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方法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根面牙本质过敏的疗效评价

2014-04-13李向新付永伟杨雁

浙江医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根面小管脱敏

李向新 付永伟 杨雁

两种方法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根面牙本质过敏的疗效评价

李向新 付永伟 杨雁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和MS-COAT脱敏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根面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后出现根面牙本质过敏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4例(共266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半导体激光和MS-COAT脱敏剂脱敏,对即刻疗效和1个月后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即刻有效率半导体激光组为96.10%,MS-COAT脱敏剂组为95.6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个月后有效率半导体激光组为91.50%,MS-COAT脱敏剂组为84.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方法对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产生的根面牙本质过敏的疗效均较明显,操作安全方便。远期疗效以半导体激光更优。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 牙本质过敏 半导体激光 MS-COAT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是牙周病基础治疗中的重要步骤,但术后患牙牙龈退缩,根面牙本质暴露,容易出现牙本质过敏,影响患者正常的饮食和生活,从而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甚至影响治疗的系统性和持久性。针对这种根面牙本质过敏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报道不一[1-2]。本研究使用半导体激光和MS-COAT脱敏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所致的根面牙本质过敏,观察并比较两者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06—12在本院口腔内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4例,年龄35~68岁,平均47岁;其中男18例143颗,女16例123颗,共计266颗患牙。病例纳入标准:(1)患者牙周手术前无牙本质过敏的自觉症状,排除隐裂、牙折、龋病、修复体,尤其需排除牙髓炎;(2)患者经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出现明显根面牙本质过敏,每例患者均有2颗以上过敏患牙,且参照文献[3]评定标准为2~3度;(3)每例患者均接受了半导体激光及MS-COAT脱敏剂治疗两种脱敏疗法,过敏牙齿按随机分组原则接受脱敏治疗,以排除个体差异对疗效的影响,其中半导体激光组130颗,MS-COAT脱敏剂组136颗。(4)治疗前3d未服用止痛剂,术前后未使用含抗过敏成分牙膏;(5)患者心理健康,能理解并配合治疗。

1.2 方法 所有纳入患者在术前均接受了常规的口腔卫生宣教和龈上超声洁治,待牙龈炎症明显好转后,使用美国生产的豪孚迪Gracy龈下刮治器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并按前述标准随机分组进行脱敏治疗。

1.2.1 半导体激光组 半导体激光组使用KL1512E型半导体激光口腔治疗仪(上海科联光电子产业公司生产),功率250mW、波长810nm、频率50Hz、光斑直径3mm,照射过敏根面120s,范围大可多点照射,连续治疗5d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检查结果。

1.2.2 MS-COAT脱敏剂组 MS-COAT脱敏剂组使用MSCOAT脱敏剂(日本SUNMEDICAL公司生产),A、B液各1滴滴入专用调拌皿充分混合,隔湿吹干患牙,用专用小棉球吸取混合液后加压涂擦根面过敏区30s,然后冲洗,压缩空气吹干,再重复1次。记录治疗前后检查结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 牙齿过敏评定参照文献[3]评定标准:(1)0度:冷热机械刺激无反应;(2)1度:疼痛轻微;(3)2度:可以忍受的疼痛;(4)3度:诱发难以忍受的疼痛。用棉卷隔离邻牙,垂直距离敏感牙面1cm,先以三用枪将室温空气吹向患牙敏感区1s;再用压力敏感探针以80g的力量探划患牙敏感区域。两次敏感程度均记录,取其中较重的1次作为结果。疗效标准:(1)显效:治疗前后过敏差值≥2度;(2)有效:差值为1度;(3)无效:差值为0度或者负数。有效率(%)=[(显效患牙数+有效患牙数)/患牙总数]×100%。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牙均在1个月牙周基础治疗复查时再次检查记录过敏情况,并记录脱敏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脱敏治疗前两组患者患牙过敏情况比较 接受脱敏治疗前,半导体激光组患者患牙过敏值(2.6±0.8)度,MS-COAT脱敏剂组为(2.5±0.7)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086,P>0.05)。

2.2 脱敏治疗后两组患者患牙即刻、1个月后疗效比较 半导体激光组患者患牙治疗后即刻过敏值(1.6± 0.5)度,其中显效53颗、有效72颗、无效5颗,有效率96.10%;MS-COAT脱敏剂组即刻过敏值(1.7±0.7)度,其中显效78颗、有效52颗、无效6颗,有效率95.60%,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5.364,P>0.05)。1个月后复查提示,半导体激光组患者患牙治疗后即刻过敏值(1.8±0.7)度,其中显效50颗、有效69颗、无效11颗,有效率91.50%;而MS-COAT脱敏剂组即刻过敏值(1.9±0.5)度,其中显效70颗,有效45颗,无效21颗,有效率84.60%,半导体激光组有效率高于MS-COAT脱敏剂组(χ2=3.600,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药物过敏、牙体损伤、急性牙髓炎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3种学说:液体动力学学说、牙本质纤维传导学说和神经感受学说。其中液体动力学学说为国内外广大学者所接受。该学说认为牙本质的外界刺激引起牙本质小管内容物向内或外流动,这种异常流动被传递到牙髓,引起牙髓神经纤维兴奋,产生痛觉[4]。牙根表面覆盖牙骨质,其中无神经、无血管,因此理论上,即使牙根暴露在口腔中,对外界刺激也是不会发生疼痛反应的。然而由于牙颈部的牙骨质很薄(一般为16~50μm),而且约10.00%的牙颈部缺乏牙骨质覆盖,加上在牙周刮治过程中,常将根面牙骨质刮除,使牙本质直接暴露于牙周袋或者口腔内,温度、机械或者化学刺激等直接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入牙髓,产生敏感症状[5]。牙周病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感受不到明显的疼痛,而牙周治疗后则普遍会引发牙齿的敏感,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明显的不适症状尤其不易被患者接受[6-7]。von Troil等[8]研究发现术后根面牙本质过敏的发生率高达54.00%~55.00%。因此在牙周治疗后,对暴露的牙本质及时进行有效地脱敏治疗,解除过敏所引发的疼痛,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是十分必要的[9]。

Yoshiyama等[10]研究表明,牙本质暴露后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过敏,其中敏感区牙本质小管开放率75.00%,并且管腔相对开放,而不敏感区牙本质小管开放率24.00%,小管内因矿物质沉积而堵塞,所以部分患者存在自发脱敏的可能性。基于这一原理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物理方法封闭或者堵塞牙本质小管外端;(2)化学物质与牙齿组织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积堵塞牙本质小管;(3)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阻断或抑制牙髓神经受激惹;(4)诱导牙齿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从而达到自发脱敏效果。

目前,激光在口腔科的应用中最广泛、疗效最肯定的是治疗牙本质过敏症[11]。Cunha-Cruz[12]报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有效,但是需要观察较长时间和更严格的临床实验才能得到更科学的证据。本实验中使用的半导体激光具有简便迅速、升温幅度低、不损伤牙髓组织及临近组织、不使牙齿染色等优点。其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使照射区的牙本质熔融,堵塞牙本质小管,降低牙本质小管内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半导体激光能够改变神经纤维膜对Na+、K+的通透性,使神经末梢动作电位阈值增加,同时可刺激神经轴突内啡呔的形成,从而起到镇痛作用,通过上述的原理达到脱敏效果[13]。

MS-COAT脱敏剂是一种新型牙本质小管封闭剂,它由A、B液组成,A液主要由甲基丙烯酸盐和磺酸苯乙烯的高聚物组成,B液主要是草酸液体,它的脱敏机制是:B液与牙体组织中的钙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A液在形成反应性多聚体树脂酸-甲基-P-苯乙烯磺酸共聚体的同时发生黏结作用,从而形成稳定持久的牙本质小管栓塞层,隔绝外界刺激而达到脱敏作用。使用时A、B两液均匀混合,治疗牙面必须保持干燥,反复加压摩擦牙本质过敏部位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钱进等[14]报道,使用MS-COAT脱敏剂患者即刻效果好(即刻有效率97.27%)、远期效果良好(1个月后有效率82.41%),本研究结果与其相近。

半导体激光和MS-COAT脱敏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产生的根面牙本质过敏即刻疗效明显,1个月后临床效果有所下降,其中以MS-COAT脱敏剂组下降明显,这可能与术中根面脱敏隔湿困难,术后患者经过口腔卫生宣教后认真刷牙甚至过度刷牙,导致牙面不溶性化合物脱落,牙本质小管重新开放所致。而半导体激光原理是使过敏区牙本质熔融,堵塞牙本质小管,而且其脱敏远期疗效可能与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有关[15]。

综上所述,两种方法对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产生的根面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疗效均明显,操作安全方便,而远期疗效以半导体激光更优。

[1]陈云芳,方东,曹之强.口腔脱敏糊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根面牙本质过敏疗效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25(2):84-86.

[2]戴琳,程波,周杰.极固宁治疗超声龈下刮治所致根面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12):713-714.

[3]高晓丽,汲平.MEdental对活髓牙烤瓷冠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7):1280-1281.

[4]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6-159.

[5]孟焕新.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7-188.

[6]Karadottir H,Lenior L,Barbierato B,et al.Pain experienced by patients during periodontal maintenance treatment[J].J Periodontol,2002,73(5):536-542.

[7]van Wijk A J,Duyx M P,Hoogstraten J.The effect of written information on pain experience during periodontal probing[J].J Clin Periodontol,2004,31(4):282-285.

[8]von Troil B,Needleman I,Sanz M.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revalence of root sensitivity following periodontal therapy[J].Clin Periodontol,2002,29(Suppl 3):173-177,195-196.

[9]邹海兰.超声波洁治所致牙本质过敏涂布Gluma脱敏剂后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82-83.

[10]Yoshiyama M,Noiri Y,Ozaki K,et al.Tran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characterlzation ofhypersensitive human radicular dentin[J].J Dent Res,1990,69(6):1293-1297.

[11]陈柯,罗渝宁.激光在口腔内科的应用及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1999,7 (3):239-240.

[12]Cunha-Cruz J.Laser therapy for dentine hypersensitivity[J].Evid Based Dent,2011,12(3):74-75.

[13]高娟,张成飞,林琼光.Ga-AI-As半导体激光与脉冲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5,9(2): 74-76.

[14]钱进,钟滨,戴小锋.新型脱敏剂MS-COAT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2007,27(5):246-247,251.

[15]朱天岭.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0,17 (5):286-288.

Treatment of dental hypersensitiveness after 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diode laser versus MS-COAT desensitizer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ode laser with MS-COAT desensitizer in treatment of dental hypersensitiveness after 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MethodsThirty four patients (266 teeth)with dentine hypersensitivity after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diode laser(130 teeth)or MS-COAT desensitizer(136 teeth)for treatment,respectively.The effects immediately and one month after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Results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effective rate of diode laser group and MS-COAT desensitizer group were 96.10%and 95.60%(P>0.05),respectively.The one-month effective rate in diode lase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S-COAT desensitizer group(91.50%vs 84.60%,P<0.05).No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The two types of treatment for dental hypersensitiveness after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are effective,safe and convenient.Diode laser is better in long-term efficacy.

Subgingival scaling root planing Dental hypersensitiveness Diode laser MS-COAT

2014-05-27)

(本文编辑:胥昀)

222002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内科

李向新,E-mail:zglygjl@163.com

猜你喜欢

根面小管脱敏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快速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
上颌前牙畸形根面沟的分型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引导队员向完美进发
和你在安详的社区走一走
老年根面龋诊疗指南(讨论稿)
3D打印肾脏近在咫尺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柠檬酸酸蚀后再植牙根表面的脱矿研究
2005年青海省35~44、65~74岁年龄组人群根面龋调查结果补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