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自贸区对南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03-23陈亮季晓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保税区南通上海

陈亮,季晓芳

(南通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上海自贸区对南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陈亮,季晓芳

(南通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南通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自贸区建设的影响。南通只有正确认识自贸区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上海自贸区对南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了上海自贸区对南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南通;上海自贸区;影响;对策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我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涵盖上海市原有的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达28.78平方公里,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试运行,首批入驻了25家企业和11家金融机构。自贸区的成立,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一项新举措,不仅能为上海带来今后10年的发展红利,对上海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南通市地处上海北翼,从崇启大桥到上海自贸区,南通是最近的一个地级市。南通市应该早日做好准备,全面接受自贸区的辐射和聚集效应。

一、上海自贸区对南通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一)有利于南通分享政策红利,推动制度创新

上海自贸区的制度红利并非只是针对上海这一个城市的,其主要职责是推动全国的新一轮改革。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贸易、投资、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为全国改革破局带来示范效应。南通市地理位置优越,具有“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随着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的通车及沪通铁路桥的开工建设,南通已经成功融入上海都市圈,与上海的同城效应逐步显现。因此,从理论上来讲,上海自贸区制度改革对南通的影响将是最大的。虽然自贸区的所有政策不可能都延伸到南通来,但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南通凭借其自身的区位优势,更多地关注自贸区的建设举措和管理制度,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从而推动南通市自身的制度创新,分享自贸区政策红利。

(二)有利于促进南通的产业集聚与升级

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市场、外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必然会使得自贸区内高端金融服务行业的产业集聚加强,吸引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端服务人才向自贸区汇集,从而强化上海的服务业龙头地位。自贸区的空间布局有限,其建设发展必然会进一步推动上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对要素依赖较为严重的制造型企业造成较大冲击[1],从而倒逼上海的制造业向周边地区溢出。这对于南通沿江、沿海地区以及通州湾的建设发展中的产业集聚将是一大利好,南通的制造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产品国际化,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重要支撑就是高端服务要素的支持。随着自贸区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开放,南通的企业将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国际市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实现自身产品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利用好自贸区自身的高端服务功能,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有利于南通进一步开放,提升城市地位

南通作为国家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2013年南通的国民经济总量超过了5000亿元大关,排名全省第四,苏中地区第一位,是名符其实的苏中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2013年南通进出口总值为298亿美元,其外贸依存度大约为35%,低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苏南的苏州、无锡等城市。这说明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对于南通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对外贸易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于南通外向型企业来讲,相当于把国际市场搬到了家门口,大大缩短了南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距离,国际信息的搜寻成本大幅度降低,获得国际资本、国际人才的渠道更加畅通,对外贸易环节减少,交易成本降低;对于国际企业来说,南通将变得更近、看得更清,增进了国外市场与南通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促进南通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高了开放水平。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又会拉动南通整体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增长,从而为南通市建设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苏中新一轮经济发展排头雁,进而谋求“较大的市”的城市地位提供新的动力支持。

二、上海自贸区对南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对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形成虹吸效应

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区内对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实施全面自由化,不征收关税,不进行配额限制,放松外汇管制,试点人民币跨境结算,再加上自贸区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上海自身发达的现代服务产业和高效的政府公共服务,势必对周边地区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吸引这些企业将进出口商品运输到自贸区内的全球商品分拨中心进行统筹分配。这样必然会使周边地区的金融服务业、跨国公司总部等更多的向自贸区聚集,一些服务业的高素质人才也会从长三角周边地区向上海靠拢,从而使周边地区的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型人才流失,形成自贸区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

(二)对综合保税区形成挤压

2013年1月,南通市出口加工区成功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作为新成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南通综合保税区虽然具有自身发展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因素。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其区内涵盖了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等多项综合功能,实行境内关外的特殊通关政策,其通关服务将更加简便、快捷,从而吸引更多外资来上海地区投资,吸引更多周边地区的外贸货物来自贸区通关。就南通地区而言,目前已经有很多货物在上海通关,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自贸区的通关优势显现,必将使本地区的进出口货物通关率进一步下降,从而对综合保税区形成挤压态势,进而压缩其发展空间。

三、南通应对上海自贸区影响的策略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内外瞩目的焦点。南通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贸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新定位,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努力为自贸区建设提供相关配套,积极利用自贸区带来的正能量,积极应对不利影响。

(一)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制度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自贸区的改革试点包含贸易、投资、金融、行政管理四个部分,其核心也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实验的核心内容,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的落实。南通与上海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为应对自贸区的冲击,南通要在制度上做好准备。首先是在战略规划上进行对接。南通要深入研究上海自贸区在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方面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挖掘其在法律税收方面的调整措施,在制度创新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做好全面对接的准备工作。例如,上海自贸区实行投资监管备案制度,将原来的行政审批制度简化成备案制,南通市政府可以加强与上海市政府的沟通合作,及时了解自贸区在这一方面的运作情况,借鉴其管理经验和理念,在南通开发区、南通滨海园区等区域逐步推广实施类似政策措施,使南通的产业聚集区在规划、理念、制度、管理等方面主动贴近上海自贸区,提高与自贸区的发展契合度,从而形成与自贸区相配套、相协调的产业配套基础和出口基地。其次是理念制度的对接。南通在过去的开放过程中缺少国际化的开放建设理念,而上海自贸区就是按照国际理念,遵循国际惯例来建设的,南通应该近距离地观察自贸区的建设理念和运作模式,拓开视野,大胆改革,进而推动整个南通地区的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2]

(二)发挥本地优势,加强产业对接

首先要加强制造业的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必然会导致上海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的重新调整,为适应自贸区发展服务业的需要,上海地区的部分制造业会向周边地区外迁。南通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吸引其中的部分企业落户南通。如表1所示,将南通与上海、苏州等地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进行比较,会发现南通的最低工资水平分别比上海和苏州低8.6%和3.3%,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分别比上海、苏州低12%和14%,土地出让金均价更是只有上海和苏州的10.8%和28.9%。基于成本因素考虑,南通无疑更有利于接纳上海外迁制造业企业落户。因此,南通应积极宣传自身成本优势,吸纳受自贸区影响而溢出的上海制造企业,从而将自身打造成自贸区腹地的产业基地。

表1 2013年三城市相关数据比较

其次是加强服务业的对接。发展高端服务业是上海自贸区的重要内容,其中金融服务领域、航运服务领域、商贸服务领域、专业服务领域、文化服务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这六个方面将成为自贸区今后发展的重心和亮点,也引领着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方向。从长期看,自贸区有可能会建设成为中国境内的离岸金融中心。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离岸结算——上海分拨物流的分工模式,争取将上海服务企业中受人工和土地成本影响较大的环节设置在南通,使南通建设成为自贸区服务业重要的配套基地。

最后是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对接。自贸区成立后必然会在区内形成高端服务业的产业聚集,南通企业应该主动出击,力争自贸区的服务业能够直接为我所用,为我服务。例如,自贸区服务领域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航运服务领域的开放,在自贸区创建伊始,就已经有上海中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上海运力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航运业务相关企业入驻。南通本身滨江临海,航运发达,且船舶与集装箱制造都是南通对外出口的主要产业,以现有条件而言,南通的船舶工业、集装箱制造工业完全可以和上海自贸区的航运服务业形成良好的配合与互动,南通港口与上海港之间也可以尝试性地开展进出口集装箱货运的沿海捎带业务。南通的中小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贸区的离岸金融服务平台申请国际融资,从而破解自身发展资金难题,为企业成长获得空间。

(三)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跟上开放步伐

作为上海北翼的经济中心,南通有50%的企业与上海有直接的业务联系,70%的农副产品销往上海,占进出口贸易额75%的外贸货物通过上海口岸出口,南通正在全方位地融入上海,服务上海。但是从两地的开放程度来讲,南通远远落后上海。2013年上海进出口总额达到4413.98亿美元,南通只有298亿美元,两者相差巨大。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上海已经加快了其对外开放的步伐。南通要想进一步加强与上海的同城效应,变“北上海”为“上海北”,就必须要主动接轨自贸区,全面提升自己的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融入上海,跟上开放的步伐。

首先要主动应对虹吸效应。南通对虹吸效应并不陌生,2003年至2009年期间,南通的经济增速一直排在长三角地区第一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南通现象。然而苏通大桥通车后,连续三年,南通的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地区排名末梢,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能够抵挡住上海、苏南地区的虹吸效应。因此,此次自贸区的建设虽然也会对南通的高端人才产生一定影响,但相比苏南地区要轻得多。南通更应该把它看做是一次机遇,要乘着自贸区服务业产业聚集的东风,招贤纳士,吸收自贸区溢出的服务人才,对自贸区形成反向虹吸。自贸区的成立对于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高端服务业人才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会吸引全国各地的精英汇聚上海。然而自贸区的容纳空间有限,必然会使得一部分高端人才将眼光放到周边城市。苏南城市经过多年发展,人才容量趋于饱和,且竞争激烈,发展空间有限;南通地区的人才竞争则相对平缓,且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南通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制定相关人才引进政策措施,主动宣传自身优势,广纳贤才,在自贸区周边形成人才的二次聚集,为对接自贸区、提升开放水平打好人才基础。

其次要加快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南通的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和纺织产品占的比重较大,约占出口总额的75%,其中多数产品以劳动力加工为主,技术含量不高。南通应该重点开发出口支柱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对于机电产品要提高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对于纺织产品则要改变传统的贴牌加工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并且努力发展研发环节,从而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提升自身在价值链上的地位,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保持传统的欧美、日韩等国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发新兴市场,如东盟、金砖国家等,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降低出口市场结构风险。要积极研究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优势外贸企业主动进入自贸区,更好地与自贸区实现无缝对接,享受自贸区政策红利的同时,利用自贸区在汇率和外汇方面的优惠打入国际市场,从而带动南通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要保持南通综合保税区与上海自贸区的联动。上海自贸区与国内其他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实行境内关外的监管模式,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即自贸区与国外市场之间进出口商品可以自由贸易,自贸区与国内非自贸区地区则按照海关法的规定严格监管。作为国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实行的是境内关内的监管模式,虽然一线没有放开,但是二线可以严格管住,且自贸区与国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监管贸易方面的措施基本是一致的。所以,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复制推广最容易实现的地区就是国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因此,南通综合保税区要加强与上海自贸区的联动。南通综合保税区作为苏中地区唯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存在和发展对整个苏中地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早在自贸区建立之前,南通综合保税区就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招商引资、功能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形成互补和联动。如今,外高桥保税区已经成为了上海自贸区的组成部分之一,南通综合保税区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与自贸区建立紧密的沟通协调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合作细则,争取将自贸区部分优惠政策或产业延伸到南通综合保税区试行,从而破解自贸区对保税区发展空间的挤压,提升南通乃至整个苏中地区的开放型经济水平。

总之,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于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南通作为距离自贸区最近的地级市,只有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上海自贸区给南通带来的影响,才能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引领下获得新的经济增长。

[1]王海梅.上海自贸区对江苏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江南论坛,2014(1):12-13.

[2]南通市社科联.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给南通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J].江海纵横,2013(9):18-19.

[3]南通网.迎接上海自贸区,南通怎么办?[EB/OL].2013-09-30[2014-02-20].http://www.zgnt.net/content/2013-09/ 30/content_2245552_3.htm.

[4]百度百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EB/OL].[2014-3-16].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DVjvJ7tzuzIYLU3 NUO8tZ_TnAUv2VYE_06n-EJTw4aAx7wKBl1NUmfmq Vpl3T4BXGRAZvMKjhqohzZ0RHD2vwvdblyx5gqoNb_lLg C3yynaWFNR8eaa9RBZy0HbrQ-t-3hRkZ3ScgzVFzyhiK EP5zZr9Zy9-781LOeNERTBpT.

[5]杨春蕾.南通沿海产业空间布局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3(3):1-5.

(编辑:林钢)

The Impact of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on Nantong City:An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CHEN Liang,JI Xiao-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Nantong,226007,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marking a new stag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will make an impac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antong City.Nantong City should have a clear idea of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which is what this paper discusses.

Nantong City;Shanghai Free Trade Zone;impact;suggestion

F 727.53

:A

:1671-4806(2014)04-0033-04

2014-06-15

南通职业大学2014年科研课题

陈亮(1981—),男,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对外贸易;季晓芳(1980—),女,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对外贸易。

猜你喜欢

保税区南通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南通职业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简介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