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2014-04-09陈娟李文辉

财经问题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收入分配产业结构

陈娟 李文辉

摘要: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由此导致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收入的来源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以此构建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现阶段应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善生产条件为手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此形成更多可以用于分配的经济剩余,进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产业结构;收入分配;资本有机构成

中图分类号:F1213;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1004805

一、引言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潜在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虽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2012年的居民基尼系数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呈逐步回落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指出,我国2003—2012年居民基尼系数分别为0479、0473、0485、0487、0484、0491、0490、0481、0477、0474。

收稿日期:201311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未来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和重点问题研究”(10ZD&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利益保护研究”(11CSH014)

作者简介:陈娟(1979-),女,重庆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Email:brendachenj@163com

李文辉(1981-),男,四川南充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国内学者对收入分配差距展开了详细研究,文献集中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总结[1-2],基于库兹涅茨假说的我国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3-4],以及针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动的实证研究[5]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变[6]等方面。

对于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罗军认为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存在双向的互动的影响:收入分配的变化通过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收入的功能性分配,形成新的收入分配[7];冯素杰认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累积循环效应[8];陈斌开和林毅夫从金融市场视角研究中国收入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9]。

纵观这些文献,它们主要是以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而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不多,同时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文献也较少。因此,本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二、收入分配差距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一个理论模型

在阐述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之前,需要对收入来源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来说明国民收入分配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阐述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然后构建一个相应的理论模型。

(一)理论基础

1商品价值构成理论

商品价值构成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商品的价值组成:第一,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中的不变资本价值,用c表示;第二,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创造的用来补偿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价值,用v表示;第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用m表示。因此,如果用W表示商品价值,则商品价值的构成是:

W=c+v+m(1)

当商品通过流通环节后,其价值得到实现,其中的(v+m)部分是国民收入的来源。企业将根据劳动力的劳动量支付相应的工资,即v用于支撑劳动力的持续供给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剩余价值m的分配,则是国家代表全体国民进行支配。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比例存在不同。

2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密切联系、相互推动的。”[10]当资本积累得到加强后,不变资本的比例提高,企业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则生产活动将使用更少的劳动力,最终形成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形成了更多的剩余价值,用于改善生产条件的资本积累就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资本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互为条件的,而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活动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剩余,这就为提高国民收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国的国家性质保障了经济发展成果最终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本质上则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剩余被资本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占有。

(二)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

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具体表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这三者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存在差异。其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多是由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形成的,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多地是由行业特质形成的。

1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形成路径

建国之初,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了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因此,当时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尽量降低工业原材料的价格,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可行的。

摘要: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由此导致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收入的来源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以此构建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现阶段应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善生产条件为手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此形成更多可以用于分配的经济剩余,进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产业结构;收入分配;资本有机构成

中图分类号:F1213;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1004805

一、引言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潜在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虽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2012年的居民基尼系数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呈逐步回落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指出,我国2003—2012年居民基尼系数分别为0479、0473、0485、0487、0484、0491、0490、0481、0477、0474。

收稿日期:201311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未来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和重点问题研究”(10ZD&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利益保护研究”(11CSH014)

作者简介:陈娟(1979-),女,重庆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Email:brendachenj@163com

李文辉(1981-),男,四川南充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国内学者对收入分配差距展开了详细研究,文献集中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总结[1-2],基于库兹涅茨假说的我国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3-4],以及针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动的实证研究[5]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变[6]等方面。

对于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罗军认为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存在双向的互动的影响:收入分配的变化通过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收入的功能性分配,形成新的收入分配[7];冯素杰认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累积循环效应[8];陈斌开和林毅夫从金融市场视角研究中国收入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9]。

纵观这些文献,它们主要是以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而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不多,同时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文献也较少。因此,本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二、收入分配差距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一个理论模型

在阐述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之前,需要对收入来源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来说明国民收入分配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阐述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然后构建一个相应的理论模型。

(一)理论基础

1商品价值构成理论

商品价值构成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商品的价值组成:第一,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中的不变资本价值,用c表示;第二,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创造的用来补偿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价值,用v表示;第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用m表示。因此,如果用W表示商品价值,则商品价值的构成是:

W=c+v+m(1)

当商品通过流通环节后,其价值得到实现,其中的(v+m)部分是国民收入的来源。企业将根据劳动力的劳动量支付相应的工资,即v用于支撑劳动力的持续供给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剩余价值m的分配,则是国家代表全体国民进行支配。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比例存在不同。

2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密切联系、相互推动的。”[10]当资本积累得到加强后,不变资本的比例提高,企业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则生产活动将使用更少的劳动力,最终形成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形成了更多的剩余价值,用于改善生产条件的资本积累就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资本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互为条件的,而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活动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剩余,这就为提高国民收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国的国家性质保障了经济发展成果最终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本质上则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剩余被资本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占有。

(二)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

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具体表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这三者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存在差异。其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多是由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形成的,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多地是由行业特质形成的。

1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形成路径

建国之初,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了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因此,当时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尽量降低工业原材料的价格,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可行的。

摘要: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由此导致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收入的来源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以此构建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现阶段应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善生产条件为手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此形成更多可以用于分配的经济剩余,进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产业结构;收入分配;资本有机构成

中图分类号:F1213;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1004805

一、引言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潜在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虽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2012年的居民基尼系数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呈逐步回落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指出,我国2003—2012年居民基尼系数分别为0479、0473、0485、0487、0484、0491、0490、0481、0477、0474。

收稿日期:201311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未来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和重点问题研究”(10ZD&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利益保护研究”(11CSH014)

作者简介:陈娟(1979-),女,重庆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Email:brendachenj@163com

李文辉(1981-),男,四川南充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国内学者对收入分配差距展开了详细研究,文献集中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总结[1-2],基于库兹涅茨假说的我国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3-4],以及针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动的实证研究[5]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变[6]等方面。

对于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罗军认为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存在双向的互动的影响:收入分配的变化通过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收入的功能性分配,形成新的收入分配[7];冯素杰认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累积循环效应[8];陈斌开和林毅夫从金融市场视角研究中国收入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9]。

纵观这些文献,它们主要是以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而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不多,同时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文献也较少。因此,本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二、收入分配差距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一个理论模型

在阐述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之前,需要对收入来源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来说明国民收入分配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阐述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然后构建一个相应的理论模型。

(一)理论基础

1商品价值构成理论

商品价值构成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商品的价值组成:第一,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中的不变资本价值,用c表示;第二,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创造的用来补偿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价值,用v表示;第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用m表示。因此,如果用W表示商品价值,则商品价值的构成是:

W=c+v+m(1)

当商品通过流通环节后,其价值得到实现,其中的(v+m)部分是国民收入的来源。企业将根据劳动力的劳动量支付相应的工资,即v用于支撑劳动力的持续供给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剩余价值m的分配,则是国家代表全体国民进行支配。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比例存在不同。

2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密切联系、相互推动的。”[10]当资本积累得到加强后,不变资本的比例提高,企业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则生产活动将使用更少的劳动力,最终形成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形成了更多的剩余价值,用于改善生产条件的资本积累就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资本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互为条件的,而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活动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剩余,这就为提高国民收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国的国家性质保障了经济发展成果最终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本质上则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剩余被资本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占有。

(二)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

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具体表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这三者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存在差异。其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多是由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形成的,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多地是由行业特质形成的。

1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形成路径

建国之初,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了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因此,当时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尽量降低工业原材料的价格,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收入分配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保障问题思考
调节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建议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