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季子文化及其积极影响

2014-03-28沈建钢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季子常州文化

沈建钢

(常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江苏 常州 213022)

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公元前547年被封于延陵,史称“延陵季子”。延陵季子至德至仁,博学睿智,亲民廉洁。他告楚子期曰:“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他“仰高履尚,惟仁是处;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他三让王位,视君位为敝屣。他的“三次让国”“徐墓挂剑”“出访中原”“观乐议政”“逊耕延陵”“大义救陈”等故事在百姓中成为千秋美谈,孔子赞扬季子“其天民也”。《史记》有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而30篇“世家”,第一篇乃是《吴太伯世家》,全文4 400多字,司马迁写季子的篇幅却有1 600多字,司马迁在“史评”中盛赞季札:“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季子文化是常州文脉之根,是常州文化之基,是春秋吴文化的杰出代表。

一、季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一)季子文化的内涵和核心

季子文化是季子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对后人产生的人文影响和精神成果。季子文化是常州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地方特色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和宝贵财富。

季子文化的主要内容是谦让、诚信、守礼、清廉。谦让,他“三次让国”,不图王位;诚信,他“徐墓挂剑”,不欺己心;守礼,他视周礼为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清廉,他“枣树挂钱”,视富贵为过耳之风。

季子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既表现在经史记载、诗词赞美等文史资料中,又体现在祠庙墓葬、碑记石刻等遗存遗迹上;既表现在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里,又表现在节庆拜祭等民风习俗间。

季子文化的核心是仁义、至德。时时处处用仁义至德来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收放有度,不失于礼,仁义至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季子文化的特点是致用。老子以著《道德经》而享有盛名;孔子以杏坛讲学、有3 000弟子72贤人而成为圣人;季子以多次让国、徐墓挂剑等仁德致用赢得天下赞誉,季子是以身作则、崇尚周礼的典范。

(二)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是生活的积淀,是情感的表白;文化是时代的印记,是社会的基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活中创造积累的文化成果,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一旦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孜孜追求、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这就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中华文化是历代发展中的种种物质的、制度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包括文化遗存、民族习俗、价值伦理观念等等。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特点,它与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宗教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古希腊文化以科学为支柱,古罗马文化以法治为支柱,宗教文化以上帝、神为支柱,中华文化以仁义、道德为支柱。所谓“五常”的仁、义、礼、智、信和“四维”的礼、义、廉、耻都是中华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它不断催化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这是应该肯定的,而且还要继承和发扬广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如所谓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还有封建迷信等等,这些应该被抛弃。因此,我们要处理好继承和扬弃的关系,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三)季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春秋时期的政治体制、社会组织、观念意识为中国社会树立了基本典范,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周礼社会的礼仪制度,社会提倡的“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妻顺”等行为规范,得到孔子、季子的充分肯定。季子生活的时代虽然是春秋中晚期,但当时周礼已经面临冲击、濒临崩溃。因此季子与孔子一样,竭力主张维护周礼,克己复礼。季子长孔子25岁,季子的思想、行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儒家文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季子的圣贤之德,受到孔子的肯定和赞扬。在孔子著的《春秋》中,记载了延陵季子访问中原列国的史料:“吴子使札来聘”。孔子“知季子贤,习于礼”,曾在嬴博之间观季子葬子,今留有明代莱芜知县傅国璧立的“孔子观礼处”碑。对季子葬子,孔子评价其合礼也乎。季子墓前,竖有相传孔子写的“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碑。“呜呼”,是以节其人,对季子的哀悼;“有吴”,以不夺其国,讲季子是吴国人;延陵君子,是以不没其志,这是对季子的高风亮节的褒扬。有学者认为,只有像孔子那样了解和敬佩季子的人,才能作出那样高度概括的十字碑,并且完全符合春秋笔法。正因为如此,季子的谦让诚信等思想行为、仁义至德等高尚品德为孔子所接受,成为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学者称其为“南季北孔”,也有学者认为季子是儒家先驱。

季子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完全一致,都是以道德为核心。中华传统文化有三个层面,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处在其核心地位。

中华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道德。对个人来说,要“礼为用,和为贵”,礼仪道德是人最本质的特征,“内圣外王、修己安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和”。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就是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季子文化的主要内容与核心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追求不谋而合,季子文化完美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季子文化对本地社会文明的积极影响

(一)季子“谦让、诚信”的品行成为社会道德规范

在中国历代,有过多位皇帝敕赞延陵季子的美德。东汉桓帝、南朝宋武帝刘裕都赋诗评赞季札。唐朝垂拱四年,唐相狄仁杰以吴楚多淫祠,上奏请废,“凡毁千七百房,止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而己”,季子祠庙得以保留,说明唐代社会对季子的肯定,也反映后人对季子的敬仰。到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敕令殷仲堪摹拓“十字碑”。宋代宋哲宗赵煦御赐季子庙为“嘉贤庙”,宋宁宗赵扩加封吴季子为“昭德侯”。清代康熙帝为季子祠亲题“让德光前”御匾。乾隆帝6次下江南,其中5次谕祭延陵季子,并题写“清徽绳武”御匾,悬挂在双桂坊季子祠中。乾隆还作《御祭吴季札文》,盛赞季子“谦冲夙著,礼乐幼娴,春秋多褒。美之文实,圣人所深。……朕巡方言迈旌善,孔殷昔尚论而慕其人,兹式而表其德”。

许多史学家、社会名流、文人墨客也对延陵季子留下大量的褒奖和赞扬之辞。司马迁盛赞季札“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闳览博物君子也”。西汉文学家刘向,三国著名诗人曹植,晋代诗人殷仲堪,南朝文学家江淹,唐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宋代名相包拯,文学家欧阳修,大文豪苏东坡,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王士祯,明代文坛领袖李东阳,清代常州文人赵翼,启蒙思想家魏源等等,他们都充分肯定季子的谦让仁义、诚信守礼的美德,并把他作为礼让的楷模、诚信的典范。

(二)季子文化成为古延陵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古延陵,地域大致包括今天的常州、武进、宜兴、江阴、金坛、丹阳等地。明清时期的常州府,曾被称为“中吴要辅”“八邑名都”,辖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武进、江阴、靖江八县。古代当地官员新任,都把季子文化当作地方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或前去祭祀,或修缮季子祠庙,以“仁德待民、务德安民”为宗旨。

据史料记载,延陵地区最早的季子祠庙有三处,一处在晋陵(今常州市)东门外,一处在暨阳乡(今江阴申港),一处在曲阿延陵镇(今丹阳九里季子庙)。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朱彦任常州太守,他训导严谨,奉学正统,尤重教化。他嘱会江阴县令赵士淝去寻访季子墓祠,修缮季子祠。朱彦摹拓孔子题写的十字碑文并镌刻于碑上,并亲撰《吴季子庙碑记》,制定了禁止在墓地砍柴、放牧、垦植的禁令,并在庙中设置季子祀像,按时带领幕僚官吏及县学生员到庙中拜谒祭祀,用以表明官员为人处世当以仁德为重,执政期间要有务德安民之心。

据清《康熙常州府志》记载,延陵季子祠,又名“嘉贤祠”,在晋陵东门外。季子祠在元朝毁于战火而不存,后由明朝常州知府孙用于洪武七年在双桂坊(原蒙古字学旧址)兴建而成,分春秋两季祭祀。明曾有过五次修葺,至清康熙七年第六次兴修,并在祠中东南角设“延陵书院”,讲学议政,传承文明。乾隆年间、道光年间再修。人们在瞻仰拜谒之余,游览祠中,肃然想到这庙是对先贤神灵的慰藉,是对常武地区的风俗教化,便会情不自禁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它具有整肃礼仪、兴盛义教的作用。

另有江阴的季子墓和季子祠,丹阳九里的季子庙,当地官员也都去祭拜,祈祷社会文明,国泰民安。例如,明代江阴知县刘守泰在任期间,每年春冬必去季子庙恭祭。清代江阴知县林达泉,少年时就深深仰慕季子的人格品德,认为春秋以来除了管仲、子产等名相卿士之外,要论崇高品德和博大精深的学养,应首推季子。他敬仰季子,重建“礼延书院”,修葺季子祠,并围绕季子墓栽种梅树,寓含“高山仰止”的敬意。镇江丹阳季子庙,也一直很有影响,唐润州(今镇江)刺史萧定,履职勤廉,政绩卓著,他改修季子庙,重刻十字碑,并写有《改修延陵季子庙记》,让瞻仰季子祠像的人知晓先贤的遗风,使之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准则,遵守礼仪的范本。

(三)季子文化对教化风俗、安定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常州府江阴知县蔡澍认为,“其清风高节,诚有足以廉顽而立懦者”,即季子的清风高节,确实能够使顽者廉,使懦者立。天下百姓如能省悟季子奉行的谦让之德,用以修身,那么社会矛盾就会减少,社会局面就会安定。

历代地方官员反复修建季子庙,就是为教化风俗。民众进入庙中就像踏进谦逊之胜地,在不知不觉中将那些逞强争胜、刚愎暴戾的邪念渐渐消除。百姓瞻仰祭拜而敬重季子的至德,便会化浮躁轻薄的习俗为淳朴厚道的民风,止身争权夺利的行为,崇尚谦让诚信的美德。季子的遗风,可以和谐家庭,可以振兴天下。

据载,每当春冬两季祭拜季子,季子庙内呈现过万民坐夜的壮观景象,而且犯过法者不能入庙,只能在家面壁思过。随着季子的礼让之德如春雨润物般地深入人心,相信今后人们在土地纠纷中能学会谦让,在家庭纠纷时会懂得亲人间的体谅谦让,在处理夫妻矛盾时能体现谅解宽容,在乡邻之间能长幼谦让,不论富贵贫贱能按道德谦让,这些行为都与季子谦让的精神相符。即使遇到祸患灾难,也能相互帮助,勇于克服。由此可见,季子的品行美德,能清淳民风,安定社会。

延陵既是礼仪之邦,又是忠义之地。说它是礼仪之邦,是因为这里的民众勤劳朴实,礼让处事,社会平稳,没有出现多少社会暴动和农民起义;说它是忠义之地,是因为每逢外敌来犯,这里的官民都会赤胆忠心,守护家园,体现出特殊的战斗力。黄泥塘抗金、常州城抗元、唐荆川抗倭、江阴城抗清、镇江城抗英等等,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与季子文化的熏陶也是分不开的。

三、季子文化在延陵的传承弘扬

数千年来,季子文化对常州的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延陵季子“以绍至德见重于圣人,而终老是乡。流风余韵,贤哲代兴。或以功名事业显名于当时,或以气节文章传名于后世”。今日常州,既有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又有现代文明的书香气息,享有“千载读书地,现代文明城”的美誉。

(一)崇文重教,名士辈出

常州素有季子遗风,崇文重教,学风兴盛。学者苦读经书,修身养德,成就功名。常州市区先后涌现9名状元、1 546名进士、8名榜眼、11名探花,65名两院院士,常州名人名士列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北京、苏州、杭州。唐荆川、赵翼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荆川,常州人,明嘉靖八年会试二甲一名(传胪)。官至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又以兵部郎中职督师江浙沿海抗倭,升右佥部御史。他以文治武略闻名于世。文为“嘉靖三大家”之一,武则荡尽倭寇于近海。同朝吏部郎中王慎中认为,求学者如能读读唐荆川的文章并加以思考,就能领会唐荆川的心志与季札是相通的。他的文学才华受益于言偃,唐荆川的文学成就与季札、言偃相比,孰浅孰深,还难以辨析。唐荆川出仕为翰林院编修,又任职太子司谏,但都因为他恪守儒道,为人正直将这些官职视同敝屣而放弃了,大有季子让国的品节。他取舍细微的清廉品行、刚毅果断不屈于威胁利诱的性格,更值得用来教训讥讽那些庸懦怕事、贪婪无耻的酒囊饭袋之徒。王慎中评论到,从古到今的两千多年间,吴地有三位文学贤士:季子、言偃和唐荆川。唐荆川在千余年之后独自崛起,追从季札、言偃的道德文章,且能与他俩并驾齐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又如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学识渊博,阅历丰富,于经史诸子考据均有极大成就,尤其是他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更成为千古绝句。

由春秋季子文化开始的常州文脉,经齐梁文化、唐宋学风、明清一国五派、近现代名人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二)诚信礼让,社会文明

季子谦让诚信的美德,深深地印在延陵后人的心坎上,融入延陵后人的血液中。两千多年来,礼让、诚信的生动故事在常州不胜枚举。如果说季子是常州诚信第一人,那么今天的常州便是一座充满诚信美德的城市,这里生活着诚信守德的市民。道德大讲堂,身边人说身边事,演讲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感动身边人。诚信守德、谦让互助蔚然成风。道德讲堂开全国道德教育之先河,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考核项目。常州双桂坊美食街领全国安全食品、放心食品之潮,每年接待300万食客,使顾客高兴来,放心吃,满意走。这些都受到刘云山、刘淇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和赞扬。

(三)修身齐国,儒雅刚正

古代从常州走上仕途的官员,都受到季子文化熏陶;外地来常州任职的官员,也从苦读中仰幕季子的美德。凡受到感化的,都懂得要以伦理情义为重,以高爵厚禄为轻;以谦逊礼让者为可敬可佩,以争名夺利者为可耻可鄙。这些官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修身齐国,儒雅刚正。具体说来,一是他们都饱读经书,博大精深,文采风流。二是他们都为官勤奋、清廉,不阿谀奉承,而往往又不讨上司喜欢。三是他们都因正直而辞官,回乡兴教办学做文章。清钱振锽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位。

辛亥革命中的常州人赵凤昌、庄蕴宽为南北议和,确保辛亥革命结出胜利果实而立下汗马功劳。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更以“我是江南第一燕,衔得春色上云梢”“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惊世太雷”的英雄气概站在革命潮头,文韬武略、儒雅坦荡,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

(四)友爱互助,和谐稳定

“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季子追求仁义、和谐的高尚境界,陶冶着民众的情操。当今常州,礼让和谐,关爱互助,已成为社会风尚。常州自己创造的慈善模式,慈善基金已经超过16亿,每年补助8万个贫困家庭。常州市民文明友善,2011年常州已经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列全国十大宜居城市第四位。这里,社会治安良好,矛盾处理理性,居民对社会安全感的满意度超过90%,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全国、全省平安城市。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重要的就是形成了自己的优良文化传统。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和创造先进文化成果,脚踏实地,辛勤耕耘,为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季子常州文化
常州的早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季子挂剑
论季子的贡献和文化学影响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谁远谁近?
坚守自己的良心
常州梳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