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德从划界到界限再到形而上学的确立

2014-04-10张雨欣

关键词:界限理智康德

张雨欣

(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一、康德对于知识的划界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德国各种思潮幸运地汇合在一起,出现了哲学的黄金时代,在欧洲思想史上只有自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的希腊哲学的巨大发展才堪与匹配。”[1]而康德哲学是真正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康德哲学的目的在于摧毁以前他称之为旧形而上学的根基,然后再在自己所建立的牢固的根基之上,建立起科学的形而上学。那么,这个根基是怎样建立的呢?康德从对于人类理性的考察开始,从对于形而上学应该属于哪类知识或者判断入手,一步一步地建立起科学的形而上学。这种对于理性的批判,不仅仅是对于人类理性的重新审查,更是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康德对于数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分析,是有目的性的,他的目的是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作依据,康德首先将这三类知识归结为先天综合判断,然后再从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和自然科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开始,一步一步论证形而上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最后确立起科学的形而上学。

康德哲学的构建是建立在他对于“先天综合判断”和“物自体”的基础之上的,这两个哲学概念的提出,包含了康德所有哲学思想的精髓,也就是说,康德对于先天综合判断和物自体的规定形成了康德先验哲学的发展线索。

(一)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认为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前提是与其他学科的区别。这种区别包括对象、知识源泉、知识种类。首先来看形而上学的知识源泉,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形而上学的知识源泉肯定不是来自经验(这里面经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物理学的外经验;另一方面是来自心理学的内经验),因为它是“形而上”的学科,而它的知识是出自纯粹理智和纯粹理性的。通过康德关于形而上学的比喻:形而上学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2]34。可以看出来,康德心中的形而上学是不能脱离水面的,也就是离不开经验世界的,但是它也不能进入经验世界,因为泡沫本身的浮力会永远阻止自己进入到水中,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形而上的意义。康德通过对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分析,得出了形而上学的知识应该是属于先天综合判断的。首先来看一看康德对于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分,康德首先确定的是先天与后天的区分,先天是必然成立的,这就决定了形而上学的知识必然属于先天判断。到这里康德将“先天综合判断”中的“先天”得了出来。那么,按照内容,判断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分析判断,即它们是解释性的,对知识的内容毫无增加;一种是综合判断,即它们是扩展性的,对已有的知识有所增加。而综合判断又分为经验判断、数学判断和真正的形而上学判断。首先分析判断是不可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分析判断根本不会超出我的基本概念[2]46。数学判断全都是综合判断。对于数学命题的综合性,康德的提法与以往任何人都不同,数学命题是先天的,这是众所承认的,因为数学命题决不来自经验。但他认为数学命题是综合的,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即是7+5=12。康德认为,无论我们怎么从分析命题的方向出发我们也不会从7+5得出12这个数字来,因为在7+5这个式子中,我们看不出12,只能看到把7与5加在一起,或者康德所说的7与5之和,那么12是怎么得来的呢,这就是综合判断同分析判断的不同之处,即综合判断需要矛盾律之外的其他规定,即对于5或者7的直观加到这两者中的另一方,简单点儿说就是纯粹算数的加,而不是加法的意义,是加法的法则。这是代数的例子,康德同样举出了几何学的例子,“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在直线的概念中根本没有量),在这里就不详谈了。数学知识是通过概念的构造而形成的,而形而上学知识是纯粹概念的知识,这既是数学知识与形而上学知识的区别,因为数学知识是综合的判断,而不是分析的判断,需要通过矛盾律以外的关于对象的直观。那么,康德为什么将形而上学的知识规定为综合的判断而不是分析的呢?因为康德认为,形而上学的判断应该是出自对于形而上学概念的分析,而在形而上学中对于概念的分析与在经验中对概念的方法是一致的,因此,是不是形而上学的判断应该从所分析的概念是不是哲学的概念出发,而不是从分析判断出发。这里要注意区分“属于形而上学的判断”和“真正的形而上学判断”。属于形而上学的判断:在研究形而上学时所用的判断,它只充当工具的作用,而且有的时候它可以是分析的,它是从外部向形而上学的内部靠近。而真正的形而上学判断:它首先肯定是综合的,而且它是从形而上学的内部开始的,是对于属于形而上学的概念的分析。至此,康德得出了形而上学判断应该是“先天综合判断”。

(二)物自体

物自体的概念源于康德对于感性的分析。康德认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从对象对于我们感官的刺激开始的,感官根据自己的先天直观形式和外物对我的刺激,便产生了表象,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表象是我们的感官所产生的,它在外界不具有存在性,那么这个表象的来源就是物自体的现象,我们人类所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都是从物自体的现象而来,而对于物自体我们是没有一丁点儿知识的。

康德的感性直观是建立在物自体与人的认识的分裂之上的,在分析感性直观时,康德认为对于对象的直观,应该是建立在直观本身的形式上的,这种形式先于对象对我的感染。而且我们直观到的也仅仅是物自体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直观不到物自体本身是怎么样的。这也是先天综合命题的绝对必要的前提。这种形式也就是时间和空间。

为什么康德将时间与空间规定为人的感性的纯粹形式呢?他的例子非常重要,两个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以同样的方式被画在一个球面的两个半球上,它们在我们看来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它们之中的一个却不能完全的替换另一个,康德将这种差别归结为“内在的差别”,它们只是我们感官的现象。因此,康德顺理成章地把对于现象的认识的主动权从物那里重新夺回到人的手里,时间和空间很显然是关于物体的存在的形式的,但是这里康德把空间和时间规定为人的感性的纯粹形式。康德也通过对于物自体的规定而自认为不是唯心主义,因为唯心主义的主旨是除了心理的或者说思维的东西存在之外不存在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外部世界是不存在的,在康德看来唯心主义是不承认物自体的存在的,而康德在把空间和时间从物自体那里拉过来作为感性直观的形式时,是承认物自体本身的存在的,但是我们关于物自体的知识却是没有的,它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或者它是怎么样的。而且我们认识到的东西仅仅是物自体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也显然是以我们的感性直观的形式为基础的,所以,这些现象在外界我们可以说它们是没有存在性的。康德对于自己不是唯心主义进行了辩解:我并没有把外界看成是不存在的,一方面我是承认物自体的存在的;另一方面,我并没有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假象,当感性直观所接受的对象应用到经验中时,它是有效的,而当它被应用到超验中时,它才不是无效的。我所说的一切感性对象全部指向物自体的现象,而没有涉及到物自体,这样,我对于物自体并没有任何捏造和否定。

康德在这里还利用物自体的概念调和了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一方面,康德把认为我们所能认识的是实实际际的存在在那里的叫做“做梦的唯心主义”,其实,在康德看来,他们只不过是将我们对于物自体的现象的认识看成了对于物自体的认识,而我们对于物自体是没有知识的;另一方面,康德把不承认外部世界存在的叫做“幻想的唯心主义”,实际上在康德看来,他们只不过是将物自体当成了现象,而只承认人对于现象的认识,而否定了物自体的存在。但是康德通过自己的先验认识,调和了这双方,这就是一方面承认了物自体的存在性,另一方面又通过人的认识的先验性而将认识看成是对于物自体的现象的认识。可见物自体的概念在康德哲学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

二、康德划界的过程

康德在讨论完了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之后,又对于真正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进行了阐述。康德认为,形而上学除了针对关于自然界的概念之外,最关键的是对于纯粹理性概念——理念的思考,而这个所谓的理性概念是完全排斥经验的,它既不能通过经验来确立也不能通过经验来证实。它不同于纯粹理智概念,因为纯粹理智概念完全是内在的,而理性概念是关于完整性的,即关于经验集合的统一性。康德把认为理性解决自己本身如何可能的问题——从自己的概念中蕴育出来而不是通过经验的需要归结为理性自身的满足。同理智为经验确定范畴一样,理性在它本身里也要有理念的根据。这样,康德像在四种判断的逻辑功能中找到了范畴一样,他在三种推理功能里也找到了理念的来源。根据直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康德推出了他们各自的理性概念:完整的主体理念、完整的条件系列理念、一切概念在可能的东西的一个完整的综合的理念中之规定。这三种理性概念分别对应于:心理学的理念——因为它产生辩证法,所以,它是纯粹理性的错误推论;宇宙学的理念——因为它产生辩证法,所以它是纯粹理性的互相冲突;神学的理念——因为它产生辩证法,所以,它是纯粹理性的设想。而康德对于理性知识的丰满是为了使属于理智的知识完满起来。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纯粹理性理念的对象是不同于理智的对象的,但是它们的基本来源又都是不能离开经验的,理智的对象是一般的个别经验,而理性的对象是这些一般经验、个别经验的总体——不是简单的总和,而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当理智的过分使用超出了经验的范围,而不知不觉的跨入到物自体身上时,范畴本身并不能给这些对象任何确定的概念,这些夸大了的客体,人们就称之为本体,或纯粹理智存在体(称之为思维存在体比较好)[2]67。在把我们感官的对象当成自在之物或者把感官对象的联结原则从人本身挪到自在之物本身时,在我们把超验的东西加给感官对象时,关于各种宇宙学理念的两种矛盾判断便产生了,即康德的二律背反。二律背反的四个相反的论证,都是关于世界的,康德这样论证了四组二律背反的矛盾性。我们只谈第一组论断的矛盾性。世界的概念是不在经验之中的,这些都不过是一些理念,而感性世界无非是现象的总和,它仅仅是一种表象的样式。因此,世界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关于它的一切论证或者说明都将是矛盾的。

神学的理念同心理学和宇宙学的理念不同,即心理学和宇宙学的理念是从经验中慢慢升华到绝对的完整性,而神学的理念同经验完全断绝,它是由于设想而存在,然后慢慢下降到对于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的规定。而这里辩证的假象也相应地出现了,因为我们要用我主观设想的东西去规定事物本身的客观情况。

这样,康德对于知识的划界不知不觉就出现了,也就是说,纯粹理性概念是不能涉足到经验之中的,因为理性所提出的问题不是通过对象,而是理性为了自身的满足,通过理性公理提出来的。先验的理念是作为理智使用上的一个体系统一性原则,让经验在它本身内尽可能接近完整性[2]86。它就像是为了经验而自己设定的一个原则,它不能深入到经验之中,而只是为了经验的完满性与统一性。

三、康德的界限、限度与形而上学的可能性

“形而上学的好奇内在于人性之中:人类不能只对形而上学的三个主要对象感兴趣,即上帝、自由与不朽。但形而上学如何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呢?”[3]109在这里,康德将知识彻彻底底的分了块儿、划了界,可是形而上学的知识既然不能离开经验世界,而形而上学的知识又不能用经验来确立和检验,这样,康德又提出了界限与限度,利用“类比关系”重新将形而上学确定了起来,我们通过康德的界限和限度来分析他再一次怎么扶起了形而上学。

界限(在有广延的东西里)永远以存在于某一个确定的场所以外并且包含这个场所的一个空间为前提;限度并不需要以这个为前提,它仅仅涉及没有绝对完整性的量的否定[2]99。我对于界限与限度的理解:界限是明明确定你不能超越的东西,也就是有一到鸿沟是你不能跨越的,它是一个确定性的界,它针对的是量,界限是外在的一种规定,界限中包含着一种肯定性的东西,也就是说,界限一方面是对界限以内的东西的承认,另一方面站在界限上的东西也是属于界限与界限以内的东西的一部分,同样它还包含着对于界限以外世界的瞻望;但是限度则不同,它针对的是质,但是它也规定量,它可以让你在上下浮动,在左右摇摆,它是一个过程性的延绵,限度是一种内在的规定,它可以让你无限地趋近限度,但是一个事物是他自身,它就永远不会超越这个限度,它给你一种终极的追寻,限度永远是只能包含着否定。康德的例子是: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人的理性是固然要承认有限度,然而绝不承认有界限。具体解释为:在它们外界有它们永远达不到的东西,但是内在的发展不会终止于某一点。因此,可以看出,界限是对于内在的一种规定,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各自发展中,它们的发展潜力是无止境的,没有界限,而数学就是数学,自然科学就是自然科学,它们永远有属于它们各自的性质,超出各自的性质之外就不可能的,自然科学不能成为数学,数学同样也不能成为自然科学。但是,感性世界只是我们的表象按照法则连接起来的,因此,理性因为不满足于这种不彻底性——感性世界的基础到底是怎样的,因此,理性的愿望——从被制约者向制约者前进,就成了理性进一步认识感性世界的基础——存在体——物自体的原始动力。康德在此转移了从已知向未知跨越的方式,在康德看来,对于未知的东西,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无论如何,我们不可能有关于他们的一丁点儿确定的概念,康德首先否定了两种认识这种理智存在体的方式,一种是通过纯粹理智概念,因为通过纯粹理智概念来认识理智存在体,这里面不包含一点确定的东西;一种是通过现象,因为现象是属于感性世界的,如果通过现象来思维理智存在体,那么我们就不知不觉地将理智存在体归为感性世界了。但是,康德出发的前提是从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来看的,这样的话我们还是能做出点东西的。康德将“不许让纯粹理性做任何超验的判断”与“向内在的(经验的)使用范围之外的概念前进”结合起来并让它们同时共存,但是实现这个共存的条件是这恰好在一切合法的理性使用的界限上才有可能,而此时的界限就正是经验领域与思维存在体的领域的界限。这样,经验与存在体因为界限而产生了合法的关系,从而把对于经验的认识来自于至上存在体改为了至上存在体对于世界的关系。从而,对于至上存在体,康德并没有说对于它有了根本性的认识,也就是它“自在”的样子,而是对于它有了“为我”的认识——涉及世界的样子。康德将自己的认识路径归结为根据一种类比得来的。这种关系不是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而是不完全相似的东西之间的两种关系的完全相似。也就是说,不是事物相似而是关系相似。设定一个至上理性,它就是世界里一切联结的原因,但是这个理性不是加到至上存在体的自在存在上去,而是加在至上存在体对于世界的关系上去,这样,理性用来思维的就不是上帝了,而是对于世界的思维。这样,康德将理性推向经验与纯粹理智存在体的界限,需要注意,这个界限是经验世界的界限与纯粹理智存在体世界的共同的界限,就好比两个相临国家的领土分界,而界限本身是肯定的东西,它即属于在它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又属于存在于既定的总和以外的天地[2]98,在不跨越界限的前提下,理性就能够得到关于纯粹理智存在体的性质的规定,而这种规定上面已经说过了,不是对于存在体本身自存的认识,而是根据类比的关系,将这种规定变为存在体对于世界的关系上。“这样一来,我们前面所说过的命题仍然成立:‘理性通过自己的一切天天原则所告诉我们的仅限于可能经验的对象,而在这些对象里,仅限于在经验里能够被认识的东西。’但是这个限制并不妨碍另行把我们引导到经验的客观界限上去,也就是引导到某种东西的关系上去,这种东西本身不是经验的对象,然而却是一切经验的最高根据。虽然如此,理性并不告诉我们这种东西的自在情况,它只告诉我们有关它自己在可能经验的领域以内的完全的、指向最高目的的使用。然而这就是目前我们所能合理希望的一切,并且我们由此理由感到满足。”[2]154

这样,康德将不能被经验所确立和证实的形而上学的对象又重新的确立了起来,“他首先使得哲学是彻底科学的。”[4]“康德用一种新颖的方式处理问题……他宣称将普遍的作为以这个整体来探讨或者将空间与时间作为它们自身具有的实在性来处理,这是一个错误。这就是他在称为‘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先验辩证部分采用的策略。”[3]190从知识的确立必须经过经验到有的知识不能被经验所确立和检验再到通过关系和界限重新确立这种不能被经验所确立和检验的对象,康德面对了所有他提出的问题又解决了这些问题,消除了对于形而上学的怀疑,并将如何确立科学的形而上学打下了伏笔。

[1]文德尔班.西方哲学史:下卷[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26.

[2]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安东尼·肯尼.牛津西方哲学史[M].杨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

【责任编辑 李 菁】

猜你喜欢

界限理智康德
界限
失眠
间隙
破次元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艺术百家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
解读服装造型中蕴含的情感与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