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移动金融创新

2014-03-28张天舒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天津300222

产权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运营商商业银行银行

◎ 张天舒(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天津300222)

浅谈我国移动金融创新

◎ 张天舒(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天津300222)

移动金融的发展打破了银行受地域、时间限制的金融服务形态,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金融消费环境,提升了银行业务的便利性和灵活性。银行将移动金融服务融入到自身业务体系中,拓展了业务领域和客户范围。特别是新形式的移动支付消费方式,满足了居民小额支付需求。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移动金融也存在支付安全威胁、风险监管等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移动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移动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移动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移动金融 创新 移动支付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和消费活力的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移动金融业务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前景。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促进移动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发展,从而使移动金融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是我国商业银行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 我国移动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移动金融是指借助移动性互联网进行金融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简言之就是通过现代化无线通信技术、智能手机终端系统等使金融服务机构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新型的金融服务形式。移动金融服务可以随时随地提供,突破了传统实体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支付要求和各类金融服务需求。移动金融的便捷性远远超过了互联网银行,互联网银行需要实体的PC系统和网络服务的存在,尤其是在交易过程中,其操作落后于移动金融的便利性。目前,商业银行传统金融受到冲击,移动金融发展迅速。在移动金融领域,移动支付已成为一种主流智能手机的主要功能之一,其中电子钱包、Square读卡器和移动支付近场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亮点。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支付供应商、银行等已经进入移动支付领域,移动支付的大产业链已形成。移动支付的发展潜力巨大,移动金融业务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1.1 新兴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优势凸显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断涌现,银行与互联网相匹配的相关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为移动金融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诸多优势。(1)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安全性较高,避免了信用卡信息和账户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手续费用基本属于免费。(2)第三方支付已形成规模,在流程上更为简单,便于消费者操作,对于商户而言,节省了运营成本,对于银行而言,节省网络开发成本的同时增加了交易收入。(3)第三方支付平台可提供多种支付方式及多种形式终端受理方式,便于消费者选择使用。(4)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支付和担保双重服务。

1.2 零售作业模式发生转变

随着移动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渗透速率不断加速,传统金融模式的消费行为和价值倾向、生活方式均在向“智能、高效、便捷”的模式转变。商业银行将电子渠道业务逐渐代替柜面业务,通过3G技术应用、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新型技术,不断开发B2B、B2C等电子渠道特色产品,预计2015年国内网上银行交易量将达到3500万亿元,随着零售产品和服务品种不断增加,经营成本将不断下降,将促使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不断增强。

1.3 电子银行渠道业务量增长明显

互联网渠道以开放式、互动式的方式给客户良好的体验,电子支付将是整个银行支付未来的发展方向,促使商业银行开始策划金融创新,进行商业银行渠道整合和重新定位。近几年,银行将主要精力均投入到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金融等电子渠道产品研发和创新上,同时各大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客户使用数量及交易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2 我国移动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协作问题

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属于互补关系,即金融机构缺乏对移动支付业务传输渠道的把控,移动运营商则可以完全把控移动通信网络(移动支付业务传输渠道),同时拥有庞大的使用客户群;而移动运营商在支付流程管理方面经验缺失,金融机构则恰恰可以弥补。因此,金融机构与运营商的通力合作成为移动支付业务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从移动支付业务实际开展情况看,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协作不通畅。金融机构、运营商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金融机构计划将移动支付作为其新型创新支付业务渠道,运营商则计划凭借移动支付提升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两者均想成为移动支付产业链的主导者,竞争关系远远大于合作关系。另外,监管机构对非金融经营类金融业务管控比较严格,从监管政策上比较难于突破,进而致使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存在难以稳定协作问题。

2.2 安全支付问题

安全支付问题是决定移动支付业务成功与否重的要因素之一,交易的安全性是客户选择移动支付业务的首要因素,以及判断是否采取此交易方式的决定要素。而实际情况是,移动通信网络数据(涵盖客户支付信息的重要私密数据)传输不能确保完全的安全性。由于存在被窃取的威胁,交易的安全认证和数据传输的机密性要求制约着移动金融业务的发展。

2.3 监管约束与产品创新问题

2.3.1 金融监管制约移动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对移动金融创新有刺激和抑制双重作用,根据我国经济政策及居民储蓄习惯,资本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使得银行缺乏创新动力,故而金融监管对我国移动金融发展存在抑制作用,从利润角度,国家发展形势仍间接影响利率变化,同时利率管制剥夺了银行对移动金融产品创新的定价权,进而使银行对产品创新失去积极性。另外,监管理念保守和监管体制约束,也制约了移动金融创新的进程。

2.3.2 银行间不正当的竞争关系制约着移动金融创新。国有银行无论从网点数量、分支机构,规模均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特别是小型商业银行都是无法相比的,其规模也占据全国七成以上的存贷资金。换言之,长期获得超额利润的银行缺乏移动金融产品创新动力,而股份制行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产品创新方面比较积极,但是由于利率管制限制产品自主定价,打击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移动金融创新。

3 关于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创新的几点建议

3.1 创新移动支付应用技术

3.1.1 推动移动支付标准实施: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统筹商业银行、运营商、中国银联、手机程序应用方合作情况,移动支付业务势在必行,同时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才可以便于推广实施。推动移动支付标准的实施有利于移动支付应用经验推广、便于探索和创新移动支付技术方案、商业模式、产品形态等;移动支付的统一标准更加有利于移动金融产品的兼容性和通用型。

3.1.2 推动和完善非接触支付环境:移动支付应用的推进程度和成效主要受非接触受理环境的改造和完善程度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金融IC卡受理环境和移动支付的全面整合和有效利用,需要加强非接触受理环境改造力度,确保非接触受理环境的网络质量。

3.1.3 建设移动支付安全可信基础设施:商业银行、运营商、监管机构的纽带和桥梁归根于安全可信接触设施建设,因此,在政策和资金双方支撑下,启动研究安全可靠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移动支付安全模块、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凭借产业链各环节空中数据传输通道和共信密钥体系,更加为移动支付联网通用、安全管理提供便利。

3.2 完善移动金融监管机制

金融交易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属性,尽管移动金融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交易门槛,促使更多客户参与金融交易,但移动金融毕竟是金融与互联网集合产品,银行客户对于移动金融的理解和掌握均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监管层面仍存在支付安全、个人信息泄露、资金亏损等风险。需要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完善监管体制。第一,为促进移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加紧法律体系框架建设,根据互联网特性及法律体系要求制定适合移动金融的互联网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第二,建立消费者保护协调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移动金融作为新兴金融理念,需要对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同时明确现有监管职责,做到包容创新和保证各环节监管到位的协调发展。

[1].胡文修.商业银行内控评价及其创新——基于工商银行内控评价的研究[J] .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10).

[2].孙永波,陈柳钦.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路径选择[J].发展研究,2011(12).

猜你喜欢

运营商商业银行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