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五种基本句子结构研究与教学

2014-03-30江宝庭

关键词:英汉句法词义

江宝庭

(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 永州 425100)

大学扩招以来,二本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逐年下降,据观察仅有20% -30%的学生可以跟得上大学英语学习。通过作文和翻译方知,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英语五种基本句型。孙利敏(2011)的高中英语句型教学现状调查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初高中花了六年的时间却忽视或轻视了这一语法核心部分的学习和训练,导致了大学阶段要花相当的时间来补救,否则,大部分学生学会英语的可能性很小。

一、句型的概念及划分

到目前为止,对于句型的概念、种类及其划分依据,尚无人较全面深入地研究。笔者认为,以某种目的划分成的句子类型叫做句型。英语所有的句子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从语法结构上看,英语句子可划分为下列五种句型,即SV,SVO,SVOO,SVOC,SVP;2.从语用角度,英语句子可划分成以下四种句型,即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3.从意念功能表达上,英语句子可划分成百余种句型,如There is…/Hardly had…when…/Do it and you’ll…/It occurred to sb.that…/Compared with…,…/Only in this way can you…/If only…/As far as …is concerned,…等等。

上述按语法结构划分的五种句型是简单句,是英语句子的“染色体”,因为通过它们的组合或(和)排列组合便构成了成千上万个英语句子。这五种基本句型就是五个基本公式,由它们产生的并列复合句、主从复合句及并列主从复合句也可以用公式表达如下:

S5:五种基本句型;:五种基本句型组合;X:并列连词

S5:五种基本句型;:五种基本句型组合;Y:从属连词;:各种从句;(,):有逗号表示它前面是状语从句,无逗号表示它前面是主语从句。

虽然英语句子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即里面都有S。因此学好这五种基本句型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然而这方面缺乏研究,仅有的研究又不尽人意。

二、五种基本句型的由来

国外认知语言学家如George Lakoff,Charles Fillmore,Ronald Langacker,Giles Fauconnier 等早在1987年就认为:第一,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第二,句法不是语言的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而是跟语义、语汇密不可分;第三,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1]句法认知研究是在一般认知能力的框架内探求同句法相关的认知理据。一个句子构块式是形式同意义结合的句法表征结构;研究一个句法表征结构的形式是如何同其意义结合在一起的,找出当中可能的理据,是进入句法认知研究的一把钥匙。[2]笔者的研究发现英语动词的词义决定了动词的用法,因而产生了五种不同的句型。例如:

1.到达 Vi.I got there.SVi

2.得到 Vt.I got a cake.SVO

Get 3.弄到 Vt.I got you a pen.SVOO

4.使得 Vt.I got the glass broken.SVOC

5.变得 Vlink I’m getting old.SVlinkP

由上例可知,虽然“get”可以是Vi,Vt 和Vlink,但是由于词义的不同,不可混用;即使是Vt,也由于词义的不同而各自适用不同的句型。席留生(2006)在研究汉语兼语式和英语SVOC结构的对比时认为“使令概念往往由动词表现出来。从历时的角度看,词汇概念的形成和句法结构的意义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词义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句法行为,一个句法结构的意义同时也决定了哪些词汇可以进入该结构”。[3]笔者也认为词汇概念的形成和句法结构的意义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一个句法结构的意义同时也决定了哪些词汇可以进入该结构。然而,通过上例,笔者还认为,不仅仅是使令概念,而且是所有相关概念都由动词表现出来,动词的词义决定了句型,而不是“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句法行为”。如果一个动词没有某种词义,那么它就没有相应的句型。

笔者的研究又发现在英语中只有“get”一词具有“五项全能”,即可用于五种句型,其它动词由于缺乏某种或某几种词义,因此只能用于一、两种句型,有的达三种,但能用于四种句型的动词不多。

笔者的研究还发现英语有、也必须有、也仅有这五种句型,就像音乐中的七个音符,多一个或少一个都不行,因为它们是千百年来语言使用过程中提炼的结果。一些典型的似非而是的句型,其实都是上述五种基本句型的某种变化形式。例如:

1.There is a cat there.该句中的两个there 不同,后者是副词,有词义,表示“那里”,在句中充当表语,可用一介词短语如(under the table)替代,也可承前省略;而前者是句子言语提示或书面倒装符号,没有词义,也没在句中充当任何成分,但不可省略。因此,该句型实际上就是主系表(SVlinkP)的句型。

2.The police deprived him of his driving license.是SVOO(见下文)。

3.He was made Mayor of the city.是SVOC 的被动式,因为Mayor of the city 是主补。

4.She married young./ He died a martyr.应该是SVlinkP,只不过字典里没列出marry,die 作为连系动词的词义罢了。

5.I’m basking in the sun.是SVi (见下文)。

三、英汉基本句型的共性

普遍语法观认为任何句子都有两种结构:语法结构(即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和语义结构(即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转换生成语法学家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生成的,而这一理论适用于分析一切语言。所有的语言具有共同的语言结构。语言的共性是本质的、核心的,差异、个性是非本质的、边缘的。[4]虽然英汉双及物构式SVOO 都具有若干非原型的用法;英语SVOC 构块作为结果构块有多义性,而汉语的兼语式呈现同形多构块性;汉语与英语在SVP 句型上也有差异,但是由于语法体现了人类认知活动的基本规则,是人类对世界的经验经过认知活动投射到语言上去的结果,[3]因此,英汉基本句型在深层是一致的,两种语言表层结构的差异只是参数不同而已。这些参数的产生是由于“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1]

英汉SVOO 的句型在表层结构上有些差异,是因为“在原型的基础上,由于认知上的隐喻或转喻机制的作用,英汉语双及物构式都具有若干非原型的用法,这些引申的用法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处”。[5]

例如“我买麦克一本书”,如果译成I bought Mike a book..,则意思就完全相反了。这时,英语句子就需要参数,从而译成I bought a book from Mike.。同理,如果把I bought Mike a book.译成汉语,那么也需要参数,从而译成“我给麦克买了本书”。英语中也有需要参数的形式I bought a book for Mike.。

再如,汉语的“偷、抢、夺”等动词可以进入双及物构式,而英语的rob,steal 等却不能,须加上参数变成rob (steal)sb.of sth.(抢或偷某人某物)的形式。因此supply you with raw materials.就不是give you raw materials.这一原型的SVOO了,而是加了参数的变化形式。

还如,英语的throw,toss 之类的动词可直接用于双及物构式,而汉语的同类动词须加“给”字,因此He threw me a bottle of water.汉语就要说成“他扔给我一瓶水”。

英汉SVOC 的句型“都既包括使令动词和命名动词,又都包括各不相同的动词”,但是“含有使令动词的兼语式和含有使令动词的SVOC 结构是两类构块中的典型例子,或称原型成员”。这就是英汉在SVOC 句型中的共性。“随着表义丰富性的要求,原型构块也随之扩容,通过类比等手段,与使令动词意义相似的词语也渐渐进入到该构块。这带来了另一种结果,即典型性不同的次构块的出现”。这就造成了英语“SVOC 构块作为结果构块的多义性”,而汉语由于此种“构块在后来的发展中所接纳的新动词较少”及“语言简约型规则的影响”,[3]因而表现得欠丰富。尽管如此,汉语也体现出从原型向次原型的扩容变化过程。如“我使(得)你喜欢英语”;“我叫你学英语”;“我催促你学英语”;“我选你当班长”;我把车漆成红色“;我看见你走出了院子”等等。

英汉SVP 的句型在表层结构上也有些不同。如“天气变冷了,树叶变黄了”在两种语言中都只能用形容词,但英语中在“看起来、听起来”等后既可以是形容词,又可以是名词(I look young.He looks a man.),而汉语却只能跟形容词。这一点连英语本身也因词义的制约而产生不一致,如“尝起来、闻起来”等,也不能接名词。当此种句型的动词用be 时,英汉在接名词时是一致的,如“她是个女孩She is a girl”,都用了be。但是英语后面是形容词时,be 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汉语中肯定是没有“是”字的,而说成“我年轻”,“苹果甜”。然而,如果此类形容词后加上“的”,那么此种句中又都必须有“是”字,如“苹果是甜的”。对于这个句型,英语相对固定,而汉语显得参数较多,再加上英语中可做表语的选择太多,因而给人以汉语中没有此类句型的错觉,从而影响对英语此种句型的习得。

英汉SV 的句型,在语义结构上(即深层结构)也是一致的,如“(天)下雨It is raining;铁生锈Iron rusts;羊跑了The sheep has escaped 等等,至于“我晒太阳;我照镜子;我吃食堂”等句子,应该是汉语偏离了常规丢掉了参数后约定俗成的结果。否则,它们应该也像英语一样分别有介词“在……里”才妥当。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晒、照和吃”,分别表示“取暖、瞧自己和吃饭”之意,都是不及物动词,尽管字典里没有列出look 的这一词义。

四、对教学的启示

Chomsky 的普遍语法中的核心语法是无标记的,外围语法是有标记的;内部参数是无标记的,外部规则是有标记的。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无论是母语习得还是二语习得,无标记的结构和参数系统优先习得。既然英汉五种基本句型是语法的核心且具有共性,因此应该作为语法教学的重点,而且教学的顺序应该是先教共性,后教差异。

在教学中,不妨先把英汉两种语言五种基本句型的大体框架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目的语的句型的特征,以及它与母语句型特征的差别,加以注意并调动母语句型知识去学习目的语句型,实现正迁移。

Ellis(1985)的实验证明:当母语是无标记的,目的语是有标记时,中介语是无标记的,因此,难以习得。因此,句型教学的难点应是那些相对于汉语是有标记的和相对于英语其它语法项是有标记的语法点上。这就是上文提到的种种参数。

此外,既然五种基本句型是由动词的词义决定的,那么教学中应该重视英汉动词词义的比较、归类和积累并配以相应的练习。

[1]韩霞,等.论英语五种基本句式的认知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

[2]徐盛桓.句法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J].语与外语教学,2005(4).

[3]席留生.汉语兼语式和英语SVOC 结构的对比研究[A].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006(11).

[4]Cook V.& Newson M.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An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

[5]严辰松.英汉语双及物构式[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11).

猜你喜欢

英汉句法词义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句法二题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字意与词义
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对比研究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