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视角

2014-03-21卢继富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思政课思政

卢继富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31)

探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视角

卢继富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31)

双创型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把双创型人才培养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此,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视角来探讨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不断增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双创型人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双创型人才培养是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职思政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传播体,从双创型人才培养视角来改革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探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和对策,以此促进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良性健康发展,增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双创型人才培养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双创型人才指的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积极的应对市场中的突发状况;创业型人才则是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能够有效的开拓市场,深化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针,旨在为我国输送更多适合当代发展的人才,推动我国的发展进步。高职思政课属于高职学科专业设置中的理论基础课程,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现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对于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贯彻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奠定高职人才培养的基础,更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建设的基础,在高职思政课的学习中,必须坚持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此为基准进行实践教学,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培养其所需求的人才。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理念的落后

高职思政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全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紧紧的围绕着这个理念,现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教学理念的落后导致了思政课的教学成效薄弱。高职教育,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就业教育,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也就意味着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是关键方面,这也就造成了高职院校中重视专业课建设轻视思政课教育的教学局面。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不少的学校都没有认识到思政课思想基础的重要地位,对于思政课的理解认识单纯的停留在政治学习的地位上,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投入也较为薄弱,使思政课空有理论,甚至部分的专业课老师为了保证专业课程的学习,削减思政课的学习课时,为专业课让路。对于目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其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教学理念的落后决定了其在高职院校课程设计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对于学生的思想建设而言,降低了其应有的效用,制约着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高。目前,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政课的轻视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1]

(二)师资队伍的薄弱

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中的理论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应当处于一个重要的教学地位。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起步的晚,专职思政教师数量不足,因此,在这一课程的师资队伍培养上,其仍然处于较为薄弱的态势。高职的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普遍较低,相较于本科院校的思政教学而言,其学历水平、理论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例如,不少的高职院校中,在思政课的教学中,照本宣科,不联系实际的情形时有发生,有的教师空讲发展却不结合地方实际,空讲市场经济却不结合企业运营机制,空讲先进生产力却不了解企业技术,空讲理想却不联系职业生涯规划,空讲心理健康却不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等。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中,对于思政课的师资队伍建设薄弱,许多思政课授课老师讲课的过程中,空有理论,不能很好的同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思政课虚设的局面。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政课作为双创思想建设的核心理论课程,必须要注重对思政课的师资力量投入,要加大师资力量,建设完善的师资队伍,从而更好的使思政课更具有实践意义,落实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教学实践的缺乏

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却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的支持,但是目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实践的缺失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目前,不少的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停留在单纯的课堂多媒体授课阶段,通过案例和图片等形式,在课堂上完成授课内容。相反,外出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和实践挂钩的教学形式,却很少出现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体现出时代发展中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应当是所有学生参与进来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思政课的理论基础,强化思政学习的成效。[2]同时,对于思政课的教学实践而言,其也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思政课教学的创新,然而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中,其理论授课的方式往往使得其实践方面缺失,从而使得这一课程的教学地位更为的尴尬,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理论同实践的紧密联系。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尽可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更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的思想建设,对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三、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一)革新教学理念,树立双创型人才思想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化,其首要任务就是完成教学理念的革新。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这也就造成了思政课学习薄弱的局面,而目前的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创新创业两创精神,对于思政课这门公共理论课程而言,其双创精神的贯彻势在必行。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以其理论课程的属性,促使其成为双创型人才建设中思想基础课程,有利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这种全新的教学目标要求现有的高职院校转变其教学理念,使其能够符合发展需求。高职学校的教师首先要转变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教学思想,要重新认识到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中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到其战略地位,转变目前的教学观念,强化高职思政课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革新旧有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对于思政课学习而言,其不仅是理论思想的学习,更需要注重的是两创精神的贯彻,即要在思政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建设创新创业精神,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

(二)强化教学力量,建设专门型师资队伍

对于目前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由于重专业轻思政的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中投入的师资力量相对而言较为薄弱,且现有的思政教学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相较于本科院校而言,具有较大的差距。然而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将思政课的教学战略地位放到了一定的高度,使我们不得不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强化其教学效果,而我们现有的师资力量对此形成了明显的阻碍,因此,强化教学力量,建设专门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专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以下的两个要求:一是师资队伍的独立。在目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少的思政课任课老师都身兼数职,可能是某一专业课的任课老师,也有可能是院系领导。这种多重身份的设置容易使得任课老师精力分散,从而降低对于思政课的理解和备课,降低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打造一支专门的师资队伍,研究思政课的教学。二是师资队伍的针对性。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同时注重师资队伍的针对性——即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的贯彻创新创业精神,为双创型人才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一支教学队伍要围绕这一教学核心,尽可能的精益求精,从而构建更为专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的师资队伍,更好的建设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

(三)加强教学实践,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

诚如前文所言,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最重要的核心在于实践。以往的思政课学习中,思政课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容易磨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的思政课学习而言极为不利。同时,双创型人才的概念提出,也就注定了,要想在思政课中贯穿这两个精神,必须要加强理论同实践的联系,加强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树立双创型人才的理念。第一要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在现有的思政课程的教学计划中,要加入适当的实践内容,例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的实践内容,鼓励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思政课学习中来的同时,加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思政学习的有效性。第二是加强学生的自主实践,即在实践体系构建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实践,从而更为顺畅的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为双创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符合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总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而高职思政课教育又是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育中明确和把握创新和创业的导向和内涵,将会使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田洪芳.转型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0):21-22.

[2]徐伟民.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策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1):17-20.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of“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Lu Jifu
(Anhui ZHONG-A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efei 230031)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a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vocational students’professional core abilities.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of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a remarkable significance in reality.Therefor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ng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we explore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to constant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practical teaching

G641

A

1671-5101(2014)03-0109-03

(责任编辑:丁忠甫)

2014-01-01

本文为201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思政理论课综合改革研究》(立项号:2013szxm020)的成果。

卢继富(1974—),男,安徽长丰人,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思政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