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涛山水画的禅学思想

2014-03-21王维华

关键词:禅学石涛山水画

王维华

摘 要:石涛为清代著名画家、僧人,在中国美术史上影响较大。他的山水画中所蕴涵的禅学思想与其特殊的的身世和社会背景分不开,石涛的内心充满着矛盾,在其作品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避世的思想,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思都融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中。他师从造化,但同时又以禅入画,追求意境上的空灵。他把禅学融入到山水画中,对于后人的影响深远。石涛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其复杂的人生阅历和禅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石涛;山水画;禅学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24-03

石涛是清初最具才情和创造力的画家,其山水画面貌丰富多彩,其中用笔简练的一路,禅意浓厚,应是表现石涛禅学思想的代表作品。如《柳岸清秋》图,近处稀疏几根柳枝,远处淡淡几笔芦苇,画面清空,静寂,清冷逼人。另一幅题给八大山人的《春江垂钓图》,近处一柳一石,一高士坐石垂钓,远处又是一石,画面空旷简练,荒僻幽寒。

石涛作为一代没落王朝之孙,他的思想赋予了他特有的绘画风格,对于艺术有自己的主张。其山水画,构思巧妙,用笔传神,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非常高的成就,并影响了当时的绘画艺术。他师从造化,但同时又以禅入画,追求意境上的空灵。他把禅学融入到山水画中,对于后人的影响深远。石涛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其复杂的人生阅历和禅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禅学因缘

(一)寺院生活

1645年,广西靖江王朱亨嘉僭称“监国”招致杀身之祸,时年5岁的石涛由内官带出,入空门而保命。可以说做僧人并非石涛本意,在后来成长过程中,渐渐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之后,石涛心中郁结的是愤愤不平之气,一方面是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另一方面还有对过去显赫王室身份的向往。这种生活经历造就了他蔑视传统和桀骜不驯的性格。这种心理成为石涛青少年时期思想活动的主线,并在他的绘画艺术中得到表现。

离开广西全州之后,石涛浪迹江湖,漫游江浙等地。但内心并没有寻求到心灵解脱的条件。康熙初年,云游至松江,拜佛教禅宗大师旅庵本月为师,开始利用释教的清静寂灭来解脱心灵的重负,这是石涛学习禅宗的开始。

旅庵对门徒要求极严,证道一丝不苟。石涛在其《生平行》一诗中诉说了学习的刻苦,甚至有时不免皮肉之苦。这时石涛才真正把禅宗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了。后来在老师的启示下,离寺远游,到达安徽宣城,住敬亭山15年之久,期间多次游览黄山。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

(二)结识梅清

石涛学禅证道,外出远游的第一站便是宣城,在宣城,石涛结识的最重要的画家便是梅清。梅清的思想和艺术,对石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石涛把禅学融于山水画中的最初的艺术实践中,毫无疑问,梅清的作品起了示范作用。

梅清出生在安徽宣城,为当地的望族,年长于石涛18岁,与石涛在南京奉圣寺相识,两人交往深厚。在康熙九年(1670年)久居宣城,两人经常探讨绘画和诗词,便成了忘年交。梅清45岁之前,主要精力用于科举,绘画不多。他屡试不第,心灰意冷,开始用功于绘事。绘画风格清秀萧疏,苍凉润淡。梅清的这种清冷风格,不完全是个人心绪的反映,恐怕和半山和尚的交往有关,甚至受其影响。半山和梅清感情最笃,年轻时二人就往来无间,诗画互酬。半山不满于异族统治,有强烈的遗民思想,他怀着深切的家国之痛出家,隐于浮屠。实际上他的心情一直是忧郁苦闷的。有人评价他的画“江山本是无情物,写到荒残亦可怜”。他本人诗云,“剩水残山有此耳,不堪荣达不沉沦。过江徒洒新亭泪,对曲曾怜旧内人。”安徽博物馆藏《烟柳水阁图》,构图简练,荒寒凄切。石涛在宣城时期的绘画,受梅清影响极大。大约创作于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期间的《黄山图》,画意清静,通俗,正如汤燕生在题画中所说的,“冷然清静消浮累,扣寂探真待隐夫。”反映和表现了这一时期石涛受禅宗的影响而形成的出世离尘的思想。在绘画上两者都想从中追求清静、顿悟的禅宗思想,二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梅清因在皖南常常以黄山为师,在表现黄山的神韵与空灵上,非一般画家所能及也,虽然在与石涛的笔墨语言上相投,个人的修养上相融,但在气韵上仍有不同之处。石涛很多的作品虽都表现出“黄山画派”的风格,但在石涛的笔下所绘的黄山是他心目中的黄山,只求其气不求其形,(吴昌硕言“老缶画气不画形”)忘形取意。总之,石涛在宣城的绘画作品,无论在对禅理的感悟上,还是对传统笔墨技巧上都可以看出他在绘画上有很强的个性语言,而这种个性语言的产生与其禅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三)董其昌的影响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是明代后期著名的书画家,书画理论家,“松江画派”创始人之一。他从书画的理论到实践都有很高的建树,在中国文人画的发展中是个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董其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当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思想上既有儒家、道家的思想,也有佛家的思想,尤好禅理,在他著的《画禅室随笔》书中都有体现。从董其昌的作品题材上看,受平等齐物的社会观和梦幻天堂的人生观影响,人生无常、世情梦幻的人生况味是山水画家创作的重要内容,而这种创作思想和绘画的表现形式对于石涛山水画的思想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石涛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出是一脉相承的(如图1)。其画在布置上多为概括、简练,画多半为开合、互应。即近景画石坡土岸树木疏密有致和谐统一,远景山石林木都用渴笔淡墨轻拂漫扫,着力甚轻,笔行纸上若即若离,似实似虚。远山与近树大片留白,是为水面,广阔的水域偶有一舟漂浮在水上,整幅作品给人以静谧、空旷、萧索、荒寒之感。物以心画,这种画面的构成和笔墨,形成了众多习禅人的一种特有模式。

二、画中的禅意

禅宗崇尚“止”、“观察”,即心静不受外界扰乱不为外界所动,始终保持一种清静之心。“冰释万虑,静如止水。”古代文人高士艺者多喜静。“静”可以涵万物,读万物之心,理万物之情。“清”可以去杂念,视他物而不染。临济(义玄)曰:“若有人出来,问我求佛,我即应清静境出。有人问我菩萨,我即应悲惨境出……”临济这话是告知众人要关照自心,不为世间万物所动,心中常驻寂静,扫除一切益乱心之事,自然心中清静。endprint

石涛的奇崛的生活和艺术经历,使他的绘画作品蕴含着一定的禅意。石涛把心之所思,通过绘画表现在画作上(如图2)。此山水画,石涛提款为“此我前身也”,通过山、树,寥寥数笔表现出自然的空灵,静山,净水,无言的树,不同的树木又伴着无言的山,视如世外桃源,无亭无屋,心无他物,恬然自安,飘零于山林之中,视山为床,视天为被,悠然自得也。萧散简远的山水画中就是石涛心里的笔墨思想,是他内心的写照,通过山水抒发个人的情感,借景抒情。

三、继承与影响

在绘画史上有成就的画家其作品少不了两个方面:一是继承。吸收前人的笔墨语言及前人的思想加之个人的努力和修养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前人的学习,从零起步,定不会有大的学成;二是影响力。有了学成、有了自己的绘画语言这便是风格,也是影响他人的首要条件,石涛绘画的成就,少不了以上两个方面,在石涛的山水画中对于禅学的参悟无不渗入在他的画作中。

(一)石涛山水画的继承

有人言陆俨少的画是出于石涛,继承石涛的笔墨语言,陆俨少亦言与石涛都是学董其昌的笔墨,二者不论何说,他们都少不了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只有创新才有所成就。石涛山水画在笔墨上继承董其昌的较多,在画面内涵上与董其昌的禅学思想是一脉相承。董其昌在书画理论上有很深的研究,尤其是以禅学的“悟道”融入于其绘画中,石涛的山水画正是追求俊逸、空灵、旷野与安逸的意境。在笔墨上玄宰追求的是以少胜多,以虚求实,笔少意远,石涛的笔墨则在玄宰的笔墨上又有所创新,他的山水画多有野逸知趣,如册页《陶潜诗意图》。石涛画的笔墨中,既要承袭传统,又要以“造化为师”、“我用我法”,这是石涛明智的一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石涛的山水画除了在笔墨和意境上受到董其昌的影响外,在构图上还吸收《芥子园画谱》的形式,这些都可看出石涛绘画的继承。石涛在山水画审美的思想和理念发展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美学思想,禅学对其影响比较大。禅学强调“天人合一”思想,儒家重人伦,道家重自然,佛家重心灵。石涛多数时间寄身于禅林,晚年弃佛入道,在艺术上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及心灵上对佛学的不断领悟使其提出了最重要的山水画美学思想“一画”论,这是石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达到最好的美学思想。

(二)石涛山水画的影响

石涛山水画影响着后人,很多的知名画家或大画家都从他的画中或理论中寻求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这是因为石涛的绘画承载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比较多,学者应学其思想,多数人学后被其画的风格所限,往往难以突破,就如李可染先生所说,在学习传统时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既要有传统的笔墨,又要有个人的风格。

出生于四川内江的张大千其早期的山水画就是学石涛,他对石涛的研习尤为用功,对石涛技法的掌握精深,张大千不仅在用笔、用墨和设色上做到与石涛极似,而且他还准确地把握了石涛画中的神韵。石涛山水画的痕迹贯穿于大千的整个山水画历程,早年的仿作、中年的写生创作及晚年的泼墨泼彩作品中的构图、造型、笔墨、意境等均有石涛禅学“意味”,但是,张大千不甘拘泥于石涛笔法中,后来形成了自己的泼墨、泼彩画风。在笔墨上张大千受石涛的影响较大,虽然大千也做过百日僧,但画中的禅意远不及石涛。傅抱石对石涛研究至深,借鉴也很多,但傅抱石对石涛的反叛如同石涛反叛前人一样彻底。傅抱石得益于他对前人既师承又创新,这对于我们学习传统迷于传统的画人是一个启示。

综上所述,石涛山水画禅学思想形成与他所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虽然生活与禅寺分不开,禅寺是个清静的地方,视他物而不思,只一心事于禅,但石涛心并不是只求安逸、清静,是游离于二者之间,其山水画有清静、避世的一面,又有不安于现状求变的思想。石涛作为清“四僧”之一,在绘画上对于后人影响力最大,他的绘画思想“墨当随时代”和“我自用我法”的见解,在传统中求突变,强调写生的重要性,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影响到当代,我们在研究石涛的山水画的同时还离不开研究其禅学思想,因为他在山水画中都体现出他的禅学,禅学实质是汉代从印度佛教与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思想,石涛的“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论断就有禅的意味,“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又使人们想起了禅宗的佛在我心中之说,无论何种说法,石涛的禅宗思想贯穿在他的山水画中,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有着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49-64.

〔2〕张中行.禅外说禅[M].北京:中华书局,2006.333-334.

〔3〕韩林德.石涛与画语录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173-179.

〔4〕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3.

〔5〕车鹏飞.陆俨少画语录[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38.

〔6〕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1.484-493.

〔7〕周至城.石涛一生的思想递变[J].社会科学家,1991,(1):64-71.

(责任编辑 姜黎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禅学石涛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王阳明在精神层面上对禅学超越境界的融会
论石涛之画法与禅法
张九成对《论语》的禅学解读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禅学救了ipod创造者
《苍松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