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平刺迎香穴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研究*

2014-04-25河北省人民医院针灸科崔林华石家庄050051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变应性电针鼻炎

河北省人民医院针灸科 崔林华 邢 潇 (石家庄 050051)

变应性鼻炎 (AR)又称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1]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属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传统中医学认为此病属“鼻鼽”,“鼽嚏”等范畴。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以汤剂或成药内服、熏蒸及药物帖敷等方法为主,但由于各家对该病病因病机认识不同,对疗效的判断标准也不统一,因此尚无公认的确实有效的疗法。[2]现代医学多用类固醇类药物或抗组织胺类药物对症治疗,但综合评价并不理想,[3]即使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得到控制,其后也极易复发。针灸疗法对该病的治疗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4]但因一般针灸治疗取穴较多,痛苦较大,患者往往不易接受,不能坚持治疗。近年来笔者使用电针平刺迎香穴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且操作安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入组病例均为河北省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及耳鼻喉科患者。

1.2 一般资料 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 (1997年修订·海口),选取完全合作的患者共510例,其中男性272例,女性23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51岁。病程1年至27年。依据单盲随机的原则按就诊顺序平均分为3组:(1)电针平刺迎香穴组170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84例,年龄9~50岁不等,平均 (25.20±11.84)岁,病程1~27年不等,平均 (8.70±7.60)年;(2)多穴普通针刺组170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73例,年龄9~51岁不等,平均 (26.16±12.95)岁,病程1年~25年不等,平均 (7.27±6.96)年;(3)口服扑尔敏组170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81例,年龄9~50岁不等,平均 (24.18±12.39)岁,病程1年 ~23年不等,平均 (7.60±6.99)年。3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及相关化验检查结果等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电针平刺迎香穴组 选取双侧迎香穴,毫针 (0.35 mm×25 mm)向鼻根方向平刺约0.5寸,将电针仪(G6805—I型)导线分别连接在刺入两侧迎香穴的毫针针柄中段。使用疏密波,施以稍强刺激,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5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天,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坚持完成治疗的患者为164例。

2.2 多穴普通针刺组 选取双侧迎香、风池、合谷及印堂穴,毫针 (0.35 mm×25 mm、0.35 mm×40 mm)针刺,留针25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天,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坚持完成治疗的患者为145例。

2.3 口服扑尔敏组:口服扑尔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成人每次1片 (每片含马来酸氯苯那敏4 mg)1日3次,儿童按每日0.35 mg/kg,分3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坚持完成治疗的患者为153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分别制定症状记分表 (表1)及体征记分表 (表2)。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的总合,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治疗效果:(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症状改善率。症状改善率>50%为显效,20%≤症状改善率≤50%为有效,症状改善率<20%为无效。

表1 症状记分表

表2 体征记分表

3.2 治疗结果

3.2.1 临床疗效: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见表3,电针平刺迎香穴组与多穴普通针刺组两组样本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χ2=5.0118,P<0.05)。提示电针刺激双侧迎香穴组疗效优于多穴普通针刺组;电针平刺迎香穴组与口服扑尔敏组样本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24.46,P<0.01),提示电针平刺迎香穴组疗效优于口服扑尔敏组。

3.2.2 治疗前后血清IgE变化比较: 见表4、表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选用t检验,治疗后结果组间两两比较选用q检验)。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电针平刺迎香穴组、多穴普通针刺组及口服扑尔敏组3组治疗后,血清IgE均比治疗前有非常明显降低 (P<0.01);口服扑尔敏组与多穴普通针刺组治疗后比较,血清IgE差异无显著性 (P>0.05);口服扑尔敏组及多穴普通针刺组分别与电针平刺迎香穴组进行治疗后血清IgE的比较,电针平刺迎香穴组血清IgE水平显著低于前两组 (P<0.05)。注:与电针平刺迎香穴组比较,*P<0.05;**P<0.01

表3 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表 (例)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变化观察表(±s)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变化观察表(±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病例 (例)电针平刺迎香穴组 (第1组) 408.67±195.89 296.18±156.69 5.740 2 <0.01 164多穴普通针刺组 (第2组) 407.58±184.88 339.58±182.63 3.150 9 <0.01 145口服扑尔敏组 (第3组) 411.14±189.29 352.52±181.11 2.767 8 <0.01 153

表5 治疗后结果组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 (Newman-Keuls法)

3.2.3 鼻腔分泌物嗜酸细胞检验比较:见表6(卡方检验χ2)。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3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鼻腔分泌物嗜酸细胞检验结果都较治疗前获得非常明显的改善 (P<0.01)。3组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表6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嗜酸细胞检验观察表 (例)

4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变应性鼻炎发病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此病分为致敏和激发两个阶段。其中致敏阶段为变应原进入鼻腔,并被鼻黏膜中的抗原递呈细胞捕获和加工,再经过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IgE。IgE通过其在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在这两种细胞上。激发阶段则是指变应原再次进入鼻腔时,激发了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激发阶段又可分为早发相和晚发相。其中早发相发生在与变应原接触的数分钟内。主要为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和白三烯等递质,进而刺激鼻黏膜所引起。[5]晚发相发生于早发相后的4~6小时,主要是由细胞因子引起炎性细胞浸润的黏膜炎症,这是局部炎症得以迁延的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在局部发生浸润、集聚,且生存期延长。其释放的毒性蛋白又造成鼻黏膜损伤,加重了局部的炎症反应。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多采用类固醇类药物或抗组织胺类药物对症治疗,其疗效不甚理想或副作用较大,近年有采用免疫学疗法治疗的,但由于风险大,费用高,疗程长等原因,因此临床开展并不广泛。扑尔敏属于H1受体拮抗剂,为抗组织胺类药物,能对抗过敏反应。虽然该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肯定,临床应用广泛。因此本研究选取该药作为对照治疗。

中医认为涕为肺之液,鼻为肺之窍,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是鼻痒、流涕、喷嚏等。由于其病往往经年不愈,易于复发,所以中医多把该病辨证为肺气虚损,不能固摄,或正邪相争,肃降失司。迎香穴既是大肠经与胃经之交会穴,又紧邻鼻腔。且大肠与肺相互表里,五行同属于金,胃之五行属于土,因此针刺迎香穴不但能够宣通鼻窍,而且还可以培土生金、养肺固涕。古代针灸家就有使用迎香穴治疗鼻塞的经验,如《玉龙歌》中记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另外现代研究也证明,刺激大肠经的腧穴有一定的脱敏作用。可知针刺迎香治疗变应性鼻炎是有科学依据的。电针刺激该穴由于针感均匀稳定,因此对鼻塞、鼻痒等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此外从临床实际来看,由于迎香穴位置特殊紧靠鼻翼两侧,向鼻根方向平刺较易取得针感并获得良好疗效。

临床观察表明,电针平刺迎香穴疗法与其他两种疗法相比较,不但能够更为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显著影响患者的血清IgE及鼻腔分泌物嗜酸细胞检验结果,使之趋向正常。该疗法取穴少,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非常适合于临床应用。

[1] DAVILA I,MULLOL J,FERRER M,et al.Genetic aspects of allergic rhinitis [J]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2009,19 suppl1:25-31

[2] 骆斌,骆庆峰,张蓉.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13(1):41-44

[3] 刘雪梅.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J].四川中医,2009,27(1):50-53

[4] 崔林华,邢潇,肖维刚,等.变应性鼻炎针灸治法近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6):102-103

[5] MIESCHER SM,VOGEL M.Molecular aspects of allergy[J] .Mol Aspects Med,2002,23:413-462

(2013-09-10 收稿)

猜你喜欢

变应性电针鼻炎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