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研究

2014-03-30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融合度课程体系融合

●刘 芳

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研究

●刘 芳

提高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可以增强高校体育课程创新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而目前新兴运动项目由于受到学校重视程度、师资配备、场地器材配套以及课程体系规划等条件制约,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较低。通过提高认识、科学规划、提高师资力量和改善硬件设施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

新兴运动;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

新兴运动项目是指国际、国内新创或在国际上已经较为流行,但引入国内的时间较晚,在国内开展不久,尚缺乏一定群众基础的项目,如:瑜伽、啦啦操、轮滑、定向越野、小轮车、攀岩等。虽然新兴运动项目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对于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高校学生而言,这些新兴运动项目却并非完全为“新”。高校学生已经对这些运动项目显示出较为浓厚的兴趣,成为新兴运动项目最大的参与群体。某些新兴运动项目也已悄然进入高校体育课程,成为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现状

由于各地区、各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新兴运动项目差异性较大,为便于研究,笔者以济南市高校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了15所高校(10所本科院校,5所高职院校),考察体育课程设置,选择30名体育教师与150名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通过调查发现,15所高校均开设了健美操课或啦啦操课,9所高校开设跆拳道课或散打课,5所学校开设瑜伽课,5所学校开设定向越野或野外生存课,1所学校开设橄榄球课。对于受访教师和学生,均认为应将新兴运动项目纳入高校体育课程;对于目前所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内容,有近75%的教师持满意或基本满意态度,而在受访学生中,对于以上内容持满意或基本满意态度的只占30%,远低于任课教师。

调查表明,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已经进入高校体育课程并受到师生的欢迎,同时也发现,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还比较低,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新兴运动项目的要求,距离学生学好学精新兴运动项目尚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课程科目设置较少,内容单一。对于新兴运动项目,受访的15所高校中,总共只开设了8门课,开设科目最多的高校也只开设了4门,且多集中在健美操、啦啦操、跆拳道、散打等项目上,与传统体育课程科目数量不成比例。(2)课时量较少,内容简单。新兴运动项目课程基本上只安排一学期教学内容,每周授课1次,每次2学时。由于课时设置较少,所以教学内容安排较为简单,而且每堂课间隔时间为一周,课上复习环节的教学安排更是挤占了本已有限的教学时间,所以学生对于新兴运动项目只能是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导致学生对新兴运动项目的教学满意度较低。(3)课程安排较散,内容陈旧。新兴运动项目的课程多为选修课,受人数所限,无法使全部学生都参与学习。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新兴运动项目并没有完全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距离与传统体育项目共同构成大学体育课程的有机统一整体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制约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因素分析

制约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提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兴运动项目受重视程度较低

虽然受访高校都已开设了新兴运动项目课程,有的高校甚至开设了3-4门,但是对于田径和三大球项目而言,新兴运动项目课程无论从科目、课时,还是任课教师数量以及场地器材安排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各高校对于新兴运动项目关注程度较低,相关人员对开设好这类课程的认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中有的认为田径、三大球等教学课程设置完备,学生参与程度较高,已经可以满足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身心健康的目的,没有必要再将过多的新兴运动项目引入课堂,增加学生负担;有的认为轮滑、小轮车、街舞等新兴运动项目带有街头杂耍的成分,与高校体育课程的严肃性与高雅性不相吻合,难于将这些项目进一步引入课堂;还有的带有功利主义思想,认为新兴运动项目既不属于大学生体质测试范围,也难在各类运动会上觅其踪影,实用性不强。这些观点严重制约了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融合。

(二)师资配备较为薄弱

专业师资配备是开设好课程的基础。调查发现,中青年教师是高校担任新兴运动项目教学的主力军。他们中的多数人是近几年刚从学校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对新知识、新技术认同度较高,对在高校体育课中开设新兴运动项目表现出较大的热情,这是开设好新兴运动项目课程的有利因素。但是从调查中也发现,目前新兴运动项目授课老师中,除部分健美操任课教师与自身所学专业相符外,绝大部分教师所承担的新兴运动项目课程教学与其自身专业不符,所讲授的内容是个人参加相关短期学习培训获得的。由于这种短期学习培训的局限性,致使教师教授的内容缺乏系统性,专业水平不高,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等,这些都降低了学生学习新兴运动项目的积极性。所以,任课教师对新兴运动项目缺乏足够的了解,培训进修机会较少,自我学习不足,再提升空间有限,讲授新兴运动项目课程能力不够等师资方面的问题是制约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的重要因素。

(三)课程体系缺乏规划

新兴运动项目体系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内嵌于高校体育教学之中,与以田径、三大球为代表的体育传统课程体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目前体育传统课程体系较为完备,教学内容相对固定,课时充足,在体育教学课时量一定的前提下,会挤占新兴运动项目教学时间,使新兴运动项目教学成为基础课程教学的补充,而不是同等重要的两个部分。如此状况下,新兴运动项目课程教学只能见缝插针,课时量和连续性无法得到保证。此外,新兴运动项目课程体系与传统课程体系、新兴运动项目课程体系内部都没有进行较为规范的整合,缺乏必要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课程的设置也存在随意性,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不相符合,甚至有的学校开设新兴运动项目课程仅仅是因为其他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并没有从自身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出发,在更高层次上对新兴运动项目课程进行统筹规划,从而限制了与体育课程融合度的进一步提高。

(四)场地和器材配套滞后

调查发现,场地和器材配套滞后也是阻碍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融合的障碍。场地和器材是高校正常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载体,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新兴运动项目对场地、器材等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较容易开展的项目,如健美操、瑜伽、跆拳道等对服装和教室有专门的要求;而定向越野、攀岩、橄榄球等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会更高,甚至需要巨资建设专用场地,这也是有些新兴运动项目在高校开展较少,普及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场地和器材配套滞后限制了新兴运动项目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开展,使新兴运动项目教学始终处于低水平的重复之中,无法吸引更多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其中,难以使其与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融合。

三、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建议

影响制约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的措施也应该科学谋划,统筹考虑。

(一)提高认识,重视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度融合度

新兴运动项目由于出现时间较晚或引入国内的时间较短,与田径、三大球等传统运动项目相比,无论从参赛人数、比赛次数,还是场地建设、器材投入等都相距甚远,还没有引起高校的充分重视,对于新兴运动项目进校园,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认识也有待提高。学生喜欢新兴运动项目,希望通过参加其中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对于新兴运动项目有较大的需求,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指导高校开展好新兴运动项目,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学,特别是新兴运动项目的检查指导力度,提高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的融合度。各高校应立足自身定位,结合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新兴运动项目,以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为原则,适当增加新兴运动项目课程数量和课时量,正确处理新兴运动项目与传统运动项目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开设新兴运动项目课程对于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为实现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科学规划,构建开放的新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是新兴运动项目进入课堂并与之融合的载体,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应充分吸纳新兴运动项目于其中并协调其与传统运动项目的关系。为此,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纲要》的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对新兴运动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程提出指导意见,指导各高校构建包含新兴运动项目在内的新型体育课程体系,重新组织教学大纲,编写新兴运动项目课程教材。各高校要依据《纲要》要求,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科学选择新兴运动项目纳入体育教学,逐步改变目前新兴运动项目多为选修课的现状,更多的将新兴运动项目课程调整为必修课,处理好新兴运动项目与传统运动项目在课时量上的关系。构建新型高校课程体系还应注重开放性,随时将体育发展的新成果——新兴运动项目纳入其中,使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时俱进,真正成为科学的体系。此外,还应以多种渠道检验新兴运动项目的教学成果,如通过将新兴运动项目作为学校运动会项目,组织院校之间新兴运动项目比赛等方式,反映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效果,不断推动二者深度融合。

(三)增加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技能水平

提高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需要一批熟练掌握新兴运动项目的高素质专业教师。专业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学生规范的掌握新兴运动项目的知识技能。目前新兴运动项目进入校园的时间还不长,许多任课教师是由其他专业转岗而来,通过进修培训等形式获取新兴运动项目知识,虽然这样可以迅速开展新兴运动项目课程教学,但是对于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尚有欠缺,无法为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证,所以高校在新进教师时,应增加新兴运动项目专业教师数量;加大对现有承担新兴运动项目教学任务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自我学习与参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利用社会力量,聘请有较高水平的兼职教师进校讲课;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新兴运动项目资料开展自学,自我提高。通过以上方式,构建任课教师外出培训、校内切磋、自学自练等业务提升渠道,为构建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课程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四)增加投入,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

高校开展新兴运动项目课程需要有相应的场地设施予以保障,有些新兴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现有条件就可以满足要求;有的项目对场地设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对现有场地予以改造;有的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必须新建相应的场地,这些都需要学校增加投入予以保证。同时新兴运动项目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器材,这也需要学校拨付足额的资金予以购置。所以,不断增加投入,积极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也是提高新兴运动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度的有效途径。

[1]梁若雯,唐晓彤.论高校新兴体育运动课程的开展[J].浙江体育科学,2010,(3).

[2]杨晶.如何在学校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J].体育师友,2005,(1).

[3]胡宝华,陆海荣.从新兴运动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程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J].体育教育,2010,(3).

[4]李晶晶.高校新兴体育运动的开展与终身体育[J].商场现代化,2012,(23).

[5]夏力.安徽省高校公体课新兴体育项目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3).

[6]万卿.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及健身价值[J].大众商务,2010,(14).

(责任编辑:何 言)

刘 芳/山东女子学院基础部

猜你喜欢

融合度课程体系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重庆市产业融合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