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按运动能力差异动态分层教学的知性认识与实践思考
——以广州市某高中学校足球选项教学例证

2014-04-28邱伯聪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要求动态分层

邱伯聪,陈 贤

(1.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广东 广州 511385;2.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广东 湛江 524038)

按运动能力差异动态分层教学的知性认识与实践思考
——以广州市某高中学校足球选项教学例证

邱伯聪1,陈 贤2

(1.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广东 广州 511385;2.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广东 湛江 524038)

高中学生之间在运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是客观事实,按运动能力差异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存在差异,改变传统教学中“齐步走”“一刀切”的做法,创设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与学环境,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足球是本校选项教学的主要内容,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是广东省高考体育类专业体育术科专项基础考试项目之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出现了“吃不消”和“吃不饱”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尝试按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动态分层教学,意在探讨动态分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州市某中学2012学年高二年级(1)-(5)班足球选项班,共 48人(其中男35人,女13人)为被试对象,进行为期1学年的按学生的运动能力差异分组实施动态分层教学实验。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1.2.2 行动实验法 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采用前后测的实验设计方法,将所选取的实验对象既作为对照组(前测),又作为实验组(后测)。以体质健康(身高、体重、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握力、握力指数)、体能素质(50m、1 000m∕800m、体前屈、立定跳远、实心球、20m绕杆跑)、足球技术基础(脚内侧踢球、3~5米传接球、20m脚背正面 直线运球、30m运球绕杆射门)作为测试和评价指标。

1.2.3 数理统计法 在实验前、后对学生分别进行《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能素质标准》测试,并用计算机数据分析软件(SPSS13.0)对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论证按运动能力差弃动态分层在高二足球选项班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对学生掌握足球技术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2 对动态分层教学的知性认识

2.1 动态分层教学内涵

分层教学是遵循从实际出发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共性教学,根据学生在个性特征、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分别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进行分层次教学;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谓动态是指在教学中,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更换选择在更适合自己的层次小组中学习。动态分层教学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同一水平上,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得到完善和提高。

2.2 动态分层教学指导思想

动态分层教学指导思想是贯彻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促使人人参与,个个学有所得。通过不断地良性刺激,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2.3 动态分层教学理论和实践依据

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由于学生在认识水平、运动能力等方面客现存在差异,教学就必须要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设计,动态分层次教学就是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适应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4 动态分层教学的实践操作

2.4.1 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按运动能力差异层次分组 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是按运动能力差异动态分层教学实施的基础,也是按运动能力差异动态分层教学的重要依据。通过问卷调查、翻阅学生健康档案、与学生谈话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状况、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体能和技能状况等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小组,确定分组名单,各层次小组人数约占班学生人数25%左右。

C层次小组:运动能力较好,有一定足球技术基础的,有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经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探究方向,学生可按教学要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B层次小组:运动能力一般,基本能掌握运动技能,通过教师的引导,能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预定的练习内容。

A层次小组:运动能力和技术基础较差,属基础层次的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等分类指导,掌握学习内容,达成目标要求。

2.4.2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分层教学目标 制订各层次小组教学计划,包括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和分层考核、评价内容。(表1)

2.4.3 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使用灵活多样、层次分明的教学方法,是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使其成功的重要保证。各层次小组在教师的分类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层次学习目标,以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选择最适宜自己的学练方法,通过集思广益、互帮互学,相互协作和教师的分类指导,实施动态分层教学,达成总体学习目标要求。教师要记录每个学生的进步幅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经过努力达到自己更高的目标。动态分层教学流程是:明确要求-同步讲授-分层练习-分类指导-动态分层。

2.4.4 运用动态分层、激励主动学习 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每位学生的进步幅度,根据课堂教学协调各层次小组的关系,不断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和引导他们实现更高目标。激劢A层次学生向B层次发展,B层次学生向C层次发展。实施动态分层,让学生充分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果学生发现加入的层次不适合自己,可转入其他层次学习。

2.4.5 采用分层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学习评价是反馈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表现。动态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习评价也要体现层次特点。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如用同一尺度去评价,不仅会扼杀C层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A层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发展性、过程性、诊断性等多元化评价方法,做到既考察学生所掌握的技术、技能,又考虑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取得的整体效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后,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能素质以及足球技术基础教学效果比较。(表2~表5)

从表2~表5的测试结果证实,按运动能力差异动态分层教学,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促使人人参与,个个学有所得,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验后,学生无论在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还是体质健康、体能素质方面都有大幅提高。由此可见,按学生的运动能力差异分组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表1 各层次组的教学目标表(以“足球绕杆运球”单元教学为例)

4 结论与思考

4.1 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按运动能力差异的动态分层教学,同一层次的学生在技术、技能、素质等方面差异性小,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提出不同要求,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教学更能因材施教,更具针对性,更能满足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得到充分的发展。

表2 实验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统计对比

表3 实验前、后学生《体能素质标准》测试成绩统计对比

表4 实验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能素质标准》平均分统计对比

表5 实验前、后学生足球技术基础考试成绩对比(以本校足球选项技评考核评分标准)

4.2 有效地调动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有可能达到教学要求,使更多学生在学习中有兴趣、有成功感,同时,按运动能力差异分层是动态的分层,更能激发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有效地调动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高学习效率,不失为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策略。

4.3 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确保教学质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在按运动能力差异动态分层次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分层,客观制订各层次教学目标,恰当调控课堂分层、丰富多彩分类指导,教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走近学生,贴近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在学练目标上的指导,方法上的引导;认真备课,细致地做好课后总结,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课堂教学过程千变万化的要求,确保教学质量。

[1]田庆柱.“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选项课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2]邱伯聪.行动研究:对我校高中体育动态分层教学的尝试——基于“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耐力跑”的教学案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1(1):31-32:35.

G843

A

1674-151X(2014)06-131-03

2014-04-19

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BLA100102)子课题;增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三批(专项)立项课题“体育有效教学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开展的研究”(课题编号:ZC1336)阶段性成果。

邱伯聪(1971~),中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动态分层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动态
雨林的分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高考对“曲线运动”的考查特点及命题趋向研究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