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2014-04-19董成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措施临床

董成霞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探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董成霞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血液细胞检测者48例,检测中抗凝试剂选择EDTA-K2,分析不同比例稀释浓度及不同温度下,血液细胞检验血样各参数项目的检测结果情况。结果对不同稀释比例的血样进行血液细胞的检测中,比例正常及比例不准两组的血液检测中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低温和室温环境下血液细胞的检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血液检验的结果,会出现明显改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的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数据结果受到很多不同因素影响,需严格控制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的质量,从而提供更可靠和准确的临床疾病诊断数据信息。

【关键词】临床;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临床血液细胞的检验,又称血常规的检验,属于临床体质检查和疾病诊断中常用且非常重要的检验方法[1]。血常规能够有效的反映出机体相关生化指标,从而提供有效且准确的疾病诊断依据[2]。因此,加强对血液细胞的检测准确性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测48例检测者的诊断准确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血液细胞检测者48例,将每例检测者血样平均分为45份。其中男性检测者26例,女性检测者22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2±6.82)岁。其中O型的检测者12例,A型的检测者18例,B型的检测者12例,AB型的检测者6例。

1.2 实验和检测方法

①抗凝剂选择:所有检测者均予以静脉血液采样,抗凝试剂选择EDTA-K2,试管剂量选择2.0 mL,将血液标本血样稀释混合均匀后进行上机检测。②仪器及试剂校对:将检测仪器选择配套试剂完成校对检测,结合测定结果进行合理校准[3]。③不同稀释浓度的血样检测:将48例检测者血样,按照1:10000的稀释比例,稀释并混合均匀15份;同时按照1:5000稀释比例,进行血样稀释并均匀混合15份,在22 ℃室温下,30 min时进行不同稀释浓度的血样上机检测。④不同温度的血样检测:将48例检测者中,每例血样按照1∶10000的稀释比例平均分为75份,把75份血样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血样在22 ℃室温下,分别进行30 min检测15份,3 h检测15份,6 h检测15份。另外一组血样在6 ℃低温下,分别进行30 min检测15份,2 h检测15份的上机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并统计不同稀释浓度以及不同的温度下,血液细胞的检测中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等相关指标参数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进行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完成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稀释比例下血液细胞的检验结果情况

对不同稀释比例的血样进行血液细胞的检测中,比例正常及比例不准两组的血液检测中,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2.2 低温环境下不同时间段血液细胞的检验结果情况

在低温环境下血液细胞的检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血液检验的结果,会出现明显改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低温环境下不同时间段血液细胞的检验结果情况

表1 低温环境下不同时间段血液细胞的检验结果情况

参数项目 30 min 2 h PLT(×109/L) 187.13±34.2 131.24±54.61 RDW(%) 14.12±5.14 17.62±6.31 PDW(%) 16.16±5.27 18.71±5.32 MPV(fl) 10.23±4.26 14.32±5.16

2.3 室温环境下不同时间段血液细胞的检验结果情况

在室温环境下血液细胞的检测中,血液的检测结果出现明显变化,血液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检测参数指标结果出现偏差,其中红细胞的分布宽度(RDW)变化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如表2。

表2 室温环境下不同时间段血液细胞的检验结果情况

3 讨 论

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的检验中,高质量血液标本的选择属于检验数据结果准确保证的基础,因此,临床血液样本采集过中,需要加强采集血样质量控制[4]。血液采样的工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需要提高自身采集专业技巧,采集过程中严格的按照操作的规范标准执行。血液选择静脉采血,严格的控制手指准确性,并且选择合理抗凝剂,进行血液采样中质量控制,进而保证检验数据准确性[5]。

在血液细胞的检验中,首先需要进行检验仪器及试剂的严格校准,在校对完成后进行血液样本的检测。由于血液标本稀释的倍数大,将导致细胞数量减少;血液标本稀释的倍数小,将造成细胞重合性缺损,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因此检验中需严格控制血液样本的稀释比例,并且血常规试管应该选择2.0 mL的规定试管剂量。检测的环境温度对于检验的数据结果影响比较大,最好选择18~22 ℃,才能有效保证结果的可靠和准确性。

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的检验时,还需要叮嘱检测者,血液抽取的两个星期内,要维持规律饮食和作息,采血前3 d禁止使用高脂肪类,采血前1 d禁止饮酒,采血前的12 h需要空腹等,才能有效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质量及准确性。

本研究表明,对不同稀释比例的血样进行血液细胞的检测中,比例正常及比例不准两组的血液检测中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在低温环境下血液细胞的检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血液检验的结果,会出现明显改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在室温环境下血液细胞的检测中,血液的检测结果出现明显变化,血液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检测参数指标结果出现偏差,其中红细胞的分布宽度(RDW)变化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综述所述,在进行这临床医学的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诊断结果受到很多不同因素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的质量,得出更可靠、准确结果,从而提供更可靠和准确的临床诊断信息。

参考文献

[1] 罗远忠.血液细胞检验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探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9(23):426-427.

[2] 陈爱梅.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24(3):254-255.

[3] 舒立云.试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2012,31(2):216-217.

[4] 匡祖国.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J].中外医疗,2012, 28(9):348-349.

[5] 叶云仙.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18(2):786-767.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394-02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措施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