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13例体会

2014-04-15王健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耳鼻喉科江苏226300

交通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鼻背鼻唇供区

王健(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耳鼻喉科,江苏226300)

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13例体会

王健
(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耳鼻喉科,江苏226300)

目的:探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13例,均为病变切除和外伤所致,缺损部位主要为鼻翼和鼻背下部,手术均先行病变切除和清创,再同期手术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直接缝合Ⅰ期愈合。术后13例获随访0.5年,术后皮瓣色泽、质地、耐磨性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供区无明显瘢痕。结论:鼻唇沟随意型皮瓣具有设计简单,操作简便,组织量足够且与外鼻邻近,术后瘢痕不明显等优点,是外鼻缺损修复的最佳选择,值得在基层耳鼻喉科推广。

外鼻缺损;鼻唇沟皮瓣;随意型皮瓣;创面修复

外鼻隆起于面部中央,显三角锥体状,是面部最突出和引人注目的部位,外鼻的任何细小缺陷及比例失调都会直接影响整体面容。临床上经常遇到因手术和外伤而导致外鼻皮肤软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面容和生活质量。我科2009年6月—2013年6月应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1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外鼻缺损患者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34~66岁,平均47岁。缺损为外伤和病变切除所致,其中外伤2例、黑色素痣4例、老年疣5例,基底细胞癌2例。缺损部位分布于鼻背下部5例,鼻翼8例。除外伤患者,其他均术中取活检组织送冰冻切片检查,定性病变组织,排除切缘肿瘤组织残留。

1.2 方法 患者均行局部麻醉,首先设计病变区切除范围、修复方法和供区皮瓣大小及形态,使供区皮瓣较缺损范围稍大。用龙胆紫标记,注意安全边缘然后完整切除病变组织或清除外伤创面污染组织。本组织病例安全边缘为0.3(良性)~0.6cm(基底细胞癌),病变切除后的缺损范围为1.1cm×1.0cm~1.5 cm×1.6cm。沿设计线切开供区全层皮肤,蒂部在上方,皮瓣自下往上沿表情肌浅面分离,掀起皮瓣时注意将皮下脂肪保留于皮瓣下,将皮瓣彻底分离后旋转缺损区,然后逐层无张力缝合,供区切口直接缝合,术后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6天拆线。

1.3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直接缝合,Ⅰ期愈合。术后13例患者经过0.5年随访,皮瓣色泽、质地、耐磨性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供区无明显瘢痕。

2 讨 论

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赖以成活的基础是位于鼻唇沟深部的面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与其它血管分支的吻合网。该动脉网吻合丰富,既为鼻唇沟表面皮肤提供丰富的血运,也为真皮下动脉网提供足够的灌注压,使得鼻唇沟随意型皮瓣的成活率较高。对于外鼻因外伤或病变切除而遗留的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的目的是修复创面和恢复功能,同时尽可能恢复外鼻形态,保持原有的个性特征。鼻唇沟与外鼻相邻,颜色、质地与其相近,有丰富的血供,供区可直接缝合,且瘢痕在鼻唇沟皱褶处较隐蔽,是修复外鼻缺损的理想供区。鼻唇沟随意型皮瓣设计简单,操作简便,组织量足够,是外鼻缺损一期修复的首要选择。可广泛用于鼻翼、鼻尖、鼻背等外鼻缺损的修复,色泽、质地与缺损区完全一致,这一优点是其它远处修复皮瓣所无法替代的。当然直接缝合也是一种选择,但其仅适用于皮肤较为松弛的部分,而鼻翼及鼻背下部的外鼻皮下软组织较少,为避免局部的畸形和功能障碍,显然不适合直接缝合。而游离皮片移植也是较为简单的修复方法,但术后外观效果较差,且植皮存活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挛缩,因此也不适合外鼻缺损的修复。

鼻唇沟随意型皮瓣因为不损及主要的动脉,故较以相应动脉血管为蒂的轴型皮瓣而言,其操作简

单,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但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皮瓣的蒂部适当留宽,取1.5~3.0cm为宜,皮瓣的蒂部应不小于1cm。皮瓣的血供依赖蒂部,适当留宽蒂部可以相应增加皮瓣的血流量和静脉回流,提高皮瓣存活几率。(2)鼻唇沟随意型皮瓣的蒂部尽可能靠近较大血管,以保证皮瓣有足够的灌注压。皮瓣的蒂部可能设计在内、外、上、下方,而本组病例的蒂部均选择在上方,因为蒂部在下方时,鼻根部皮肤接近内眦,不利于供区皮肤的直接缝合。(3)皮瓣应设计为沿鼻唇沟走行的梭形瓣,有利于供区皮肤直接缝合,可以隐蔽供区切口瘢痕。皮瓣的长宽比一般不超过2~4∶1,皮瓣的面积、体积有限,只适用于面部中小面积组织缺损的修复。(4)保留的皮下脂肪厚度以2~4mm为宜,可以保留完整的真皮下血量网。(5)蒂部旋转小于90°,以减少张力保证皮瓣血液供应。(6)对于鼻唇沟较浅的患者,可动用的组织相对减少,术后瘢痕不利于隐蔽。(7)外伤患者尽量一期修复,可减少瘢痕形成,利于组织修复成活。

综上所述,鼻唇沟随意型皮瓣具有设计简单、用途广、操作简便一次完成、术后瘢痕隐蔽等优点,是外鼻缺损修复的首要选择,值得基层耳鼻喉科推广。

[1]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6-412.

[2]李文刚.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78-181.

[3]Burget GC,Walfor RL.Tradacation francaise∶B.M?le.Complete aesthetic reconstruction of nose and adjacent facial unitswith optimized use of free flaps,cartilaginous grafts and forehead flap conbinations[J].Ann Chir Plast Esthet,2009,54(6)∶497-522.

[4]陈誉华.含真皮下血管网真皮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鼻唇部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12)∶1459-1461.

[5]王鹏,赵丽.皮下蒂鼻唇沟皮瓣在面部急诊外伤修复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1)∶74.

R765.8

B

2014-06-11

1006-2440(2014)05-0531-02

猜你喜欢

鼻背鼻唇供区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透明质酸注射隆鼻致鼻背皮肤坏死一例
透明质酸注射鼻整形的临床应用
中国汉族人鼻背长轴与下颌生长方向的相关性研究*
趾甲皮瓣移植供区创面处理探讨
同一供区两块穿支皮瓣修复多指缺损创面1例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鼻外侧神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容量提升理论指导下的鼻唇沟填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