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民族地区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大理州和丽江市为例

2014-03-23那茂菊杨荣华夏桂云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高中语文

付 睿,冯 燕,那茂菊,杨荣华,夏桂云

(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一、调查目的

云南省于2009年秋季在所有普通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高中课程改革实行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方式,对广大高中教师来说,难免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中新课改在语文教学方面教师面临的问题,以寻求解决的对策,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滇西民族地区所辖大理、丽江的普通高级中学随机抽取样本,调查的对象是已经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大理州10所中学,丽江市4所中学。样本的抽取在保证代表性的前提下,也考虑了操作的可行性,故样本的大小在两个地区有所不同。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是根据我们对高中新课程实施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认识,对高中新课改面临的主要困惑、对新课改的适应性、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实施新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问题所进行的思考等方面来编制问卷。此次问卷设计主要采取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部分开放式选项及问题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4份,回收率为95%。表1至表5是114位教师的基本情况统计。

表1 教师性别统计情况

表2 教师学历统计情况

表3 教师教龄统计情况

表4 教师专业背景统计情况

表5 教师任教班级人数统计情况

表1至表5反映出目前高中语文教师的学历水平已符合我国对高中教师的要求,教师专业出身与教授学科的符合度较好,教师男女性别比例明显失调,女教师偏多,教师教龄分布基本均衡,教师所任教班级人数在40人以上占91.3%,班级人数过多。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当前课程改革的信心及挑战的认识

1.教师适应新课改的信心

调查显示,10.5%的教师对自己能适应新课改有信心,44.7%的教师对自己能适应新课改较有信心,40.4%的教师对自己能适应新课改有些担心,4.4%的教师对自己能否适应新课改很担心。

2.新课改对自身挑战的认识

有4.5%的教师认为语文课程对自己的挑战是专业知识,53.5%的教师认为语文课程对自己的挑战是综合知识,有38.5%的教师认为语文课程对自己的挑战是教育理念,3.5%的教师选择“其他”(如与高考的整合、学生基础、学习理念等)。

3.教师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的认识

针对在国家课程实施纲要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新教材任务是否有困难的回答,28.1%的教师认为很困难,61.4%的教师认为有些困难,8.7%的教师认为没困难,1.8%的教师认为很轻松。针对语文新教材教学实施有困难的版块的调查,25.4%的教师认为是阅读鉴赏,40.4%的教师认为是表达交流,29.8%的教师认为是梳理探究,36.8%的教师认为是名著导读。

4.教师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认识

针对开展新课程教学(含选修教材)的主要困惑,14.0%的教师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被否定了,11.4%的教师认为教育思想观念完全跟不上要求了,35.1%的教师认为难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33.3%的教师认为难以适应新课程的内容安排,12.3%的教师认为是新课程与高考脱节,学生不适应等。现在遇到的最大困难,15.8%的教师认为是缺乏学科教学辅助材料,28.8%的教师认为是缺乏专家指导,45.6%的教师认为是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10.5%的教师认为是如何研读处理必修课教材,33.3%的教师认为是如何处理选修课教材,14.9%的教师认为是如何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2.7%的教师选择其他,主要有误认为新课改就针对语文一个学科,教学资源和设备不能达标,学生阅读时间少等。

上述问题反映出一半多教师对新课改比较有信心,也有近一半的教师对新课改信心不足,认识到新课程对自身综合能力的要求提高,教育理念需要更新。实施新课程的物质资源与条件、经费、政策和学校的氛围不足,缺乏专业指导,学生的基础等影响了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大部分教师对语文新课程教材基本适应,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不太适应,几乎一半的教师认为语文新课程内容有难度,大部分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学时间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对教材新出现的梳理探究、表达交流、名著导读等板块,教学上存在困难。近一半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近1/3的教师对选修课教材的教学存在困难。可见,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二)教师对自身学习需求的认识

针对教师想参加学习的课程类型的调查,从教材研究类、教学理念与技巧类、教师综合发展类三部分进行了问卷调查。

1.教师对教材研究类课程的需求

有14.0%的教师选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1.9%的教师选择语文教材分析,60.5%的教师选择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42.9%的教师选择选修课教学。

2.教师对教学理念与技巧类课程的需求

有21.9%的教师选择教学理念更新,42.9%的教师选择选修课教学,39.5%的教师选择新课程教学技能,47.4%的教师选择教学经验分享。

3.教师对教师综合发展类课程的需求

有28.1%的教师选择语文教学名师经验,44.7%的教师选择阅读教学问题诊断与评价,52.6%的教师选择写作教学问题诊断与评价,16.7%的教师选择文本解读方法,21.1%的教师选择语文教育科研方法,12.3%的教师选择教师社交礼仪文化,32.5%的教师选择后进生转化,选择其他的占1.8%,如试卷分析技巧等。

通过开放式问题“您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困惑、意见及建议”的调查结果统计,按提议涉及的多少,主要有:13.2%的教师提出课本容量内容太多,教师无法讲精讲透,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25.5%的教师认为考试与所学内容有冲突,提出需要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14.9%的教师认为地方政府部门过度干预学校教学;15.8%的教师认为涉及教育的各级部门领导也应该参加新课改培训;6.3%的教师认为教师参加的培训时间不够;7.2%的教师认为落后地区设施、师资与发达地区差距大,学生基础差,同步推进难度太大;4.5%的教师认为语文学科地位低,不受重视;3.6%的教师对选修课与高考的关系存在困惑;1.8%的教师提出学生的自主课外阅读时间无法得到保障;3.6%的教师认为新课改评价方式泛化,难以操作。

四、讨论与建议

(一)客观认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困难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四年多。大理、丽江作为滇西少数民族聚居地,无论学生基础、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都与发达地州如昆明、曲靖、玉溪等地有悬殊。调查获悉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如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需求,缺少经费和政策支持,学校缺乏民主、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学生基础较差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等。

同时,也要反思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培训的不足。教师在实施新课改前,只进行过短期的培训,部分教师未能参加新课改培训,对新课改的目的、理念、具体操作方法等缺少必要的认识、理解,这样的结果是新课改被流于形式。从教师角度看,教师承担的教学班人数多,教学任务重,新课改要靠教师自觉提高自身水平达到新课改要求恐难实现。

(二)完善政策保障及课程资源建设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新课程许多教学活动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教师普遍认为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需求、课程教学资源的缺乏、缺少政策和经费保障影响了新课程的正常进行。如语文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实践课程就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保障,为此,必须要从宏观层面加以解决。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与新课改息息相关的教学设施的投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有硬件设施完善,新课改的内容和理念才能切实得到施行。其次,与高中新课改配套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应切合新课改的需要,并能与高考有机结合,从而解除教师游走在新课改与高考之间的两难困境,切实从制度层面保障新课改的实施。

(三)增强新课程语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的最终执行者〔1〕,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教学的效果。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新课改的信心不足,对语文新课程难以适应,教学理念转变困难等问题,不知道如何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对选修课教材的教学存在困难。这些问题固然有对新事物的不适应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对新课程相关知识缺乏足够了解,自身缺乏实施新课程的必要知识技能,导致对新课改信心不足,难以适应。因此,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显得十分迫切。通过教师职业发展需求调查显示,教师对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选修课教学、阅读教学问题诊断、写作教学问题诊断、后进生转化,以及语文新课程教材新版块梳理探究、表达交流、名著导读等难点存在诸多困难。之前的培训,教师只对新课程理念等宏观问题有所了解,今后的培训应针对上述教师存在的困难与困惑展开,建立教师教育与新教改衔接机制〔2〕,以便教师学以致用,培训切实能直接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四)加强语文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的整合研究

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相矛盾,要兼顾新课程改革,又要抓高考难度很大,认为高考与新课程改革是对立的。要改变这种观念,需要作为研究者层面的各级教育局教研室、中学教研室、高校专业研究机构等部门着力研究语文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的整合理论、方法及实践策略,面向高中学校进行普及推广,消除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抵触心理,通过新课程改革稳步提高高考成绩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这样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五)加强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的衔接

九年义务教育改革从2001年开始,当前小学、初中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近些年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包括一些边远山区小学都已配备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设备,信息技术使用率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相比较而言,高中学校语文学科在信息技术使用、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还显得滞后。这就需要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提升高中语文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认识,包括小学及初中的语文课程、教材、教学方式、课程资源等,都应全面把握,才能更好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

总之,大理、丽江地区高中语文新课程刚起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面临的问题也急需解决,只有政府部门加大政策经费保障力度,增强教师培训针对性,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支持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1〕贡如云.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2):56-59.

〔2〕付睿.滇西民族地区高校教师教育现状与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5):81-84.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新课改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