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

2014-04-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关键词:冠状动脉危险因素支架

王 兵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北医院心内科,山东 东营 257064)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

王 兵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北医院心内科,山东 东营 257064)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再狭窄的发生。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行选择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125例资料进行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及长度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统计学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5例患者在160处病变植入支架。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29例、35处病变,无再狭窄96例、125处病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再狭窄与术前术后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浓度、术前狭窄程度和术后残余狭窄呈显著正相关,术前参考血管直径、狭窄程度、病变长度与再狭窄位置有关。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与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浓度、术后残余狭窄与狭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参考血管直径越小,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浓度越高,残余狭窄越重,再狭窄发生率越高;血管管腔大,狭窄重的,出现再狭窄多在置入支架的两端,以近端为主;长病变、置入支架较长的,再狭窄多出现在支架内。对支架植入术患者选择适当支架完全覆盖病变,尽量减少术后残余狭窄,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是减少再狭窄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再狭窄;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特别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是冠心病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蓬勃发展,挽救了大量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但支架内再狭窄仍有15%~30%的发生率[1],再狭窄问题得到临床医师的极大重视。积极寻找引起再狭窄的原因,寻找更多有效预测支架内再狭窄的辅助检查,更积极地预防和控制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可以显著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自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共有125例患者因胸痛复发、不典型胸痛及例行复查或由于医师动员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本研究对125例全部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男性78例,女性47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8±8)岁;出现再狭窄的患者共2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3±6)岁。该125例患者支架植入均成功(即支架植入到位,取得满意造影效果,残余狭窄<30%)。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直径≥50%)29例、35处病变,无再狭窄96例、125处病变。

1.2 方法

患者常规查血脂分析,对比支架置入前,再狭窄发生后血脂变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经股或桡动脉穿刺途经按常规方法进行,术前2~3 d开始口服拜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顿服,之后拜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术中给予肝素足量注入。对比再狭窄病变部位与血管内径、狭窄程度、病变长度的关系。

植入支架的种类共2种,为Firebird及EXCEL,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比较所用支架种类无显著差别。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应用Judkins法,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及血管直径等参数测定应用东芝自动冠状动脉分析软件包(Automatic Coronary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QCA),由固定的有经验的医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血脂因素分析结果(表1):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再狭窄组三酰甘油浓度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

表1 三酰甘油浓度、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与再狭窄关系

同时参考血管直径越小,狭窄程度越重,残余狭窄明显的再狭窄发生率越高。

以病变为单位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2):再狭窄组中术前狭窄血管直径与病变长度与再狭窄出现部位相关。本研究显示血管管腔大,狭窄重的,出现再狭窄多在置入支架的两端,以近端为主,长病变、置入支架较长的,再狭窄多出现在支架内。

年龄对比再狭窄组年龄相对偏低,(53±6)岁对(58±8)岁,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三酰甘油浓度、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是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主要预测因素,术前病变狭窄程度、参考血管直径为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位置的独立预测因子。

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操作中,尽可能减少术后残余狭窄,达到理想的造影效果和血流灌注,是减少再狭窄的重要环节。本研究表明,术前病变狭窄程度越重,再狭窄的危险性越大,也与文献报道相符合[2]。对血管管径较小、严重狭窄病变等再狭窄发生危险相对较高的患者,为了减少再狭窄发生率,术中尽量选择合适支架、减少残余狭窄尤其重要。

三酰甘油浓度、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是预测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酰甘油可能与增加血小板黏附、聚集有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加重脂质沉积与斑块形成,与文献报道相符合[3]。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血管管腔大,狭窄重的,出现再狭窄多在置入支架的两端,以近端为主,长病变、置入支架较长的,再狭窄多出现在支架内。可能管腔大狭窄严重的病变,斑块负荷大,经球囊挤压后,斑块向病变的两端扩展,支架未能完全覆盖有关;长病变置入较长支架,释放压力相对低,支架内容易出现残留狭窄有关。

表2 病变血管直径、长度与再狭窄部位关系

本研究再狭窄组较对照组年龄相对偏低,可能与年轻患者依从性差,服药不规律,吸烟者较多有关,但无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造影随访率很低,病例数较少,但由于本研究以造影结果判断有无再狭窄,并分析再狭窄的预测因子及狭窄部位与病变关系,因此,仍然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研究由于病例数少,其结论仍有待较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Reimers S,Moussa I,Akiyama T,et al.Long-term clinical follow-up after successful repeat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for stent restenosis[J].J Am Coll Cardiol,1997,30(1):186-192.

[2] Edelman ER,Rogers C.Hoop dreams:Stents without restenosis[J]. Circulation,1996,94(6):1199-1202.

[3] 黄定,时学昆.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10):966-967.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259-02

猜你喜欢

冠状动脉危险因素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低剂量低对比剂冠状动脉CTA个性化扫描方案的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冠脉分叉病变分支球囊保护技术与分支导丝技术的对照研究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