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血止痢方灌肠治疗结肠炎34例

2014-04-05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咸阳712000

陕西中医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药方导尿管结肠炎

王 蕾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咸阳712000)

本院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分别予以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及柳氮磺砒啶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接诊的68例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结肠炎的诊断标准[1],本组的68例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1岁~63岁,平均年龄为(36.4±5.3)岁,病程为3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5.4±2.6)年。对照组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为(38.5±6.2)岁;病程为5个月~8年等,平均病程为(4.7±2.3)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采用柳氮磺砒啶进行治疗,0.5g~1g/次,2~3次/d。

治疗组予以患者采用凉血止痢方 保留灌肠治疗,取白头翁、地榆炭各30g,黄柏15g,白及粉3g,将上药煎成200mL药液,每晚睡前灌肠[2]。在灌肠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患者取侧卧位,在患者的臀部下方垫置软枕,使其略微抬高后,操作人员采用经过消毒和润滑处理的导尿管插入患者肛门,将装有药液的针筒与导尿管进行连接,将药液推进导尿管进行灌肠治疗。

疗效标准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腹痛、便血、大便溏泄等临床症状消除的治疗效果为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腹痛、便血、大便溏泄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的治疗效果为无效[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的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35%。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治疗期间,发生2例药疹,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对照组发生药疹3例,腹泻2例,恶心、呕吐2例,肝功能减退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53%,组间差异显著(P<0.05)。

讨 论 结肠炎属于祖国医学中医内科“泄泻”、“痢疾”、“便血”、“肠风”或“脏毒”等范畴。本病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而与肝肾关系密切。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仍以西药治疗及灌肠治疗为主。柳氮磺砒啶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有抗炎和抗菌的双重作用,但是应用于临床上易发生不良反应。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的适用范围较广,患者无痛苦 ,容易接受。凉血止痢方中白头翁味苦,性寒,功效为清热燥湿,凉血解毒,地榆炭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效,黄柏功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白及粉可收敛止血,全方共奏凉血解毒止痢之效。灌肠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起效显著。

[1]范克锋,李翠娟.定位SLN及保肛术后化疗加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24):284-285.

[2]何本求,周宏燕,肖 成,等.中药内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暨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2012:372-373.

[3]刘向花.补脾清肠汤配合灌肠治疗结肠炎7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7(21):266-267.

猜你喜欢

中药方导尿管结肠炎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浆液性乳腺炎的疗效分析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中药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6例疗效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抗癌中药方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肝癌8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