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舒适护理理论

2014-04-15聂明芬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40006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基础护理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5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认同感护理学

聂明芬,蒋 艳(.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 40006;.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基础护理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是整个护理专业的启蒙,各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内容围绕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以逐步培养学生关爱和照顾护理服务对象的能力为中心任务,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发展专科技能奠定基础。随着医学模式及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现代护理模式包括人性照护、关怀照护、整体照护等[1],而舒适护理能为以上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大力体现。

舒适护理由南丁格尔首次提出,她强调病室应保持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整洁,至1995年Kolcaba将舒适护理理论化,认为舒适护理应贯穿整体护理全过程,并作为护理工作追求的目标。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萧氏双C护理模式”,“双C”即comfortable、care。该理论认为所有护理工作的目标均是增进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精神上的舒适,强调舒适护理是一种治疗手段,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护理工作相关的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心理等多学科知识,从而科学指导护理实践[2]。

《护理学基础》教学活动中贯穿舒适护理理论的意义在于:(1)帮助护理学生理解“舒适护理”理论,逐步认识护理本质,培养自我职业认同感。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是影响护士队伍稳定性,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3]。就目前现状而言,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存在较大缺口,然而护理人员职业自我认同感却不尽如人意。根据陈杰等[4]对北京市19家不同级别医院的1 272名护士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结果显示,护士自认社会地位不高,仅27.8%的护士感觉被患者尊重,35.2%的护士表示不愿意继续从事护理工作。在对护理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中,同样发现护理学生对将要从事的护理职业认同感并不理想[5]。职业认同是一个渐进过程,从护理学生入校起即应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其认识护理专业的重大意义。舒适护理的核心理论是以舒适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认为护理与医疗专业定位并驾齐驱,彼此合作,不可取代,护士角色明确,拥有独立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方向[1]。以舒适护理理念教育护理学生,可以深化其对护理职业的认识,使其树立崇高的职业神圣感,达到促进护理学生“想学、愿学”的目的。(2)“以舒适护理为导向”组织护理基本技能教学,培养护理学生灵活学习护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舒适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理念指导,以此建立的舒适护理学是不断更新、发展的一门学科。教材旨在传达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每项护理操作以基本技术为基础,运用多学科知识,因人而异,评估计划后实施,不能盲目进行。如此展开工作,才能提高护理工作价值,丰富护理职业内涵。由护理学生起即灌输舒适护理理念,指导其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达到“会学、学好”的目的。

由此,作者建议《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强调舒适护理理论:(1)鼓励学生运用评判性思维,开展舒适护理研究。现阶段我国护理专业特征、护士角色定位、工作独立性等尚不成熟,科研上缺乏专一深入的研究方向。舒适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随着时代进步,患者的入院需求不只停留于疾病得到治疗,对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以舒适为目标的护理工作中有大量的课题值得研究,传统护理工作方法也有极大的改进空间,这也是与循证护理目标不谋而合的。例如,护理工作的实施不应该止步于传统经验,而应以舒适为目标,以客观指标为评价开展。如在肌肉注射最佳体位选择的问题上,张萍等[6]对传统体位(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与改良体位(侧卧,上腿弯曲,下腿伸直)下肌肉注射疼痛评分、舒适度进行比较,发现改良后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舒适度显著提高。以上研究用实验证据提出传统经验并不一定满足患者的舒适需要。这种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严谨的研究思想正是舒适护理理论所推崇的,也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需条件[7]。(2)实训课以促进舒适护理教学内容。实训课是护理学生接近临床的第一步,通过实践操作过程初步学习护理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建立护理工作理念的关键时机。以“吸痰术”为例,强调护理学生在学习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学习如何科学地帮助患者解除疼痛、恐惧及不适。授课时应利用视频、案例、情景模拟、描述、针对性见习等方式使护理学生了解吸痰术刺激呼吸道引起憋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为了减轻痛苦,除严格操作,积极沟通解释外,应控制操作速度,即进管快,吸痰快,而退管慢。

在护理学生临床前的学习中,应通过舒适理念的培养,树立护理人员的舒适服务理念,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体现自身的价值。

[1] 唐永云,乔昌秀,李丽.萧氏舒适护理模式[J].全科护理,2009,7(11):992-993.

[2] 周敏,马青华.舒适护理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34):3242-3243.

[3] 商临萍,许佳佳.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1,25(32):2928-2930.

[4] 陈杰,路潜,英圣艳,等.护士职业认同感、工作压力和满意度及离职意愿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43-46.

[5] 杨姮.在校男女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3):26-28.

[6] 张萍,梁俊华,何丽霞,等.肌内注射舒适体位的应用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7):5-6.

[7] 王芳,韩美玲,张淑琴,等.压疮高危患者应用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22):52-53.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认同感护理学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节中职《护理学基础》优质课的生成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