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几点认识

2014-04-03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加拿大移民孩子

周 国 强

(温莎大学 教育学院,加拿大温莎 N9B 3P4)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几点认识

周 国 强*

(温莎大学 教育学院,加拿大温莎 N9B 3P4)

我出国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物理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转眼间出国已经15年有余了,期间一直从事课程论和学科教学论的教学与研究,由于具有在中国和加拿大受教育和工作的双重经历,比较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几年,与国内的合作和交流逐年增加,因而我有机会走近中国当今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前年春天和去年冬天,在重庆市和山东省讲学期间,我走访了几所当地的学校并旁听了多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中国的教育和教学现状多有感触。本文将汇报我对中国现代教育和教学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一、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在重庆访问期间,我走访了市区的几所中小学,据说都是当地的重点学校。旁听了小学英语、中学生物、音乐与书法课。总的印象是这些学校的老师训练有素,课堂内容安排有序,教学中穿插着各种教育技术的使用。学生也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过有两点值得教师们反思。

1.学生太累

45分钟的课程,可以说学生没有任何一分钟的喘息机会。教学过程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按部就班,教学内容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走的很快。一堂课下来,我感觉有点累,估计学生也会累。

2.教师为什么问问题

课堂上,中国教师提很多问题。如果A学生没答对,教师会要求B学生回答。一旦B答对了,教师会立即转入到教学的下一步。可以看出教师问问题的目的是在寻找正确答案。这种“听写”式的交流方式不符合现代教学论的要求。[1]教师提问的目的应该在于让学生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给出正确答案。因而提出问题后,应该有等待的时间。[2]回答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学生要明白教师问的是什么,在大脑中组织答案,并在大脑中演练,最后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某个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不要急于下定论,其他学生需要时间消化或评价这个学生的答案,要给更多的学生留出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需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把评价学生答案的特权从教师转移给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共同体。也就是说在某个学生给出想法后,教师不要立即作出对或错的权威评论,而是转问全班其他同学是否同意这个学生的看法,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二是转变对错误答案的看法。如果某个学生的答案是不科学的,不能置之不理,应该把错误看作教学机会,分析其原因,以便使全班同学,特别是有类似错误概念的同学,有一个改正提高的机会。实现这两个转变后的提问就会从一对一的问与答变成整个教室共同体之间的交流。最后的效果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思考,参与集体思维。这样一来学生也就不会感到特别累了。

二、探究与辩论式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去年12月在山东访问期间听了两节公开课,都属于物理学科。一节课讲安培力,另一节课讲牛顿第三定律。可以说两位老师都是优秀教师,对课程和内容的理解都很深刻。不过从现代科学教学论的角度来看,教学安排还有待提高。

1.探究式教学

安培力这节课是物理学科中的重点知识。公开课老师先试图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用ppt展示几幅安培力实际应用的图片。没有什么讨论就进入了传统的教学过程。老师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做他课前准备好的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展示改变电流和磁场的方向,安培力的方向会变化。一组学生拆了教师预先接好的线路。“我都事先给你接好了,你拆掉干吗?”老师责问道,并很快又帮助学生把线路恢复原状。又过了一会,老师让学生回答实验发现:电流或磁场的方向变化,安培力的方向也跟着变化。接下来教师给出了安培力大小的公式,要求学生练习寻找各种情况下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这堂课听下来,感觉和我80年代经历的物理课没有多少差别。

安培力这节课实际上很适合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从问题入手,然后经过探索,发现和应用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建立新知识。[3]在探索阶段,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收集数据,对研究的问题积累直接经验。在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给出解释或者说总结出规律,这是发现阶段。新建立的概念和规律需要通过应用加以巩固提高。在这个三步曲的探究过程中,探索阶段常常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只有对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才有可能得出相关结论,或者说才能有效地建构相关知识。这位公开课老师本可以利用演示实验引入要研究的问题,可惜演示实验不尽成功。从演示实验的观察到学生的探究活动变得缺少衔接。有关安培力实际应用的ppt图片似乎有突如其来的感觉,不如放在”应用”阶段,去加深学生对安培力的理解,学习安培力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免应用阶段仅成了做题练习。更需要指出的是,探究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建构过程。在明确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研究方案的设计,明白相关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而不是严格按照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步做填空练习。

2.辩论式教学

牛顿第三定律一节课,公开课老师口齿伶俐,课堂安排有序。先从简单的演示实验着手(挤压两个汽球),引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发生但方向相反的结论。然后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从两端拉连在一起的两只弹簧秤以证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最后以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对比分析结束教学。

从传统的教学论来看,这节课基本上无懈可击。但是从过去30年对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研究发现来看,这节课忽视了一个关键的东西:学生的前概念。[4]前概念是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在多数情况下与科学概念不同,但是它们对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研究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转变前概念,教学要有目的和意识地去改变它们。为此,在众多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辩论式的教学方法。[5]辩论式教学要求教学从前概念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辩论,使学生深刻认识科学概念的优越性。

围绕牛顿第三定律,学生的前概念在于非平衡状态下的相互作用现象。比如说在大卡车和小汽车对头相撞的情况下,卡车几乎安然无恙,但是汽车被撞坏了。学生经常认为卡车对汽车的作用力大于汽车作用在卡车上的力。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在磁铁靠近曲别针的时候,曲别针会跳跃到磁铁上。对此学生常常产生磁铁吸引曲别针而曲别针并没有施力于磁铁的错误认识。牛顿第三定律公开课只字未提学生可能有的前概念,而是通过几个平衡状态下的例子引出结论完事。研究发现这种实证式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到了第三定律。学生一旦离开教室就又回归到他们的原始概念。[6]教师应该从类似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例子引入教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前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比较两种概念。

辩论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过去一个教师如果他表达清楚,条理分明,讲解易懂,就是一个好老师。辩论式教学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常见的前概念,依据前概念来设计教学,与学生进行辩论而不是单向传授。教学过程是破除旧概念建立新概念的过程,是一个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破立结合的辩证过程。

三、教学设施

去年12月在山东访问期间,我参观了两所高中:一所是市一中,一所是县一中。这两所高中都有两个校区,每个校区,特别是新校区,都具有加拿大中等大学的规模,比加拿大的社区学院要大得多。两所学校都是当地的名校,升学率一直名列前茅,所以学生人数有增无减。据说那所县一中是本县的唯一高中,其他高中都撤掉了或合并到一中了。这忽然令我想起过去20年中国大学普遍提升规模的运动。由于不了解具体情况,不敢妄加评论。只是纳闷这种规模提升的背后,原因和动力何在。更经济?对于谁来说:政府,社会,或家庭?好管理?学生管理还是教师管理?促进教学?指的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效果?在我所住的加拿大温莎市,最大的一所高中(包括4个年级)才800个学生。去年一所小学(包括8个年级),由于学生数量太大(近1 000人),教育局启动了另一所学校以便分流。

在县一中听课, 是个大教室,没有供暖设备。1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有些冷,每个人都合衣而坐。即使这样,我仍然觉得有点冷得坐不住,难以想象学生如何能集中精力听课做笔记。而且他们还要继续上一个多月的课才到放寒假的时间。

在林立的楼房之中,有一座楼标着“教学楼”,另一座楼标着“实验楼”。这令我回想起在80年代上高中时的情景。教师讲课在教学楼,实验课要去实验楼。在加拿大的中学里,教室和实验室是一体的,为授课与实验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从现代科学教学论的观点来看,实验教学是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通过实验活动,学生得到一手的实践经验和数据,从而引导他们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通过实验验证课堂已经学过的规律定理。真正有意义的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中去。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某一个现象规律或验证某一假说的时候,一定要和学生一起探讨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方法设计与操作过程,而不是仅仅按照老师预先设计好的实验去研究问题。而且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动手活动,不都是预先就设计好的,有时候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而即兴设计的,或者学生自行设计的,因而快速获取实验器材就变得特别重要。总而言之,一堂探究式的科学课,是教学与实验的有机结合。它要求教室与实验室的合并体。在加拿大,科学教室一般通过3种形式实现教室与实验室的整合:(1)教室的一半是课桌和讲台,另一半是实验台和仪器药品柜;(2)教室中间是课桌,周围是试验台;(3)实验台和课桌合二为一。这样十分有利于授课中有实验,实验中有授课的现代科学教学模式。

四、从移民研究看中国教育的大环境

加拿大的温莎市坐落在安大略省西南部,与美国的底特律隔河相望。横跨底特律河的大使桥将两个城市连接起来。温莎不算大,大约有20万的常驻人口。但是由于房价较低,而且方便去美国工作,温莎吸引了不少中国移民,特别是新移民。

由于加拿大政府移民政策的更改,近几年移民的结构有些变化。十年前,多数移民属于技术移民,他们移民加拿大的目的是学术深造。过去十年,加拿大政府推崇投资移民(最近又有新的变化),所以移民中有不少在国内经济条件十分优越。众所周知,中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比加拿大要多,不少早年出国的人在回流到国内,为什么还有不少新移民陆续不断地来加拿大哪?我的课题组过去几年完成了两项有关中国移民的研究。[7-8]一个课题探索中国移民父母如何参与孩子的教育。另一个课题专门研究中国移民父母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在研究中,我们问及新移民为什么移居加国。尽管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为孩子寻找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是他们移民的一条最主要和普遍的原因。当谈及国内的教育现状时,他们谈话的语气和表情流露出他们离开中国的无奈。小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要到晚上10点才能完成。周末休息成了中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一句商业广告词“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道出了孩子从一出生就面临的竞争以及父母所面临的巨大责任。

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与不安,肩负着为孩子未来着想的责任,许多中国移民来到新大陆。之后不久,他们就发现,他们的牺牲还是巨大的。第一代移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找不到专业工作。而且,文化冲突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新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和与学校老师的交流上,无处不体现出与当地教育文化的不协调。

1.课外作业

中国父母发现小学生早上8点半上课,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啦,而且很少有家庭作业。特别是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到4年级还在花相当多的时间复习简单的加减法时,他们就坐不住啦。于是自己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不少父母的共识是要保证孩子的数学超前他们所在年级1~2年。

2.职业选择

钢琴,画画,跳舞。这是每个中国家长都要让孩子学习的课外课程。尽管孩子不喜欢,但是家长坚信这些对孩子的未来有好处。所以在当地孩子生龙活虎地在室外踢球做游戏的时候,中国孩子正在父母的监视下(痛)苦练钢琴。不可理解的是,当孩子真的迷上音乐,将来想做一名音乐家的时候,父母又犹豫啦。他们坚信音乐工作者不是一个理想的职业。有一个孩子在中学时候钢琴弹得很好,想进多伦多大学音乐系学习,可是父母不同意,不得已进了数学系。无奈她不喜欢数学,在大二时又转入了音乐系。大多数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当医生或律师,因为这两个行业挣钱多。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先进行洗脑,督促他们向这个方向努力。如果孩子上了名牌大学,立志将来学医或者正在学医,父母常常引以为自豪,生怕别人不知道。

中国父母很伟大,因为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不过也有人说中国父母很固执,因为他们总是想为孩子设计未来,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强加到孩子身上,甚至希望孩子去实现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他们对孩子关爱有余,但是缺少西方父母对孩子的尊重。

3.高分必得

加拿大的学校教育要说没有竞争,那也不全对。名牌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高中成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如果孩子想学医学和法律专业,那就得特别突出才行。因而分数这个在国内能定夺学生终生的东西,在中国移民父母那里也至关重要。85分,这个令许多西方父母很满意的成绩,对于中国父母来说还是太低了。父母常常会对孩子施加压力去争取更高的分数,导致有些孩子产生恐惧感。在我们采访的教师中,有一位老师这样描述她班上的中国孩子:“在发放学生成绩表的前两天,我的11年级(高二)学生在哭啼。他们说82分的物理成绩太糟糕了。我说:‘82分是个很好的成绩。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什么。’他们告诉我:‘不是的,老师,能请你去和我的父母解释一下吗?是他们不明白这一切。’”

许多被采访的教师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父母这么看重分数。他们认为如果孩子努力了,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不管分数是多少,父母都应该感到欣慰。况且教师认为分数不是学校教育的一切。学校要培养的是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这种意见分歧的背后,实际上体现着中国和加拿大对孩子发展的不同认识。中国人常常讲勤能补拙。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第一原因就是努力不够。而西方更理解孩子在兴趣和能力方面的差异。

4.盯着缺点

中国父母与加拿大教师的另一区别在于如何对待孩子的优势和短处。在教师家长会上,加拿大教师在短短的交谈中常常是给孩子一个很正面的评价。可是中国家长不满意。他们要听到的是孩子有哪些不足,如何才能提高。下面是一位家长在采访中谈到的:“这里的老师总是告诉家长孩子多么优秀。很少提孩子在那些方面做的不够好,如何提高。”可以说,中国的孩子是在批评声中成长起来的。哪里不足补哪里,要好上加好。相比之下,西方的孩子从教师和家长那里得听到的多是鼓励和赞美。

5.攀比与竞争

让西方教师不理解和为难的是中国父母常常想要知道孩子在班级的成绩排名,甚至会问自己的孩子与某个他们认识的孩子相比成绩如何。在加拿大,考试成绩是不公开的,每个孩子只有权利知道自己的成绩。可是中国父母总认为学校提供给父母的成绩单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是竞争意识在起作用,是他们对孩子高期望的直接反映。若自己的孩子比别家的孩子成绩好,他们会感到慰籍。

中国人喜欢攀比。过去比吃比穿,现在比房子,比车子,比孩子。回国其间与老同学聚会,孩子们大都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甚至大学已经毕业。谈起家常里短来,谁的孩子上了一本院校,找了一份好工作,那父母可是脸上有光。相比之下,那些孩子没考上好学校或者在家待业的同学,自悔不如,责怪自己没管好孩子。中国父母这种攀比心理无疑也带到了加拿大。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中国父母和加拿大白人聚会。两家的孩子在高中是同学。当时成绩单刚发到家长手中不久。中国孩子每门学科都得A。那位白人孩子的成绩不得而知。中国父母很自豪。饭局中间谈起孩子的事,夸耀自己的孩子成绩好。白人对此没有反应。这对父母就又强调了一遍。白人不耐烦了,回应了一句“so what!”(那又怎么样!)。好好的一个饭局只有不欢而散。

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孩子在高中阶段叛逆得厉害。后来进了加拿大的皇家军事学院学习。去年毕业找到了工作。在不久前的一次闲聊中,这位朋友忽然问我一个问题:“周教授,你是搞教育的。你说中国教育与加拿大的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愣了片刻。好在她并没有希望我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马上讲出了她自己的深刻体会:“中国的教育总是强调孩子知道什么,会做什么。而加拿大的教育首先考虑的是教给孩子如何做人。”还真没想到这位教育行之外的朋友对中加教育的体会有如此深刻。

另外有一个中国朋友的孩子前年9月进入滑铁卢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可是在去年4月底接到勒令停学的通知,因为一年来所选课程多数不及格。究其原因,孩子到了大学沉迷于玩游戏,经常旷课。应该说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是没问题的。能进入滑铁卢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至少应在中等以上。可是孩子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高中阶段有父母监督。到了大学自由了,管不住自己。这个例子刚好给上面那位非教育行朋友有关中加教育区别的评论做注脚。在高中时期,当西方青少年在注重身心发育和人格培养时,中国学生却在死记硬背为高考。到了大学时期,当西方青少年在自己安排学习与工作,中国大学生却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困扰。

五、结束语

很明显,我是在用西方的教育观念审视中国当前的教育和教学。基于对中国目前教育现状的有限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国内教育学界对西方的教育观念并不陌生,中国的课堂教学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相差甚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仍然占着主导地位。教学环境的建设,比如说科学课教室的布局,仍旧延续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论的要求相悖。父母和学生对高分数的追求以及社会各界的升学竞争意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会限制中学教学改革。

不过要指出的是,从西方的教育观念审视中国教育得出的任何结论都不应当看作是“真理”。目的仅在于给中国的教育同行提供一些另样的思路。中国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它辉煌的经济创举一样,已经引发了西方学者的强烈兴趣。中国学生连续在国际大型测试中的突出成绩,尽管存在有争议的评论,仍然使加拿大安省政府号召加强教师教育的数学课。更有甚者,美国总统将中国学生的突出表现与上一个世纪中叶前苏联的卫星上天相提并论。

[1]Chin C. Teacher Questio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Approaches That Stimulate Productive Thinking[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7,44(6).

[2]Walsh J A,Sattes B D. Quality Questioning:Research-based Practice to Engage Every Learner[M]. Thousand Oak,California:Corwin Press,2005.

[3]Bybee R W,Powell J C,Trowbridage L W. Teaching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Scientific Literacy[M]. Upper Saddle River,NJ:Pearson,2008.

[4]Driver R,Guesne E,Tiberghien A. Children’s Ideas in Science[M].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1985.

[5]Zhou G. Conceptual Change in Science:A Process of Argumentation[J]. Eurasia Journal of Science,Mathematics,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10,6(2).

[6]Redish E F,Steinberg R N. Teaching Physics:Figuring out What Works[J]. Physics Today,1999,52.

[7]Jiang F,Zhou G,Zhang Z,Beckford C,Zhong L.Chinese Immigrant Parents Communication with School Teachers[J]. Canadian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2,41(1).

[8]Zhong L,Zhou G. Chinese Immigrant Parents' Involvement in Their Children’s School Education:High Interest but Low Action[J]. Brock Education Journal,2011,20(2).

[责任编辑:雨 夕]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university facul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work in Taiwan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revised University Act of 2005, all universities are required to establish their own systems of faculty assessment, and put them into practice.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 of the tracking system of university faculties, newly initiated and sponsor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3, has encouraged universities to reform their faculty appointment and assessment systems, with an aim to retain university autonomy, via having this faculty tracking system be fully implemented in all universities by 2016. But because the“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no clear or unified rules about the university faculty assessment, each university, with the approval of its University Council, has the right to establish its own rules of the game related. This paper mainly aims, via reviewing the revision of related regulations of faculty assessment, 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culty tracking systems in selected universities, and then pinpoint crucial questions worth considering, i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tends to have its policy fully implemented as designed in Taiwan.

Key Words: Taiwan; universities; faculty assessment; faculty rechanneling; tracking system of university faculty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s the Path and Vision of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Gu Mingyuan

Gu Ming-yuan Ma Zhong-hu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of Professor Gu Mingyuan to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Professor Gu considers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s a gradual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 to modern education, and extracts eight features of moder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law of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s his research progresses, he begins to examin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urges that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and that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should be studied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thus further improving his theory about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modern education;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Spirituality as the Drive for Individual Growth: A Reflection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Guo Si-ping Ma Jiao-yang

Abstract: Psychologists have explored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pirituality which, as a hot issue in psychological studies, has become separate from religious studies. Spirituality,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personality, is closely interconnected with the ego, and its development promotes the individual’s recognition and transcendence over it. As a need for development of top hierarchy, spirituality is result of human nature and subject to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factors. As cultural factors become increasingly visible in psychological studies, research on spirituality begins to have a cultural dimension. Studies in the field are mainly on western, and particularly American subjects as samples, therefore we have to draw on and localize the research results considering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connectedness with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Chinese.

Key Words: spirituality; ego; localization

Ways of Enrollment in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 Case Study of Xiamen

Zheng Ruo-ling Yang Ji-lia

Abstract: High school students enrollment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hich influences quality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in turn, affects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eventually influences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s a case study of Xiame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ways of enrollment in high schools of Xiamen on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The paper finds that such influence takes different form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and understandings of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same way of enrollment are divided. The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s of the underprivileged group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policies regarding enrollment in high schools while pursuing more equal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Equality should be the foremost principle in the whole process.

Key Words: way of enrollment in high school;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y; Xiamen; balance in education

Hot issues and Trends in Education Research 2011-2013: A Quantitative Literature Analysis of the Four Major Digest Journals

Jiang Bo Liu Zhong-ling Luo Wen-yao

Abstract: Based on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1194 papers extracted on Xinhua Digest, Chinese SocialSciences Digest, University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Digest and Photo Copy of Resources of People’s University spanning 2011-2013, the paper finds that source journals are extensive but the paper extracts are from comparatively limited sources, that extensive fields are covered, that 90.62% of authors are from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specially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that 49.50% of papers are supported by sponsorships at various levels. Hot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include education equality, education reform, hig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pre-schooling, etc. It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awareness of an attempt to tackle problems in real-world situations. In future research on education, such themes as further reform of education, education equalit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national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will receive constant atten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research; papers extract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Governance by Principal: Clashes between Personality, Vision and Reality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Two“Expelling Li”Incidents at Bei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 Guang-fen Wang Hong-yu

Abstract: As a university principal who served the longest term in Bei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 Shutian can be regarded as a man heralding the revival of the university. His achievements as university principal includ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 and north classroom buildings on campus, the relo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after the “July 7 Incident” happened, and his 8-year effort to restore the university. However, such a principal who devoted himself to the undertaking of the university was expelled from the university by the students in 1936 and 1938, respectively, and these incidents were record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stitute. Admittedly, the incidents happened partly because of Mr. Li’s obstinateness and assertiveness. But deeper reasons lied in the harsh realities in which the partisan strife between Zhu Jiahua and the CC clique played a role. History has proved that the governance of the university principal is subject to a number of determinants among which the principal’s personality, vision and political factors are the most visible ones.

Key Words: Bei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 Shutian; governance by principle; partisan strife

The Tracking System of University Faculties in Taiwan—Analyzed from the University Faculty Assessment system

Chan Ying

周国强,加拿大温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教育和比较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加拿大移民孩子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多元加拿大
签证移民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