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敷膏对急性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疗效研究*

2014-04-25南京中医药大学张年文朱永康南京210029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丹毒淋巴管青霉素

南京中医药大学 张年文 朱永康(南京 210029)

急性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是中医外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逐渐提高。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入住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的急性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患者60例,将其分为青霉素组与加用青敷膏外敷组进行治疗对比,加用青敷膏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急性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青霉素组与加用青敷膏外敷组,其中青霉素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0~80岁,平均40.2岁;病程最短者2 d,最长者2个月,右下肢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发病者9例,左下肢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发病者11例。加用青敷膏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0~80岁,平均42.5岁,病程最短者2 d,最长者2个月;右下肢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发病者18例,左下肢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发病者20例,双侧下肢均发病2例。2组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排除红丝疔、痈、疖等。

1.2 诊断标准与指标 参照《实用中医外科学》有关急性淋巴管炎 (丹毒)的相关内容拟定:[4]丹毒是以患者患部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体征:患侧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境界不清,肤温灼热,皮肤伴少量脱屑。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可出现增高。中医辨证当属湿热下注,治疗当予以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主。

1.3 治疗方法

1.3.1 青霉素组:给予患者青霉素800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连续使用5天为1个疗程。

1.3.2 青敷膏外敷组:在青霉素组基础之上加用中药青敷膏局部外敷。青敷膏是以青敷散加饴糖调制而成,具体药物组成:大黄、姜黄、黄柏各240 g,白及180 g,白芷、赤芍、天花粉、青黛、甘草各120 g。方法:适量涂于棉纸上外敷于患处,青敷膏涂的不易过厚、过大,面积一般要求大于肿胀处边缘2 cm,涂药厚度约为0.3 cm,外面用纱布覆盖,敷药前将局部用温水清洗干净。24 h一换,(换药时局部皮肤清洗干净后外敷)。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动作粗暴及对局部的刺激。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要求卧床休息,治疗期间避免体力活动,抬高患肢,接受治疗后第10天进行疗效观察。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丹毒”的疗效评价标准。[5]治愈:患者腿部红、肿、热、痛基本消失,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消失,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基本正常;好转:红肿疼痛减轻,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好转,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稍高;无效:局部红、肿、热、痛无明显改善,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较高。[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统计,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青霉素组治愈9例,治愈率为45.0%,青敷膏外敷组治愈38例,治愈率为95.0%,2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青霉素与青敷膏外敷组治疗急性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疗效比较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急性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疗效比较 例 (%)

3 讨论

急性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是外科系统非特异性感染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云: “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本病。”本病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蕴结,郁阻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黏膜破伤,毒邪乘隙侵入而成。而在临床治疗时主要应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等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病史,无全身症状,有瘙痒;蜂窝织炎为境界不清的弥漫性浸润潮红,显著凹陷性水肿,不软化破溃,愈后结疤。而下肢丹毒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是一种皮肤病症,临床表现以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自然病程约4周,急性期通常为3~7天。在急性期虽然及时足量应用抗生素能较快改善症状和体征,但其愈后容易复发,反复发作容易导致皮肤粗糙增厚,下肢肿胀而形成象皮腿。

中医药治疗此时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与针灸汤醴相媲美,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科疾病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醴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我院院内制剂青敷膏 (苏药制字Z04000387)系我院具有传统特色的清热解毒类外敷药物,临床使用数十年,效果良好。方中青黛为君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经热毒和五脏郁;生大黄、黄柏性寒味苦,用以清热凉血燥湿、活血祛瘀;姜黄行气破血、消肿止痛;白芷泄热散结、排脓生肌。诸药共用,相得益彰,使湿热邪毒得清、气血运行得畅。此为外科托法中的著名方剂。药方的配伍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法则在外科学上的具体临床应用。其赋形剂饴糖能够保持敷药的黏性和湿润,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临床外用,滩棉纸上,外敷创面,24 h一换。常用于红肿热痛的疮疡阳症,可起到外科箍围药的箍集围聚、收束疮毒作用。并使得体表感染不至于扩散。本研究通过对60例下肢丹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观察,证实在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青敷膏外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加快热毒的消散,消除急性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的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多数患者可获临床完全痊愈。[7-8]并且此治疗方法比较简便、经济、有效,无创伤、无痛苦,较易为患者接受。青敷膏局部外敷是提高急性淋巴管炎 (下肢丹毒)临床疗效的一种重要思路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9-10]

[1] 李曰庆,裴晓华.中医外科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3):174-176

[2] 张影.小议中医外治法 [J].中国医药指南,2011,8(8):133-135

[3] 刘再朋.试谈中医外科现状与现代化问题[J].江苏中医,1998,19(5):3-5

[4] 李曰庆.实用中医外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65-268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8

[6] 何红英.中药外敷治疗丹毒20例 [J].陕西中医,2003,2(2)29-31

[7] 樊玲丽.青敷膏外敷治疗急性附睾炎 [J].甘肃中医,2011,2(03):55-56

[8] 郭月月.青敷膏外敷用于脂肪乳剂渗漏性损伤20例[J].中国中医药,2012,11(3):10-22

[9] 黄秋菊,季晖,赖宜生.ZLJ-601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8,39(4):333-337

[10] 赵晖.疮灵液修饰后胶原促创面愈合的研究 [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4)55-56

(2014-02-28 收稿)

猜你喜欢

丹毒淋巴管青霉素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胸内淋巴管瘤诊治进展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丹毒的临床研究进展
聚桂醇治疗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