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导促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2014-04-26张军鹏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导学案化学教学有效教学

张军鹏

【摘要】化学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课堂学案,是教学中以学案为操作材料,课前引导学生预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学习方案。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导学为方法,以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导学案 化学教学 有效教学

新课标强调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在化学教学中尝试运用了导学案进行教学。下面我就“导学案教学”在中学化学课堂上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

通过“导案学”的使用旨在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导案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

二、“导学案”实施的基本步骤

1.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的作用关键在于“导”,即“导学”。我认为“导学案”应该具有“导向、导法、导思、导练、导测”等方面的作用。学案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学法指导、达标训练、思维拓展等环节。教师在编写学案前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要研究和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和易错混漏的知识点;了解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导学案”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2.学生预习。主要目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教材,自主完成学案,记下自学困惑。主要过程是课前或者是课上给学生10到15分钟的时间,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本,回答导学案上的有关问题。预习时鼓励学生在课本上做标记,如知识的重点等,也可以提出质疑。预习的时候要认真填写导学案,并且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写出阅读笔记,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例如某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者是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图等。

3.教师审阅导学案。老师要及时对导学案进行检查,来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也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总之上课之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这样上课就会有的放矢的去处理。

4.课堂学生互助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把课堂的主动权回归到学生手里。通过学习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校正学案,检查目标,解决困惑,收集问题);然后进行公开展示交流;对于简单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解答,进行解疑。

5.教师指导点拨,师生合作释疑:新授课时,教师只板书提纲,做一个学习上的引领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会写的教师不写,教师只对各知识点强调、指导、点拨,或对各目标所涉及的问题敲定、点拨。学生要结合教师点拨,进一步讨论展示内容,并对学案再次修订。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反思

“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

1.鼓励在导学案的指引下认真预习。鼓励学生在导学案上做标记,可以是预习知识的重点,可以是相关的已学的知识,也可以提出质疑,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写出类似读书笔记的东西,把本节课在导学案上体现的重点,根据自己的预习进行简单的再现(例如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周期表的结构等等)。

2.导学案中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是有效的。导学案中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预习和学习过程。导学案的内容不能是简单的填空,应该多设置“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新知识在提问中升华和巩固。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

3.导学案中要设置一定量的习题。习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预习体验”、“达标体验”,难度不大,紧扣基础知识,用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要求全体学生在预习时完成的;第二个层次是“成功体验”,是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后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第三个层次是“挑战自我”,是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完成的。最后还配备了“智能检测”或“随堂练习”等,是新授课后学生课后要完成的,其设置也要体现出层次性。

4.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导学案有的是需要认真批改的,对于不需批改的,老师要通过检查掌握学生的填写情况,同时可以利用课间时间有意识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预习情况中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这样上课就会有的放矢的去处理。上课前老师一定要进行提问或小测,尤其是学生通过预习应该掌握的知识。也可以在导学案中留出相应的小练习上课进行即时练习。对于简单的知识不要再重复讲解,可以做“淡化处理”。

总之,导学案的实施中从分析教材到教学目标的确定,从导学案的编制到预习效果的反馈,从课堂的设计到实施,每一步都与以前的教学方式不同,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交流和进步,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学案化学教学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