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竞赛体系的构建

2014-03-23薛春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以赛促学会计专业竞赛

薛春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竞赛体系的构建

薛春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它能使学生在一种竞技环境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学校层面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学校层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课证岗三位一体”竞赛体系的构建思路。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技能竞赛;职业能力

近年来,技能竞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技能大赛不仅可以展示职业教育创新成果,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而且可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因此,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会计职业证书及课程体系,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全国性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始于2012年,至目前为止,已开展了2012、2013两届大赛。两届大赛的举办虽然都很成功,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忽视全员训练

有的学校只重视“奥运冠军”的培养,不注重“全民健身”的普及,他们只是强化训练那些参加全国、全省、全市职业技能竞赛的个别选手,而不关注全校所有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有的学校根本没有组织校内竞赛,参赛选手的产生没有经过层层选拔,只是由学校老师直接指定。为了提高学生竞赛成绩,对这些参赛的学生实行全封闭停课集训,而对于学校其他的大部分学生来讲,他们没有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中来,技能竞赛没有让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这样的学校即使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也并不代表这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于同行。

(二)会计技能竞赛和日常教学脱节

举行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之一是要充分发挥大赛的导向功能,通过大赛引导各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在有些学校,会计技能大赛对教育教学没有丝毫促进作用,竞赛有竞赛的方案,教学有教学的大纲,教学和竞赛的相关性较小,教师原来该怎样上课还是怎样上课。技能竞赛无法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三)比赛项目、比赛时间缺乏统筹规划

有些学校虽然比较重视技能竞赛,也举行一些会计职业技能大赛,但比赛项目、比赛时间缺乏统筹规划,随意性大,没有合理、科学的安排。有些学校的比赛项目完全根据国赛项目设置,比较单一,没有与考证、课程设置相联系,不能吸引学生;有些学校设置的比赛项目太多且凌乱,与学校开设的课程关联度小。比如学校开设的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是“金蝶软件”的应用,但却参与“用友”的全国会计信息化大赛,为了参赛,随便拉几个学生停课集训。在比赛时间安排上,很多学校往往在省赛或国赛出通知后才开始安排选拔,比较被动,这样的学校在大赛中往往也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二、构建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体系的依据

(一)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根据麦可思相关调查报告,中小企业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领域。我国小企业发展迅速,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培养从事出纳、会计核算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据调查分析,中小企业会计人员除与现代企业一般工作人员一样应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人际关系协调处理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专业技能:点钞、小键盘录入、会计核算、常用会计软件应用、成本计算、纳税申报和财务分析等。高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要从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出发,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职业能力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竞赛项目、组织技能竞赛。

(二)依据会计职业证书考证需求

众所周知,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会计“上岗证”,也就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工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者评审、会计专业职务的聘任、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要求会计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入职门槛,因此学校、家长、学生及用人单位均非常重视这个证书。另外,高职会计专业在校学生一旦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就可以报名参加初级会计职称即助理会计师考试。据了解,在校期间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一般均有意愿参加助理会计师考试。助理会计师证书的取得,无疑为学生顺利就业增加了砝码。但因助理会计师考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大,且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一般不涵盖助理会计师考试课程的部分较难章节,所以,虽然学生参考的热情很高,但通过率却不理想。在构建高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会计师证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竞赛项目,从而有助于学生两证的取得。

(三)依据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由各自独立且相互关联的一组课程所构成的,是由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计和构建。由于高职院校之间存在着办学理念、办学优势、培养目标等方面的不同,从而使得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特色需要通过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来体现,因此,每所学校都有表现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构建竞赛体系时,必须考虑自身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有针对性地设计竞赛项目。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成立了由政策专家、行业专家、业务专家、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参与专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岗位知识范围和基本技能,根据对优秀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职业能力的分析,构建会计岗位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岗位课程体系。目前学院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了出纳业务核算、往来业务核算、财产物资核算、产品成本核算、投资与融资核算、纳税核算与申报、收入与费用核算、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八门岗位核心课程。

三、高职会计专业“课证岗三位一体”竞赛体系构建

“课证岗三位一体”的技能竞赛体系(见表1),必须依据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学生考证的需求,紧紧围绕学校所设置的课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直接对接主要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融合会计考证的相关课程。技能竞赛体系密切配合开设的课程,一般在课程结束后的下一学期开展与上学期专业课程相关的专业技能竞赛项目,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切实提高了岗位职业技能,还为学生取得会计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了基础。

(一)会计基础知识大赛

会计基础知识大赛安排在第二学期,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之前,全面考查学生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通过比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从而顺利获取职业证书。

(二)会计基本技能大赛

会计基本技能大赛安排在第二学期,考核内容包括数字书写、点钞、小键盘录入等,主要锻炼学生的职业基本功,考查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出纳岗位技能大赛

出纳岗位技能大赛安排在第三学期,出纳岗位技能大赛与出纳业务核算课程对接,考核内容包括日记账登记、各种结算业务办理等。

(四)会计核算技能大赛

会计核算技能大赛安排在第三、四、五学期,包括往来业务岗位、财产物资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财务主管等岗位会计核算技能考核。该竞赛项目与往来业务核算、财产物资核算、产品成本核算、投资与融资核算、纳税核算与申报、收入与费用核算、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课程对接,每次在具体安排竞赛内容时,可从中选择一至两个岗位技能侧重考核,为学生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税法知识大赛

税法知识大赛安排在第四学期,考核内容包括企业常见税种税法知识。该竞赛项目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提高税法的遵从度。

(六)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大赛

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大赛安排在第三学期,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大赛与会计各岗位对接。通过大赛,可以系统检查学生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的能力,同时,这个项目也是全国会计技能竞赛的竞赛内容,学校通过这个赛项可以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省赛、国赛。

(七)初级职称会计知识大赛

初级职称会计知识大赛安排在第四学期,在助理会计师考试前,通过该竞赛项目,全面检验学生的助理会计师考证学习情况。

表1 高职会计专业“课证岗三位一体”竞赛体系

实现会计专业“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环节是校内竞赛。高职院校全面完善的校内竞赛体系有助于“以赛促学”。各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就应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学校的技能竞赛体系,在组织技能竞赛前,应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大赛受益。一般来说,竞赛活动比较适合分年级进行。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建立技能竞赛的激励制度,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竞赛的指导工作,对教师指导竞赛工作作为教师教学工作量认定,同时也作为教师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的依据。此外学校还可以依托学生社团组织技能竞赛相关的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校的竞赛体系应相对稳定,竞赛活动应常态化,使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的技能竞赛活动,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技能竞赛激发自身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目的。

四、结语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下构建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竞赛体系,能使学生在一种竞技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竞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找到成就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1]文史生.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嫒嫒.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问题与建议[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兰海燕.高职会计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1):65-69.

[4]叶剑明.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技能竞赛的现实性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158-159.

[5]张颖淳.以赛促学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1):96-97.

[6]张士刚.以赛促学提高高职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4):32-35.

[7]吴立波,李丽萍,朱庆.高职多课程融合为一教学模式的探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2013(1):64-66.

[8]葛涛.技能大赛视角下的会计课程改革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31-34.

(编辑:林钢)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etition System for Accounting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 Learning-Promoted-by-Competition Mode

XUE Chun-yan
(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214153,China)

The mode learning-promoted-by-competition,a modern teaching model,creates for students a competitive study environment which motivates them to learn.However,some problems exist in skills competitions attended by students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these problems into consider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kills competition named as teaching-certificate-post integ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major of accounting;teaching mode;skills competition;professional ability

G 642.45

:A

:1671-4806(2014)04-0086-04

2014-05-06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SYKJ13B09)

薛春燕(1974—),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以赛促学会计专业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敢拼才会赢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