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研究

2014-04-25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赵红心孙文淼唐山064000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血流量蛋白尿尿蛋白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 赵红心 孙文淼 (唐山 064000)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糖尿病肾病阶段是糖尿病肾病病理进程的重要转折点,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逆转其向临床期肾病进展。本病迄今尚无疗效确切的西药能延缓其进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中医药在提高治疗效果、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采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60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DN的诊断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 (1),3个月内尿检查连续2次尿蛋白排泄率取平均值在30~300 mg/24 h的患者。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急慢性肾炎、酮症酸中毒、发热及近期运用肾毒性药物等引起的尿蛋白增加因素。男29例,女31例,年龄 (56.2±7.2)岁,病程 (7.5±1.2)年。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和病程上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糖尿病宣教、适量运动、饮食控制、胰岛素控制血糖及降压降脂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药物组成:黄芪50 g,当归10 g,川芎15 g,水蛭5 g,丹参20 g,三七10 g。水煎服,1 d 1剂,分2次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尿清蛋白排泄率 (UAER)和血内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

1.3 观测指标 观察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尿清蛋白排泄率 (UAER)、血内肌酐清除率 (Ccr)、24 h尿蛋白定量 (24 hPRO)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水平对比 详见 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水平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对比,##P<0.01

组别 例数 时间 UAER(μg/min) Ccr(mL/min)24 h PRO治疗组 30 治疗前192.0±44.0 91.6±8.5 237.0±48.7治疗后 125.0±36.0 **## 92.2±8.3## 114.0±34.94**##对照组 30 治疗前 189.0±43.0 91.2±8.0 234.0±41.34治疗后 74.0±26.0** 110.4±8.6** 183.0±61.10**

2.2 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Ccr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P <0.01)。结果提示:治疗组在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24 h PRO、Ccr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糖尿病肾病如能及时治疗,肾小球结构及功能可恢复正常,而发展至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则肾损害为不可逆性。因此,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结果[2]表明:DN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西医对DN的治疗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糖和血压、调脂,以及ACEI和ARB等治疗措施,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治疗对其有独特疗效。DN归属中医学“消渴”“水肿”“虚劳”范畴。目前认为糖尿病肾病病程较长,“久病必虚”“久病入络”“久病必瘀”,而瘀血既成之后瘀阻肾络,精气不能畅流,壅而外溢,精微下泄而成蛋白尿,又常使蛋白尿顽固难消,非活血化瘀不可取效。拟当归补血汤加川芎、水蛭、丹参、三七以补气活血通络。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裕生血之源;更用当归益血合营,以使阳生阴长,气旺以助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川芎行气活血;水蛭其性善走,通络活血以行药势;丹参既能活血又兼补气;三七具有抗炎、活血化瘀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性温,功在益气健脾,能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改善糖尿病早期。肾脏肥大,降低微量蛋白尿的排出,部分纠正糖尿病早期肾脏高灌注、高滤过等血流动力学异常;[3]黄芪[4]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免疫复合物的沉积;[5]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提高肌体免疫功能,降低尿蛋白,减轻肾脏间质病变,阻止和延缓肾小球硬化。川芎嗪能抑制TXA2的合成,降低RBC、PLt聚集性,抑制微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且能扩张肾动脉,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可降低肾血管阻力,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拮抗内皮素的缩血管作用。[6]水蛭提取物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还能降低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7]丹参能有效地消除肾小球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可改善血液高凝、高黏状态,防止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纤维蛋白或微血栓形成,保护肾功能,降低蛋白尿。[8]三七的有效成分是三七总皂苷,能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组织缺血性损伤、扩张小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等。[9]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当归补血汤加味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值得借鉴。

[1] 叶任高.内科学 [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07

[2] 钱桐荪.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认识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4):19l-193

[3] 祁忠华,林善锬,黄宇峰.黄芪改善糖尿病早期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研究 [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3):147-49

[4] 蔡琪,李晓玫,王海燕.黄芪当归合剂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及加速修复作用 [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16(3):189

[5] 薛景群.消抗丸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2):62-63

[6] 王晓扬,毛宇飞.川芎嗪及其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3(6):182-183

[7] 高学敏.中药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00

[8] 杜冠华,张均田.丹参现代研究概况与进展[J].医药导报,2004,23(7):435-440

[9] 杨志剐,陈阿琴,俞颂东,等.三七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05,39(1):34

(2013-12-20 收稿)

猜你喜欢

血流量蛋白尿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