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生存危机及应对措施

2014-03-30孙会清李杏丽刘惠欣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信息

孙会清,李杏丽,刘惠欣,杜 鑫

(河北联合大学 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9)

一、图书馆生存危机的提出背景

现代图书馆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呈现出繁荣大发展的局面。但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显著地改变了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图书馆生存危机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早在1978年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首次预言图书馆将于2000年可能完全消失。2011年1月2日美国艾尔弗莱特大学图书馆培训指导馆员Brian T.Sullivan 撰写了《2050年学术图书馆遗体解剖》,他“预言”到2050年时“学术图书馆已死”,“在其临终之时还能听到他嘴里咕哝着对Google 的咒骂声,以及关于一位名叫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先师的事情”[1]。针对该文章引起的轩然大波,2012年4月20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大学图书馆:遭遇“遗体解剖”》一文,作者赵婀娜在文章中指出:有关图书馆命运的这场争论,“无论这场喧嚣以谁的胜利告终,随着信息媒介的发展、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图书馆已同传统功能渐行渐远的事实都无法改变”[2]。另有一位作者则提出了更加直接的设问:“数字技术的进步颠覆了图书馆的‘存在理由’,即书籍本身。我们在21世纪还需要图书馆么?”[3]

近些年来,能得到充裕财政资金支持的地方政府或高校纷纷兴建图书馆新馆舍(大多会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但在这种兴建新馆热潮的背后则是作为图书馆传统主干业务的纸质图书流通借阅量逐年滑坡,以及随着因特网上免费可得的开放存取信息资源大量增多,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绕过图书馆获取所需的专业性数字资源等事实。“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和普及,图书馆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中介地位已经发生变化,被日益边缘化了”[4]。因此,关于图书馆消亡的这些预言已经不是危言耸听和杞人忧天,而是一种理性的忧患思考。而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在认清图书馆生存危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二、图书馆生存危机的研究现状

对于图书馆的生存危机,图书馆从业者恐因身在此山中、难识庐山真面目。但值得庆幸的是,图书馆行业内部已经敏锐地感知和清醒地意识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2050年学术图书馆遗体解剖》的作者本人就是美国艾尔弗莱特大学(Alfred University)的一名专业图书馆员(instructional librarian)。作为业内人士,他理智地告诫大家:“针对当前出现的严峻问题,鲁莽地拒绝将导致学术图书馆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并最终走向死亡”[2]。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初景利教授是较为系统地对图书馆的未来进行关注和研究的学者之一。在文献[5]中他提出:“未来图书馆的范式必然具有其不确定性”,“图书馆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等内容。他完成了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系列论文。文献[6]-[8]提到:信息环境在变化,用户信息行为在变化,社会信息需求在变化,图书馆就要变化和适应。不适应,则消亡;图书馆的许多传统业务将越来越多地由机器和系统(自动借书机RFID)来完成,自助服务体现了用户的需求,也体现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及网络服务的应用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信息生产、传播和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图书馆更要思考在整个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他针对Brian T.Sullivan 提出的“图书馆消亡论”的观点,在认同的基础上做出了深入思考:“数字范式将对图书馆的性质、理念、模式、服务产生根本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再以‘图书馆精神’作为理由来否定图书馆消亡论,图书馆不是无可取代的。我们也不能靠盲目乐观来代替日益临近的威胁和危险”[9]。

北京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王子舟也是一位长期关注和研究图书馆发展命运的学者。他认为,“随着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纸质书刊在未来几十年内将被边缘化”,他还预测出了纸质书刊消失的时间表是:最先消失的是工具书,其次是报纸、期刊,然后是小说等消闲读物,最后是学术著作[10]。并且认为未来的图书馆“会成为虚拟空间、物理空间结合的实体场所”、“有虚拟的网络交流社区和实体的交流场地,集信息、学习、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社区中心”[4]。

三、图书馆生存危机应对措施思考

面对图书馆的生存危机现状,明智之举就是进行适应性的转变。盲目乐观或者消极固守,都可能导致这个行业的消亡。因此,图书馆需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自身独有的社会价值,不断优化和升级自身的服务模式,作为图书馆生存危机的应对措施。

(一)图书馆独有的社会价值

作为一个社会性机构,图书馆所独有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其核心价值

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蒋永福教授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和图书馆治理理念,围绕图书馆公共物品属性提出以下观点:图书馆是一种社会公共设施,图书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必须把图书馆界定为公益性文化组织而不是经营性文化组织;图书馆提供的基本服务必须是免费的而不是有偿的;私人和盈利性组织无法普遍提供图书馆服务[11]。“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是保障公众的文化权利的社会设施之一”[12]。正是图书馆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图书馆所具有的以下核心价值:平等获取、平等服务、知识和信息的自由获取、维护民主政治、社会包容、保存和传播文化、尊重读者隐私、尊重知识产权、教育,等等[11]。而图书馆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核心价值是其它任何与图书馆行业竞争的文化信息产业领域盈利性组织所不具备的。

2.独特的场所感

场所感,即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某种经历,如激发起的情感,兴奋、欢快或愉悦的心情等所构成的对一个场所的感觉结构[13],是来源于艺术、哲学、心理学和地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一个概念。图书馆场所感的具体涵义如下:“图书馆不但是提供信息的场所,更为基本和深刻的是,图书馆是从事于理解活动的场所。读者通过在图书馆的活动而形成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将上述力量具体化、现实化,从而最终将图书馆场所感的力量具体化、现实化”[14]

作为保存人类遗产、履行社会教育功能的社会化组织,近代图书馆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传播文化和传播知识的场所。“图书馆一方面承担了公共空间的永恒意义和价值,一方面与其他公共知识空间形式(如学校、博物馆、现代传播媒介等)又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图书馆作为一个实体活动场所,它给人的体验与其他公共知识空间有所不同”[4]。因此,图书馆的场所感是图书馆所独有的,任何其他公共空间都无法提供与图书馆相同的场所感。

3.图书馆是高度有序化的知识库

一方面,图书馆的物理空间里的所有实体文献全部按照分类法体系并结合馆藏规划进行采集、典藏、入库、排序、上架,实现了高度有序化的存取模式。另一方面,图书馆虚拟空间里提供的数字文献,也来源于高度有序化的专业文献数据库。因此,图书馆是一个高度有序化的知识库。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高度有序化的知识库里配备了图书馆员为信息用户(读者)提供优质的、专业的人工服务,包括对实体文献进行采集、编目加工处理;在专人值守的物理和虚拟空间里同时提供专业化信息咨询服务和信息导航服务。这种能够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高度有序化知识库是任何其他类型的信息服务机构无法类比的。

(二)图书馆生存危机的应对措施

吴慰慈在《图书馆学基础》中指出:“图书馆是中介性机构,中介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15],图书馆的这种中介性业务属性,使得用户决定是否需要图书馆服务时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体现了图书馆在人类生活中并非必需物品的特性,也是在网络环境中由于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发生变化导致图书馆服务遭受冷遇和冲击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在挖掘和发挥图书馆独有的社会价值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升级自身的服务模式,从关注用户需要、使用户喜欢进而达到让用户离不开图书馆的境界,是图书馆行业未来努力的方向。

1.强化图书馆公益性社会机构的权益保障和文化引领作用

作为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公益性特性,坚定不移地为公众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保障公众的文化权利。在此基础上,通过提供优秀文化信息资源、举办文化讲座等活动,打造图书馆文化品牌,成为健康主流文化的引领者。并纠正存在于公民当中的深入阅读不足、信息素养能力低下、信息伦理道德缺失、追求低俗娱乐文化等不良文化习惯和倾向。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充分利用自身具有较高信息检索技能的优势,利用图书馆高度有序化的信息资源库,进一步发挥为信息用户的信息导航、提高信息用户信息素质、进而提升公民综合文化素质的职能。

2.突出图书馆第三空间以及社交场所功能

时下由于网络环境的主导作用,逐渐兴起的即时通讯(QQ、MSN 等)、论坛、微博、微信以及EKnowledge、E-Learning、E-Research 等虚拟E 环境下的交流和学习模式,更多地代替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使得在实体空间中发生的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奢侈。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和阻碍了个人交际能力的发展,因为只有面对面的直接信息交流是一种视觉、感觉和知觉的综合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际交往者的心理需求,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个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才能够对交流者的声音、表情、眼神、手势等体语信息或隐性信息进行捕捉和挖掘。图书馆作为收集和传播知识、信息的社会性机构,是一种能够天然地提供这种面对面信息交流的场所,而且被认为“是人与人交流的最佳场所”[17]。实际上,图书馆所具有的社交功能也已被公众所认可[18]。目前,尤其是在国外,图书馆、咖啡馆、公园等作为区分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的提法已成共识[19]。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和拓展自身所独有的场所感的优势,“从内向的研究空间转变为城市社交和教育的外向场所”、向“城市沙龙”和“世界之窗”这种新的图书馆模式演化[3]。

3.开启泛在化图书馆服务模式

所谓泛在(Ubiquitous),即“无所不在、普遍存在”的意思。泛在化图书馆服务模式,就是图书馆提供给用户基于网络的、随时随地、所需即所得以及一种无缝的、动态的、交互式的服务模式。尽管图书馆是一种能够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高度有序化知识库,但因特网时代信息用户对信息获取的易用性、快捷性、保障性、自主性等方面存在越来越高的需求,图书馆原有的信息服务模式难以适应这种需求。“未来图书馆发展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泛在图书馆,它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型态和发展模式”[15]。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理念,构建泛在化图书馆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结 语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适应的本质就是一种改变。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适时转变,实质上是图书馆服务范式的转变。未来图书馆的名称和实体形式都有可能发生显著的甚至颠覆性的变化,但其灵魂即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必将被保留、传承以及发扬光大。“图书馆只有坚守住已经形成传统的高贵品质和自由精神,它才能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4],也才能真正成为公民追求文化权利的精神庇护地。如美国作家斯图亚特·A.P.默里的书名所言——“图书馆,不落幕的智慧盛宴”,希冀图书馆成为为人类提供文化精神养料的永久的福祉之地。

[1]Brian T Sullivan.Academic Library Autopsy Report,2050.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Washington:Jan 2,2011.

[2]赵婀娜.大学图书馆:遭遇“遗体解剖”[N].人民日报,2012-04-20(018).

[3]玛丽娜·斯坦科维奇,尚晋.图书馆已死!图书馆万岁![J].世界建筑,2013,03:16-17.

[4]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初景利.图书馆的未来与范式转变——IFLA2011年大会侧记[J].图书馆论坛,2011,06:68-72.

[6]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环境分析与主要战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01:3-11.

[7]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三):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03:3-9.

[8]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四):图书馆管理、人员发展及结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04:3-8.

[9]初景利,杨志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图书馆新消亡论论辩[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5-11.

[10]王子舟.随电纸书洪流走入数字阅读时代[J].图书馆建设,2010,(06):7-9.

[11]蒋永福.图书馆学通论[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2]蒋永福.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中国语境表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02:21-26.

[13]百度百科.场所感[EB/OL].[2013-05-02].http://baike.baidu.com/view/8309232.htm.

[14]尹银怀.实际空间与意义空间——论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场所感”[J].图书馆建设,2010,(06):1-3.

[15]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6]范广兵,初景利.泛在图书馆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105-108.

[17]吴建中.拓展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功能[J].公共图书馆,2011,01:3-5.

[18]钟德强.公众生活中的图书馆——对天涯社区近11年来关于图书馆的帖子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19:140-145,79.

[19]鲍甬婵.图书馆:城市的“第三空间”[J].图书馆论坛,2011,(5).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信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