配较少;有些高校创办的文化活动缺乏主题性和一贯性,往往会半途而废;更多的高校存在着文化精品不精,品牌不亮的普遍问题。

伴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社会关系的日益密切和复杂,必然引领更加优质和开放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谨慎灵活地培养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成为迫切的需要。

2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改革的构想

21 瞻前顾后,以“德”育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既包含传授专业学术知识和技能本领,也注重思想品德的熏陶。《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育人必先树德。道德的内涵涉及健全心理、道德操守及独立人格等传统意义的德,更要强调的是忠诚信仰马列主义精神,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抱有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努力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2]这就要求当今高校在“德育”工作上清理出一条时间轴,追溯过去,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吸收精华,服务当下;反思当下和以后,要结合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培养师生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怀抱崇高的政治理想。只有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兼顾左右,明晰校园文化的层次性

大学生是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兴趣品位,各自对文化的认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选择空间。同时,因为自身成长环境,中小学教育水平和个人能力素质的差异等各方面因素,决定了在校园文化营造的功课上,不可能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面对学生接受和创造校园文化水平的参差不一,教师应该树立博大、包容的胸怀,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爱心、恒心、耐心”并举。有句话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有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她)是参天大树。”这也是教育者应该秉承的工作态度。

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首先要总体提升文化的层次和水平,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巩固管理团队建设,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体系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多听取学生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双向互动,有力地带动校园文化的生机活力。

高校的院系多,专业庞杂,如果文化一刀切,效果甚微。笔者设想,各个学院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将举办主题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各学院各得其所,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可以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和持久性。例如,人文学院可以围绕十八大报告内容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举办征文比赛和朗诵比赛;艺术学院可以举办摄影作品展,参与校园文化广场设计,表达对党、对祖国、对母校的祝福;金融专业可以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展开系列辩论赛、座谈会……只有将学校实际、辦学定位、课程开设等方面因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将主旋律与多样性相结合,将广泛性与独特性相结合,才能成功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特色文化品牌。

23 依托新媒体,创新校园文化创建载体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以迅猛的态势改变着信息传播和接受的方式。对于高校文化而言,新媒体的繁荣,势必“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承载、传播、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同时成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

新媒体的形式层出不穷,博客、微博、微信、校园网、QQ等已经司空见惯,无时无刻地存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和接触前沿技术资源的高校教师而言,新媒体传递信息形式简洁、传播速度快捷、信息含量大、传播面广、互动性强,无疑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交流途径。

面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拓展思维,鼓励学生体验和应用数字信息时代的科技成果。[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者应该积极构建新媒体的平台,借助新媒体自身特点,可以将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新闻、社会文化、舆论热点、学术观点等一系列文化要素图文并茂地展现给广大师生。时间上,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一个转发又能实现资源共享,几秒钟的时间从信息接收者变为信息传播者,可以有效地提高每个人的参与积极性;空间上,校园文化的交流从教材中、课堂上得到延续拓展,充实了信息含量厚度,更容易实现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节约教育成本的同时取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代兴梅,王勇“美丽中国”,高校当先——浅谈将十八大精神转变为校园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2]李叔龙浅谈新时期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素质的要求——学习十八大精神有感[J]科教论坛,2013(10).

[3]崔敏,黄育荣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河池学院学报,2013,33(1).

[4] 毛利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市场,2010(19).

猜你喜欢

构想校园文化高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信息技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坚持节约用地推进玉屏经济发展
生态安全法框架体系完善构想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