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锡伯族多语使用及双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4-04-10丁泽良

双语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察布查尔锡伯锡伯族

邢 欣 郭 安 丁泽良

(中国传媒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 0 0 0 2 4)

一、新疆的多语环境与锡伯族多语现象的形成

新疆的多语环境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除了汉语、维吾尔语以外,在一些自治州、自治县还使用该地区自治民族的语言,形成3种甚至4种语言同时在社区使用的情况(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哈萨克语,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锡伯语等)。在这些少数民族多语地区,语言的选择和使用策略以及语言认同关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中国的语言规划,是和谐社会构建中语言和谐的重要部分,也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大力推进,关于双语教育和汉语学习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有些已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双语学习政策的重要依据。

锡伯族总人口18.9万,其中绝大部分仍生活在东北地区,只有少部分(约3万人)目前生活在新疆。这一部分人口是清朝乾隆年间派到新疆伊犁地区戍边的锡伯人后裔。但是,目前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不会说锡伯语,只有新疆的锡伯族保留了自己的母语——锡伯语。

新疆锡伯族从乾隆二十九年(1764)西迁至新疆后一直生活在多语环境中,这些语言包括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从人口比例看,锡伯族是绝对的少数民族,但为什么能一直坚持说锡伯语,将母语保持下来,主要原因是锡伯族不排斥其他民族和语言,从西迁到新疆起,就坚持了多语教育和多语学习的策略,一方面重视教育,一方面重视多语学习,由此创造了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在多民族杂居区完整保存自身母语的奇迹,也为世界上母语的保护提供了典范。

二、锡伯族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一)察布查尔县锡伯族多语使用模式的变化

新疆锡伯族主要居住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自清朝西迁至新疆伊犁地区以来,一直处于多民族杂居区,在长期的与其他民族共处中不仅完整保留了母语,而且大部分人同时通晓多种语言,如汉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俄语等,成为多语民族。自1961年起,自治区教委规定锡伯族学校全面停止教授锡伯文,直接向汉语文教学过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类学校没有锡伯语授课的专业,也不考锡伯语,锡伯语逐步退化成为家庭或同族人之间使用的语言,由锡伯语—汉语双语模式、锡伯语—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多语模式逐步过渡到汉语—锡伯语双语模式,甚至有向汉语单一语言模式过渡的倾向。本课题组2013年6月在察布查尔县调查时也发现锡伯族年龄越低,汉语越好,母语词汇量减少,许多复杂句式简化为简单句式。根据540份问卷统计结果,60岁以下人口的99%完全不会书写锡伯文字。

(二)锡伯语言教学现状调查

本课题组通过访谈形式调查了察布查尔县教育局、县一中、爱新舍里镇中心小学、爱新舍里镇中心中学、伊犁师范学院锡伯语专业教研室等几个锡伯语教育的典型,了解到目前锡伯语教育的现状如下。

1.锡伯语基础教育现状

朝克(2011)在2009年对察县的锡伯族语言做过一次调查,从他提供的2009年的数据看,大致上与目前的基础教育情况一致,但从2011年起,小学和中学都有一些变化,本课题调研的情况以2013年为准。目前县里教授锡伯语的小学有6所,都设在锡伯族集中聚居的牛录①(乡)和县城里,6所小学分别是县第一小学、爱新舍里中心小学、扎库齐中心小学、纳达齐中心小学、堆齐中心小学和孙扎齐中心小学。这6所小学的锡伯语是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的。从2011年起,1~6年级都开设锡伯语课,其中1~3年级作为必修课开设,周课时为3课时,共96课时;4~6年级作为选修课开设,每周2节共64课时。在这6所小学里,所有锡伯族学生在1~3年级阶段必须学习锡伯语,由教育局安排统考,成绩记入学生成绩中。4~6年级教学由各学校自行安排考试。小学采用的教材是2005年由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锡伯语文教材,共6册。

中学锡伯语教学从2010年开始筹划,于2011年开始实施,目前仅有县一中和爱新舍里镇中心中学开设选修课。县一中在高中开设选修课,每周1节,共32课时。而爱新舍里镇中心中学在初中3年级开设选修课,高中未开设,课时同一中。此外,除锡伯语课程设置之外,在6所小学和2所中学还设有锡伯族文化课,课程为选修,教授锡伯族的文化,如射箭、贝伦舞、锡伯族歌曲等。

在师资队伍方面,目前全县中小学中锡伯语课程专职教师共11名,由于编制远远不够,各个学校采用让本校讲授其他课程的锡伯族教师兼职教授锡伯语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困难。

在新教材建设方面,由于现有教材已使用了近10年,而各中小学的教学规划已做了新调整,1~3年级课时较2009年前有所减少,而4~6年级还未有新教材支撑,暂时采用零起点重新学习2005年版教材的办法来应对,因此县教育局已申报了9年制教材编写推广规划,正在申请批准阶段。

2.高等教育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状况

新疆锡伯族从清代起就开办了私塾和官办小学,是非常重视系统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民族。从新疆高考情况来看,仍在新疆少数民族高考升学的人口比例中名列前茅。但绝大多数锡伯族所学专业都与锡伯语或锡伯族无关,因此高层次锡伯语人才仍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需求,1985~2005年期间,伊犁师范学院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一门锡伯语选修课,2005年开设锡伯语言文学专业,4年招生一期,从2009年起按照察布查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改为2年招生一期,面向全国招生。2005级于2009年毕业,共有26名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2009级于2013年毕业,共有16人获得学士学位。2011级招收23名学生,目前有15名学生在读本专业。在招收的23人中,汉族有9人,占了近40%。从就业情况看,就业率为100%,其中还有人到内地的学校教授满语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语言课程占主要课程的50%以上,包括锡伯语口语、锡伯语通论、翻译、锡伯文学史等课程。

除了伊犁师范学院外,察布查尔县第二师范学校也招收过6期锡伯语专业学生,其毕业生中许多人目前在县里从事与锡伯语有关的工作,如电台、报社、电视台、县语委、中小学教师等。

三、察布查尔县锡伯族的双语教育及动态场合下的多语选择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小语种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视,锡伯语文的危机也凸显出来,引起了社会语言学界和少数民族语言学界的重视。其中朝克(2011)在2009年所做的察布查尔县锡伯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调查可谓是全面的记录和反映。不过,这一调查的重点在于锡伯族的锡伯语教学,对锡伯族双语教育和多语现状着墨不多。王远新(2011)的调查侧重于小聚居区中被试者的多语状况,存在着取样较少的问题。而从语言态度和语言发展角度较为全面的有刘宏宇等(2010/2013)的调查分析,同时他提出了极具创新的双语发展模式:锡伯语—汉语、汉语—锡伯语双语模式及锡伯语—汉语—少数民族语多语模式。此外,武金峰、邓彦(2011)对锡伯族的双语教育历史和新时期现状的介绍基本勾勒出了锡伯族的语言使用情况。本课题组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补充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一)中小学双语教育现状

1.锡伯族对学校选择上的回避母语策略

察布查尔县锡伯族中小学生并不是都就读于有锡伯语教育的学校。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家长在选择学校时更看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而由于锡伯语并未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考中的少数民族语言考试,锡伯族中有不少家长为了让下一代更具社会竞争力,更愿意将孩子直接送入用汉语教学的学校。特别是在县城,有不少的锡伯族中小学生直接就读于县里教学条件更好的汉语系学校,如县三小。这部分中小学生是以往双语调查中被忽略的部分。

2.外语教育引进形成的汉语—英语—锡伯语三语教育模式

察布查尔县锡伯语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课程。外语课程每周3节,一学期共96课时;中学初中高中每周4节,共128课时。外语语种1994年以前为俄语,1994年起开始向英语过渡,至2001年过渡完毕,取消俄语班,全部改为英语。

外语学习尽管不影响锡伯族用锡伯语和汉语双语进行交际或用三种语言进行多语交际,但由于锡伯语使用场合逐步缩小,而锡伯语教学主要在小学1~3年级中进行,必然会冲击锡伯族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和交流。随着中学阶段外语学习的加强,以及外语在各种考试中的优势地位,当小学1~3年级阶段锡伯语教学作为统考科目的任务完成之后,锡伯族中小学生基本上不再自主去学习锡伯语,只是在家中与父母交流时或本民族同胞在一起时才用母语。所以实际上的双语教育还包括外语,形成了汉语—英语—锡伯语三种语言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有别于汉语学校的双语教育。

3.汉语在锡伯语中小学中的重大影响

在锡伯族中小学的课程安排中,锡伯语是作为第二语言来安排的,所以占比重非常少。而汉语是主要教学语言,无论主课还是其他课程均用汉语进行教学。此外,锡伯族学生不同于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在中考或高考的选择上只能选择民考汉形式,即各考试科目用汉语试卷,这种中小学教学模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双语教育模式。

(二)锡伯族在不同场合的语言选择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对锡伯族的场合语言使用作了较为详细的划分,并在取样的基础上作了统计分析。不过,本课题组在调查中注意到,锡伯族的场合语言选择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如果将场合分为静态的,如公共场合、家庭场合、学校场合、买卖商业场合等,很难调查出实际上在同一种场合中的语际语码转换现象。由此,我们在走访中特别关注了动态场合的语言选择。在走访中我们观察到,锡伯族的多语现象往往是在动态场合中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语言形成的。比如在公共场合,当锡伯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处时,会选择汉语交流;当一对一谈话时,会选择与对方语言相同的方式交流。当锡伯族人较多时,往往用锡伯语交流。其次,在非常随意的家庭场合,也并非完全用母语交流,也分对象来选择,甚至在对话中还会夹杂其他语言。

四、双语教育中的母语保护举措及实施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内外交往、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语言文字在社会交往、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双语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当地政府语言政策主导方向是双语学习和双语教育,主要是鼓励少数民族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习使用汉语言文字,达到民汉兼通。同时努力营造互学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维护各民族团结。在这一语言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多语使用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对语言的认同上也有了不同以往的现象。少数民族使用母语交际的场合逐步缩小,使用双语进行交流的人数逐步增加。各民族的语言使用呈现不同的特点。面对语言分布和使用的复杂性及多元化现象,我们提出在人口少的少数民族中既开展双语教育又加大母语保护,促进二者平衡发展的思路和观点,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本课题组在察布查尔县走访调查中欣喜地发现,近年来锡伯语的保护已引起了国家和新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举措,同时加大了各项举措的实施力度。在察布查尔县,这些举措在县语委、党校和教育、宣传、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初见成效。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举办锡伯文培训班,以培训带传承

在县委、政府的重视下,县语委会对1340名锡伯族干部进行锡伯语语言和文字使用的普查。县委组织部将锡伯文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中,制定了《锡伯文培训班管理办法》,全力推进培训工作。至2014年已举办锡伯文初级培训班14期20个班次,共培训1021人;锡伯文中级培训班12期16个班次,共培训602人。通过培训,让更多的锡伯族干部“会说又会写”,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锡伯语言文字和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县委党校举办的2014年第1期锡伯文培训班,不仅有锡伯族干部参加,而且还吸引了该县各乡镇场中小学校的锡伯文教师、学生、返乡大学生、锡伯文爱好者等70余人参加,盛况空前。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推广锡伯文新教学法

由新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郭公老师研发的锡伯文(满文)读写入门软件,为学习锡伯语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成为推广锡伯文教学的主要工具。在2014年第1期培训班中研发者亲自演示教学,通过科学、简便的教学方法,缩短了识字阶段,可以使学习者快速入门,使学员们在短期内便达到会读写的程度。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语委会主任佟高慧总结说:“采用锡伯文新教学法,只要认真学习,成人在10天内就能读写锡伯文,这是以前锡伯文旧教学法做不到的。”县政府对全县锡伯文教师进行培训后,计划2014年9月在全县中小学推广锡伯文新教学法,大力推动锡伯语言文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三)积极开发锡伯文软件,将锡伯文保护纳入信息化建设轨道

在积极争取开发锡伯文软件方面,主要有两项大的举措。一是县政府和语委会积极争取,于2012年成功将锡伯文软件研发项目纳入自治区经信委的自治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并于2013年5月正式立项。二是“索贝特—锡伯文满文输入法”于2013年7月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这对锡伯(满)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推进教材和学习资料的编写,完善双语继续教育模式

在县语委会的积极努力和专家的支持帮助下,自2011年起,完成了《锡伯文双语速成课本》(初级、中级、高级)教材的编撰工作,填补了锡伯文成人双语教材的空白。此外,还组织多位锡伯语专家于2013年编印了《锡汉双语对照读本》、《锡伯族俗语、格言、谚语集》、《锡汉教学词典》和《锡伯语365句》等学习材料和词典等,为广大学习锡伯文爱好者提供了通俗易懂的课外读物,更好地探索出双语继续教育的途径。

五、结 语

从新疆锡伯族成功保护母语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锡伯族的多语使用策略和多语教育策略是保护母语的重要途径。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新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就业压力和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会锡伯语的老一代人逐步消失,锡伯语也跨入濒危语言的边缘。因此,当前对锡伯族语言使用策略和多语教育的探讨,将为保护濒危语言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注释:

①牛录为清代军民建制,现翻译为“乡”。

[1]戴庆厦.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李洁,王英,韩炯.从锡伯族教师语言态度看锡伯族双语教育体制[J].民族翻译,2011,(2).

[3]刘宏宇,李琰.家庭网络与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以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锡伯语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10,(3).

[4]孙宏开.中国的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佟加·庆夫.双语模式下的锡伯语使用环境建设[J].满语研究,2011,(1).

[6]王远新.新疆锡伯族聚居区的语言生活——乌珠牛录居民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J].语言与翻译,2011,(2).

[7]王远新.锡伯族地区“城中村”的语言生活——察布查尔镇宁古齐村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J].满语研究,2011,(1).

[8]武金峰,邓彦.新时期新疆锡伯族双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1,(4).

[9]徐思益.语言的接触与影响[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10]尹小荣,崔巍.双语教学模式:察布查尔锡伯语保持影响因素调查[J].新疆大学学报,2013,(1).

[11]周庆生.国家民族和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察布查尔锡伯锡伯族
锡伯语与蒙古语辅音对应关系分析
新疆锡伯族地区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印刷体锡伯文图像数据集的构建
论西迁入疆后的锡伯族散文
锡伯族“贝伦舞”的舞目与词义辨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察布查尔:“远教+援疆”,开办专家辅导课堂
跨域反哺中的锡伯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调查研究——以兴隆台锡伯族学校为个案
自治区民语委(翻译局)科研基地:新疆锡伯语言文字研究中心成立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锡伯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