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连素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 of berberine on diabetes

2014-04-15刘玉翠朱天信韩玉坤综述玲审校吉林医药学院0级临床医学院03级护理学院病理教研室吉林吉林303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黄连素胰岛葡萄糖

金 嵩,臧 琳,刘玉翠,杨 阳,朱天信,韩玉坤综述,齐 玲审校 (吉林医药学院:.0级临床医学院,.03级护理学院,3.病理教研室,吉林 吉林 303)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黄连素又名小檗碱,主要存在于小檗属植物黄连、黄柏和三颗针中,是一种季铵类化合物,现在也可人工合成,临床常制成盐酸黄连素应用,其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临床上,常用盐酸黄连素治疗菌痢、肠胃炎等疾病。近年来发现,黄连素在糖尿病的治疗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1 糖尿病的简介

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该型起病比较急剧,发生时体内的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因此,这一型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否则将危及患者的生命。Ⅱ型糖尿病也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也是相对缺乏,治疗时也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在发达国家的患病率已高达5%~10%,在我国也已高达3%。其中,8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严重并发症,其死亡率仅位居肿瘤、心血管病之后,处于第3位[1]。糖尿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大的,其主要对心、脑、肾、血管、神经和皮肤等多脏器都有着极大的危害,由糖尿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都是对人体正常功能代谢的极大损害,因此,糖尿病是目前一个急需解决的医疗难题。

2 黄连素的药理作用

黄连素的主要功能是显著的抑菌作用。由于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所以它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它副作用较小。常用的盐酸黄连素又叫盐酸小檗碱。但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因而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将可能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重视。

3 黄连素对糖尿病的作用

黄连素除具有极强的抗菌作用外,也可以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体内血糖浓度是反应糖代谢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 mmol/L,血浆血糖为3.9~6.9 mmol/L,当空腹全血血糖≥6.7 mmol/L,血浆血糖≥7.8mmol/L,2次重复测定空腹血糖达到这一数值即诊断为糖尿病。高血糖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在很多疾病的应激状态时,血糖水平可明显升高,但这时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3.1 黄连素可以调节血糖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黄连素后血糖有显著的下降。但是,黄连素必须在体内有一定量胰岛素的情况下才能发挥降糖作用,反之,则没有降血糖的作用。也有实验表明,用大剂量黄连素125 mg/kg与小剂量62.5 mg/kg分别灌服的糖尿病大鼠与对照组的大鼠对比,灌服黄连素的大鼠在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上有明显的降低。由此可判断,通过黄连素干预后,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2]。

那么,为什么黄连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研究发现[3],黄连素可能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原异生和(或)促进外周组织的葡萄糖酵解而发挥降血糖的作用。其中,葡萄糖转运是糖酵解、脂质合成和糖原合成的限速步骤,葡萄糖转运蛋白是细胞转运葡萄糖的载体[4],黄连素通过促进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和消耗,使其能单独增加脂肪细胞葡萄糖的消耗量[5],以此抑制了肝糖原异生,促进了葡萄糖酵解。另一方面,黄连素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机体内自由基的生成,促进神经的传导,降低血液的黏度,抑制免疫反应的活性,能有效抵抗糖尿病并发症[6]。因此,应用黄连素后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缓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但更详细的黄连素降血糖的作用机制还需实验深入研究。

3.2 黄连素与胰岛β细胞的关系

Tang等[1]证实黄连素可以恢复糖尿病大鼠受损的胰腺组织。Ko[7]证实黄连素可引起胰岛β细胞株对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生,从而使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倪艳霞[8]证实黄连素可使胰岛细胞功能明显得到恢复,说明黄连素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的再生和功能恢复。王立琴[9]证实,黄连素在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的同时也降低了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以此提示:黄连素是通过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增加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而没有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

以上可推断,黄连素可通过两条途径,从而使胰岛细胞功能恢复,一方面,黄连素通过调节葡萄糖对β细胞的刺激应答,促进胰岛素分泌,使β细胞增生;另一方面,黄连素通过直接改善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使胰岛β细胞停止分泌胰岛素,进而减轻β细胞的负担,起到保护作用。

4 黄连素与二甲双胍比较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是促进周围细胞(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的异生作用,降低肝糖原的输出;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

在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一般多出现在治疗早期,如腹泻、恶心、腹痛、腹胀、口干、纳差等;其次为全身不适症状,如头昏、头痛、乏力等[10]。其次,二甲双胍可增加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发生低血糖的机会,长期服用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这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11]。此外,二甲双胍的使用还因病患本身的身体状况而受到影响,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肝肾功能不全会影响二甲双胍代谢而增加乳酸酸中毒风险,由于二甲双胍以原型从肾脏排出,轻度升高的乳酸由肝脏有氧代谢,所以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导致缺氧、严重感染,导致组织灌注不良、酗酒、有乳酸酸中毒的病史、需使用造影剂的糖尿病患者,均不宜使用二甲双胍[11]。

而作为中药黄连、黄柏根茎中的有效成分的黄连素,就可以用于糖尿病有肝、肾病变的病人,大多数病人服用后无不良反应,与二甲双胍相比,解决了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地使用。黄连素兼有磺脲类和胍类降糖药的特点[12],两者共同使用则在降低血糖的基础上,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5 展 望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将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过早死亡。并不是所有口服降糖药都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有效,黄连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其既具有降血糖的效果,又具有改善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且加大用量也不会出现低血糖现象,此药对体重、肝和肾功能等均无明显影响,其与胍类降糖药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价格低廉,易于接受。因此,如果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有助于将其开发为糖尿病患者的良好用药或联合用药,减轻患者的负担,提高降糖的效果。

[1] Tang Liqin,Wei Wei,Chen Liming,et al.Effects of berberine on diabetes induced by alloxan and a high-fat/high-cholesterol diet in rats[J].J Ethnopharmacol,2006,108(1):109-115.

[2] 崔琳琳,赵晓华,李 丽,等.小檗碱对高脂膳食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早期干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新南血管病杂志,2005,3(3):230-231.

[3] 火 焱,陈德志,王昭玲.黄连素降低血糖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02,24(2):94.

[4] 周丽斌,杨 颖,唐金凤,等.小檗碱对脂肪细胞糖代谢的影响[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2,22(4):412-414.

[5] Zhou Libin,Yang Ying,Wang Xiao,et al.Berberine stimulates glucose transport through a mechanism distinct from insulin[J].Metabolism,2007,56(3):405-412.

[6] 李晓冰,吴章怀,顾 立,等.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J].时针国医国药,2010,21(12):3221.

[7] Ko B S,Choi S B,Park S K,et al.Insulin Sensitizing and insulinotropic action of berberine from cortidis rhizoma[J].Biol Pharm Bull,2005,28(8):1431-1437.

[8] 倪艳霞,刘安强,高云峰,等.黄连素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2):711-713.

[9] 王立琴,张 洁,于建华,等.芪黄胶囊合黄连素改善糖尿病小鼠血胰岛素抵抗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9):560-561.

[10] 陈德才,魏松全,田浩明.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短期临床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1,16(5):353-355.

[11] 王 煜.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疗效评析[J].药品评价,2012,9(10):33-37.

[12] 陆建灿,邹大进.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J].糖尿病新世界,2010(7):24.

猜你喜欢

黄连素胰岛葡萄糖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巧用黄连素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