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分类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30唐良玉

关键词:学习者大学英语

唐良玉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教育部于2004年开始试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10月正式颁布执行。在其教学要求一栏内明确说明:“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1]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很多学校开展了大学英语分类教学。所谓分类别教学,就是教师承认并充分考虑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明确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建构语言能力,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具有不同学习潜力及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创立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2]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需要改革,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将混合式学习应用到我校的大学英语分类教学中。

一、混合式学习简介

混合式学习(教学)原有含义是混合式学习或结合式学习,即指各种学习或教学方式的结合。例如,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等等。进入21 世纪以后,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E-Learning 的发展,国际教育技术界在总结近十年网络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利用Blended Learning(或Blending Learning)原有的基本内涵,同时却赋予它一种全新的含义: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是Margaret Driscoll 教授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混合式学习意味着学习过程可以是基于Web 的技术(如虚拟课堂实况、协作学习、流媒体和文本)的结合,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是多种教学方式(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教学技术(或者非教学技术)的结合,共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如视频、CD-ROM、网络化培训和电影)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方式的结合;是教学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4]

综上所述,混合式学习是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是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风格的混合,是综合运用各种学习理论、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它通过有机地整合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 Learning)和数字化学习(Online learning 或E-learning)这两种典型的教学形式而成为当前ICT 教学应用的主要趋势,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5]“混合式学习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使学生的认知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都发生了改变,其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具体到教学就是采用不同的媒体和信息传递方式解决问题,而且这种解决方式的目的就是要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5]。

二、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分类教学中的应用

我校在2012年3月份出台了《关于大学英语、公共计算机课程成绩认定的规定》(试行),《规定》中对大学英语课程成绩作了如下规定:1.音、体、美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成绩以参加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 级考试或以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为依据,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 级考试成绩在60 分及以上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425 分及以上的,课程成绩为合格。2.非音、体、美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成绩以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为依据,成绩在425 分及以上的,课程成绩为合格。因此,我校的大学英语按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音、体、美专业学生,第二类是以通信工程、计算机、化学、土木、数学等专业为主的理工科学生,第三类是以外语、中文、教育、法学等专业为主的文科类学生。因为本项目的成员主要承担第二和第三类学生的教学,因此我们的混合式教学也主要在这些学生当中进行。

混合式学习(教学)主要有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网络在线学习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等四个主要环节。[6]以下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探讨混合学习在大学英语分类教学中的应用。

(一)混合式学习环境的设计

本研究中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主要指的是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相结合的学习环境。课堂面授环境即包括普通教室内以粉笔、黑板为主的教学,也包括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的面对面的教学。在这一环境中,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课程内容的讲授,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网络学习环境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基于教材的网络教学平台,另一方面是开放的互联网系统。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配备了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平台为学习者在线英语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学习者都能很方便的接触到互联网,可以利用网络上提供的大量信息来拓展英语学习,同时我们也通过建立公共邮箱、QQ 群、微博、微信等方式来进行异步的交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二)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混合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尝试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部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比较突出和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而忽视学生,学习者容易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积极性通常不高;在混合学习环境中我们则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倡导发挥教师的主导、指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实施前,我们拟定了具体的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每单元的学习重点、听说读写任务等,明确教学手段和评价手段,让学习者对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安排了然于心,也能让学习者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

课前我们提前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主要是让他们通过教材配备的网络平台获取相关的背景知识、课文的梗概并找出课文中的难点;课堂内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的内容根据每单元的主题不同进行不同的任务设计,有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三分钟演讲、辩论等活动,目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来。师生互动则主要体现在老师的答疑解惑和对学习策略、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师生间的这种互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师生间的这种正面的情感互动还能降低学生的焦虑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语言的“习得”和“学得”。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课堂面授检查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情况,查漏补缺,培养学习者的策略意识和创新思维,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三)网络在线学习

网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教材配套的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为学生在线英语学习提供全面支持,包括对课文重点、难点的详细阐释,配备多种练习,通过它可以完成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译训练;同时该网站具备“测试中心”、“在线作业”、“视听说进程控制”、“小组讨论”、“学习记录”、“师生交流平台”、“授课讲义”、“教师社区”等强大功能,为我们的混合式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也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线作业”、“学习记录”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估提供了依据,学生也可以从网络平台上展示的课程内容中发现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得到新的启示。但尽管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有音乐、电影视频等辅助材料,这并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学生还需要广域网的丰富资源来实现个性支持。

开放的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信息量无穷大,学科门类齐全,兼具有工具书书库、论文库、阅览室、俱乐部等多种功能。[7]学习者不仅能接触到国内的英语学习资料,而且能接触到国外大量的、新鲜的英文资料,如报纸、杂志、小说、歌曲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是教师课前给的某一特定主题查找相关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学习者还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进行同步或异步的讨论,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互动交流;学习者还可以在这些网络平台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语音技术进行英语口语练习等活动。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互动,我们通常会将学习任务提前发到公共电子邮箱或是群空间,也会将学习资料共享到群空间;同时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意见和想法或者是对课堂的反馈评价也会通过网络发到老师的信箱。这样既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指导,也为老师了解学生的需求提供了便利。因此,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发展性教学评价

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习者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6]本项目中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我们在项目的实施中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表现和态度观察、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来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估,学生参加课堂面授的情况、参与小组讨论等协作性活动的情况、完成作业以及课后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情况都是我们评估的内容。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还采用自评量表、互评量表来动态的展现学习过程,并根据这些反馈及时修正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终结性评估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这种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1]我们在本项目的实施中采取的是第一、第三学期综合测试,第二、第四学期口语测试,这样既能达到综合能力考查的目的,也能强化对学习者口语能力考查。

三、结语

混合学习将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使英语的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逐渐转变了以往学生过度依赖老师、被动学习的局面,鼓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网络展开有目的、有计划的英语学习。同时,也促使教师转变角色,进一步发挥其启示、引导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观察者、倾听者和设计者,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这也正符合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因此,将混合学习应用于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符合教学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唐依凡,秦艳萍,等.分类教学、整体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9(3):81-85.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

[4]刘文宇,查吉安.混合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有效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0):23-26.

[5]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2006.

[6]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7]胡郑辉.英语学习策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学习者大学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读英语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