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案例教学法优化高职院校审计教学的思考

2014-03-21毛金妹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

毛金妹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基于案例教学法优化高职院校审计教学的思考

毛金妹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以来自于实践的真实情境或事件为案例,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见解、作出判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审计教学的现状,论述了案例教学法对优化高职院校审计教学的作用,并就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法、优化高职院校审计教学提出了建议。

案例教学法;审计教学;优化

审计是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而案例教学法,能有效缩短教学情境与工作实践情境的差距,有助于实现审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虽然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实施了审计案例教学法,然而效果却不够理想。因此,积极探索审计案例教学法,对优化高职院校审计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审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审计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目前高职院校在整个审计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原本理论性强、专业术语较多、难以理解的审计课程教学内容更加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不爱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深感孤掌难鸣。久而久之,教师完全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了事。审计课程也成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令人头痛的课程。[1]

(二)教师驾驭审计案例教学的水平有限

审计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精深的审计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目前从事审计教学的老师,一方面自身对审计准则及课程内容未能全面理解、正确把握;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基本上脱离审计工作实践,缺乏与时俱进的审计实践经验。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能力不强,很难通过审计实践案例将抽象、晦涩难懂的最新的审计理论具体化和形象化,严重影响了审计教学质量。

(三)缺乏可以利用的审计案例资源

优质的审计案例,不仅紧扣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有效缩短教学情境与工作实践场景的差距,使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审计教学中好的审计案例非常缺乏,至今尚未建立完整的、系统的、可共享的高职院校审计案例资源库。现有的审计案例大多与课程内容联系不紧密,缺乏代表性与真实性,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审计案例教学的需要。

二、案例教学法对优化高职院校审计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审计课程的情感

优秀的审计案例,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2]能将抽象、晦涩、枯燥的审计理论知识通过精彩的案情、生动的场景,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审计工作底稿”内容时,教师讲授新课前先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供的各种类型、格式的审计工作底稿下发给学生传阅,学生仔细阅览后学习兴趣就可能被激发,会向教师提出诸如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有什么用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教学就自然导入了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作用及其编制等教学内容。另外,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以教师为中心、重讲授等弊端,突出学生主体,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个人的观点、见解被重视,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产生学习审计课程的兴趣。

(二)通过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性格普遍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教学互动不理想。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对审计案例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每位学生都要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发表见解。通过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能够不断得到锻炼与提高。

(三)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迁移,真正实现审计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实现审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优秀的审计案例不仅来自于实践的真实情境或事件,而且融合了审计理论知识,能为学生的审计理论学习提供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审计案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运用审计理论、审计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分析问题,其结果也有所不同。[3]因此,审计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模仿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判断,[4]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促进学生所学知识向专业能力的迁移,真正实现审计课程教学目标。

(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审计案例资源库建设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审计案例清晰地阐明教学内容,而且还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审计案例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并对学生的见解进行正确的点评。这会促使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课后深入思考,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不同理解,及时补充、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法,还需要教师深入审计实践,开展审计调查研究,收集大量真实的、典型的审计案例资料,并结合审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筛选、整编、更新。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审计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审计案例资源库建设。

三、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优化审计教学的建议

(一)建立优秀审计案例资源库及其信息反馈系统

1. 科学划分审计案例类别,以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用

教师能否合理选用审计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审计案例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因此,在审计案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科学划分审计案例类别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审计案例可分为专题案例和综合案例。专题案例是针对某一特定审计知识而言;综合案例则融合了多个审计知识点。如编制库存现金监盘表案例主要是针对监盘审计方法,属于专题案例;而审计意见决策案例则融合了审计重要性水平、重大错报风险、审计意见决策条件等多个审计知识点,属于综合案例。其次,审计案例可分为审计理论案例和审计实务案例。审计理论案例主要用于阐释审计理论,审计实务案例则侧重于指导审计实践。[5]

2. 建立审计案例信息反馈系统,健全案例管理制度

美国哈佛商学院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建立了粗具规模的包括案例选题、搜集、编写、应用、储存、建档、更新等一系列较完整的案例管理系统,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法提供了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在建设审计案例资源库的同时,应建立、健全案例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审计案例信息反馈系统,确保案例教学的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促进审计案例资源库及时修改、更新,满足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需要。

(二)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深化审计教学方法改革

1. 正确处理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讲解审计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审计方法;案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审计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处理两种教学模式的关系。在具体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审计案例导入——审计理论讲授——审计案例分析”的教学思路将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实现良好的审计教学效果。[6]

2. 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在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应突出案例教学的特点,即以案例带动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进行点评、总结、归纳。在引导过程中,对于学生新颖、独特的观点,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鼓励,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提供必要引导后,应主动转为“后台”控制,避免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案例教学成为“走过场”、“花架子”。

(三)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审计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1. 及时更新审计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

一方面,高职教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更新审计教学理念,不断改进审计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审计案例教学法,充分认识审计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价值。另一方面,审计课程是以最新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全面、系统地介绍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与方法。审计准则、会计准则的政策性很强,经常修订。因此,任课教师应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及时更新审计专业知识。

2. 提升课堂教学的业务组织能力

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通过运用恰当的审计案例清晰地阐明教学内容的能力,以及对整个审计案例教学过程组织驾驭的能力。[8]相同课程的教师相互听课是提升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 丰富审计实践经验,强化审计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积极寻求多种渠道让教师参与审计实践,创立教师审计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审计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高职院校审计专业实施“一师一企”制度,与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为教师参加审计实践、强化审计操作能力创造重要的条件。

[1]陈矜.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运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8):14-115.

[2]李花果.案例分析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管理工程师,2012(10):66-76.

[3]蒋乐仁.论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6-227.

[4]邢风云.审计学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3):214-215.

[5]王磊,张海晓.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2(22):120-121.

[6]成焕玲.审计案例教学法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6):294.

(编辑:徐永生)

Optimization of Audit Teaching Based on Case Metho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O Jin-mei
(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214153,China)

The case method,a heuristic teaching approach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one,consists in presenting the students with a case,putting them in the role of a decision maker who faces a problem in a real situation and has to analyze it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Teachers can make good use of case method to guide students towards rational judgment out of their own thinking,and as a result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on their own.This paper,after analyzing the actual auditing teaching,expounds on the role of case method in optimizing audit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lement case method.

case method;audit teaching;optimization

G 642.41

:A

:1671-4806(2014)04-0090-03

2014-05-06

毛金妹(1967—),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审计、内部控制。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