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纵膈感染的诊治(附2例报告)

2014-04-05吴敬东朱鹃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纵膈坏死性膜炎

肖 锋, 毕 致, 张 霞, 吴敬东, 朱鹃芬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江苏 常州, 213003)

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暴发性、致死性的软组织感染,以皮下组织和深浅筋膜坏死为特征,发生于头颈部的极少见,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险、进展快的特点,但其最大特点是极易并发纵膈感染,延误诊断和治疗不当时病死率极高[1]。本院成功救治2例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纵膈感染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例1: 患者,男, 56岁,已婚,因“咽痛”、“左颈部痛1 d”于2009年09月29日入院,既往无糖尿病史。曾因“喉癌”于2009年08月17日在本科行全麻下全喉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0 d出院。患者此次入院前3 d有误吞鱼刺史,自行予饭菜吞咽后当时自觉好转,入院查体温38.2 ℃, 口咽部充血,左咽侧壁稍隆起,未见异物,左颈部轻压痛,皮肤稍红肿。血常规白细胞13.3×109/L, 中性粒细胞85%, 考虑颈部感染而再次入院,予头孢唑啉、替硝唑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患者持续发热,颈部疼痛加剧,2009年10月04日出现颈部及胸骨前皮肤红肿伴顽固呃逆,行颈部及纵膈CT示颈部及上纵膈有脓肿形成,伴积气,急诊行 “左颈部清创术”,术中见左颈部气管周围,颈部及血管鞘脂肪,筋膜弥漫坏死,肌间隙积脓,味臭,并向胸骨后延伸,可见小血管闭塞,颈部肌肉无明显坏死,术中明确诊断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纵膈感染。抽吸出脓性分泌物,并予稀碘附冲洗后纵膈行自制双套管过氧化氢,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颈部伤口内置碘仿纱条敞开引流。术后入ICU监护,予2次/d换药,每次稀碘附冲洗颈部及更换颈部碘仿纱条,全身予克林霉素、替硝唑联合头孢匹罗三联抗感染治疗,术后当天发现血钙1.83 mmol/L, 予葡萄糖酸钙20 mL静推,此后每天复查血钙,低于正常值予补钙治疗,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纵膈及颈部伤口闭合,2009年10月26日痊愈出院。例2:患者,男,63岁,已婚,因“咽痛1 d”于2013年09月01日入住本科,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19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用药后控制尚可。入院时体温37.2 ℃, 血压170/90 mmHg, 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会厌左侧及同侧舌根红肿明显,血常规示白细胞13.19×109/L,中性粒细胞79.11%, 空腹血糖17.2 mmol/L, 餐后血糖20.4 mmol/L, 入院诊断:急性会厌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入院后予头孢替安及依替米星联合抗感染治疗,并予胰岛素控制血糖,第2天患者咽痛症状加重,行颈部CT检查示会厌肿胀,左侧咽旁间隙肿胀,见少量积气。2013年09月03日患者吞咽痛加重,不愿进食,予鼻饲流质,更换头孢匹罗及替硝唑联合抗感染治疗,但患者症状仍持续加重,渐出现左颈部及胸骨前皮肤红肿,压痛明显,2013年09月04日复查颈胸部CT示左侧咽旁间隙、颈部及上纵膈软组织弥漫肿胀,有大量积气,诊断“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纵膈感染”,急诊全麻下行颈侧切开引流+气管切开术,见颈部、上纵膈及颈血管鞘筋膜弥漫坏死,有恶臭,散在小血管闭塞,肌肉肿胀无坏死,术中查血钙1.63 mmol/L, 立即静推葡萄糖酸钙20 mL, 坏死筋膜组织病理检查示坏死组织伴微血栓形成。术后患者直接转ICU, 予青霉素、奥硝唑联合头孢匹罗三联抗感染治疗,换药2次/d,换药方法同例1,数次伤口分泌物培养未见细菌生长,术后每日监测血钙情况,偏低时即予补充,2013年09月11日查颈部CT示左侧颈深部仍有较多积气,再次行颈部清创术后继续予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治疗,每日换药,09月14日痰培养真菌感染,予联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颈部、纵膈、肺部炎症逐渐控制,患者于2013年11月04日痊愈出院。

2 讨 论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是Wilson[2]于1952年正式提出,并被国内外学者接受,常发生于腹部、会阴、四肢等部位,由需氧菌、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协同作用的混合感染,以皮下组织和深浅筋膜坏死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糖尿病、全身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有文献[3]指出,糖尿病是此病的易感因素及预示致死性后果的最危险因素,发生于头颈部较少见,其发病率<3.2%。虽然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发病率极低,但此病具有迅速发展、病势凶险的特点,延误诊断和治疗不当常导致患者死亡。颈部筋膜包绕颈部肌肉、血管神经、腺体、气管、食管及椎体而形成多个间隙,并向下与胸骨上间隙(纵膈)相通。这些间隙血供少,抵抗力薄弱,当发生颈部坏死性筋膜炎时,脓液和细菌可在间隙间直接扩散,故极易合并纵膈感染,加之耳鼻喉科医生常常会重视咽喉部及颈部情况,早期无明显纵膈症状时会忽略纵膈情况,本科第1例患者是出现顽固呃逆时才进行纵膈检查,而合并纵膈炎的患者死亡率为64%,为单纯颈部病变死亡率的4倍[4],故应引起高度重视。该疾病临床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颈部局灶炎症表现,如咽喉肿痛,一般抗生素控制无效,多于24~48 h迅速累及颈部皮肤,表现为颈部皮肤发红,若胸骨区皮肤潮红压痛,常提示炎症蔓延至纵膈。临床表现早期易误诊为一般的软组织感染如颈部蜂窝组织炎、丹毒及咽喉炎,会厌炎等。颈部联合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并确定病变范围及追踪疗效,CT检查见软组织内气体征应高度怀疑本病,颈部切开检查见筋膜、皮下组织广泛坏死并不累及肌肉为最确切的诊断依据。作者发现2例患者均在感染后出现明显的低钙血症,随着炎症控制低钙血症亦得到控制,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考虑为脂肪、筋膜坏死分解成脂肪酸后,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脂酸钙增多,钙消耗量增多使得血钙减少,提示在临床考虑感染性疾病时,常规电解质检查时加行血钙检查,发现低钙血症时,要警惕此病。确保引流通畅是治疗的关键,文献多报道多采用颈部平行切口[5-7], 彻底清创。作者的治疗体会是行类似颈淋巴结清扫的“人”字形切口有利于充分暴露伤口,利于引流。每次换药均以手指钝性分离颈部及纵膈可疑潜在感染间隙,使得颈部与纵膈脓腔贯通形成一大腔,能清除的坏死组织予尽量清除,不能或不易清除的如纵膈、颈鞘、颈内静脉周围的坏死组织,可不必刻意强行清除,颈部的间隙予碘仿纱条松散填塞,既能抗感染,又能防止创面在新鲜肉芽形成前闭合形成无效腔。较深的颈部后方及纵膈采用自制双套管,以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24 h持续冲洗及吸引(内管冲洗,外管吸引),有利于坏死组织的及时引流。抗生素的选择,作者采用广谱头孢菌素加抗厌氧菌药物联合抗感染治疗,2例患者均多次行血培养,颈部纵膈分泌物培养,仅一次培养出咽峡炎链球菌生长,其余均为阴性,作者认为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由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较长,临床需注意继发真菌感染的治疗。随着抗菌药物的临床广泛运用,很多颈部感染早期即可得到明显的控制,由诸如扁桃体周炎、牙龈炎等局部感染引发的颈深部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所以医生对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的依赖及信赖明显增加。通过这2例患者的诊治,作者认为当抗菌药物使用2~3 d,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进行性加重时,需考虑到本病,及时的颈部、纵膈CT扫描,能有助于对炎症范围的判断以及对疾病进展的及时了解,当发现颈部组织间积气时,应联想到本病。一旦明确诊断,早期的清创及充分的敞开引流是关系治疗成败的关键。

[1] Reed J M, Anand V K. Odontogenic cervical necrotizing fasciitis with intrathoracic extension[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2, 107: 596.

[2] Maisel R H, Karelen R. Cervical necrotizing fasciitis[J]. Laryngoscope, 1994, 104(7): 795.

[3] Hohlweg M B, Weyer N, Metzger M C, et al. Cervicofacial necrotizing fasciitis[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6, 72(2): 206.

[4] 张连山. 高级医师案头丛书-耳鼻咽喉科学[M]. 1版.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 440.

[5] 薛刚, 尚小领, 林彦涛. 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7例临床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3, 9: 28.

[6] Wysoki M G, Santora T A, Shah R M, et al. Necrotizing faseiitis: CT characteristics[J]. Radiology, 1997, 203: 859.

[7] Nakamori Y, Fujimi S, Ogura H, et al. 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versus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necrotizing fasciitis and 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J]. AIR Am I Raentgenol, 2004, 182: 1443.

猜你喜欢

纵膈坏死性膜炎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慢性子宫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