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大型军队医院院前检查中心建设实践及效果

2014-03-20顾雪辉王胜军杨国士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住院日收治入院

顾雪辉,王 芳,王胜军,孙 嫕,杨国士*

(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医教部,上海 200433;2.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政治部干部科,大连 116013;3.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上海 200433;4.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上海 200433)

各医院正面临着医疗服务市场全面开放、全民医保的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全面推进等因素的冲击和挑战[1]。对于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应该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竭尽全力推动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院前检查中心的建设是促进医院内涵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有效地整合日间手术和常规手术的优点,是解决“住院难”“住院贵”“开刀迟”等问题的一剂良方[2],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扩大医院的影响力和患者来源。

1 军队医院面临的问题

1.1 新医改的不断成熟 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拓展一方面,城镇医保不断推进,政府补贴相对不足。新医改要求医院能够在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使用较为低廉的医疗费用达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满足民众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3]。另外,自2009年起上海市推进城镇职工医保总额预付,从3家医院扩大到10家三级医院试点,2011年覆盖所用定点医疗机构,采用结余医院留用、三轮协商、加大医疗机构超医保预算分担、增设药品费用控制指标等约束激励复合机制[4]。但是这在患者就医需求被大幅度开发,以及政府补贴不足的情况下,降低了医院运营所需的合理经济收入,挫伤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给医院的发展带来挑战。另一方面,财政补贴相对弱势。与地方医院相比,军队医院缺少政府给予的强大财政补贴。医院需通过拓展发展思路,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医院的影响力,扩大患者来源,以患者规模等赢得医院的合理性收入,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

1.2 医院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服务特色急需突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科技更替的周期逐渐缩短,医疗服务市场的全面开放,医院之间竞争地愈加激烈,各医院通过汇聚名医大家、促进科研创新、打造特色技术、简化就医流程等方式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2 院前检查中心建设的意义

2.1 有利于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 院前检查是针对拟住院手术或治疗的患者,在入院前待床阶段,将各项入院后必须进行的术前(治疗前)检查,前移至门诊进行。实施规范有序的院前检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降低患者医疗和非医疗费用,有效缩短术前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提高患者诊治效率。

2.2 有助于安抚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 手术是一种具有创伤性和风险性的治疗手段,患者和家属不可避免地存在担心和焦虑情绪,医院病房的环境强化了这种情绪,院前检查服务能够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和等待手术时间,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家属和患者的焦虑情绪。

3 采取的措施

3.1 科学规划 优化流程 在医院首长的统一领导下,由门诊部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成立院前检查服务中心,负责接待经收治科室医师评估,可进行院前检查的待床患者,由服务中心负责检查前告知,抽血和测量生命体征,整合安排其他各项检查时间,统一整理检查报告,并上传收治科室。为了尽最大可能地惠及患者,医院做了以下工作,门诊主诊医师确定较完善的术前检查项目;辅诊科室加快效率安排检查;信息科完成检查结果和费用信息的无障碍传送;住院处真正落实优先收治;入院后手术室及时安排手术。医院进一步确定“3个2天”目标,患者进入院前检查序列后,门诊部应在2天内完成院前检查;住院处应在患者完成院前检查后2天内优先收治;收治科室应在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2天内实行手术。

3.2 建立制度 保障运行 科学有效的制度是组织体系顺利运行的保障,院部首长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多次论证,制定相关的制度,包括院前检查告知制度、院前检查费用记账制度、抽血服务核对制度、整合检查安排原则、检查报告归集与上传制度、患者脱落后处理制度、各类应急抢救预案等。院前检查服务中心实行“个别接待、批量安排”的工作模式,初期由各收治科室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开出各类检查申请单(或电子申请单),条件成熟后制定各类疾病的术前检查套餐,实行“套餐+个性化检查”的服务模式。

3.3 确定对象 逐步推进 为了更好地理顺服务流程,完善院前体检中心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患者,本院选定部分对象,并逐步推进。院前检查服务中心建设初期,服务对象应为由门诊医师接诊后开具住院证、拟入院行择期手术、病情较轻能自行前往各检查点检查、收治科室暂无床收治的外科患者。待顺畅运行后,可让所有择期手术患者甚至内科拟入院行各项有创诊疗操作的患者均通过院前检查后入院。

3.4 升级模式 便捷核算 为了方便患者付费,提高服务质量,医院转变付费方式,创新付费模式,采取“一次付费,统一结算“的形式。患者首先至住院处办理登记手续,按病种缴纳预交金和门诊特需诊疗费,至院前检查服务中心登记和录入医嘱,而后进行各项检查,全过程不需患者再次付费。检查结果上传至收治科室后,患者收费信息也批量转移至收治科室,计入患者住院费用,随住院医疗费用出具发票。

4 建设效果

医院自2013年4月起开展院前检查服务,成立院前检查中心,明显缩短术前等待时间,降低平均住院日,减少患者支付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4.1 对全院及相关科室平均住院日的影响 2013年4月20日至2014年4月20日,全院平均住院日下降1.64天,8个主要开展院前检查的科室平均住院日下降0.99天,其中肛肠外科下降最为显著,为1.45天。

4.2 对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等的影响 随着平均住院日的下降,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提高,减少了患者及家属的术前等待时间,同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由于院前检查部分项目在患者入院后无需重复进行,使次均费用同比降低,从而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普遍反映较好。

表1 院前检查中心对全院及相关科室平均住院日的影响

5 体会

5.1 狠抓医疗服务创新 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下,没有哪一个医疗机构可以永远处于行业的制高点,唯有坚持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服务创新,竭尽全力提高医疗质量,方便患者就医,提高患者满意度,才能有效提高医院的影响力,实现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

5.2 瞄准最新科技动态 提高信息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使医院管理效率明显上升,为医护人员节省时间,把有效的时间用于疾病的诊疗上,患者也最大限度地节省看病时间,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对各项检查进行回报,医师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患者临床资料,做出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高医院辐射能力[5]。

5.3 深挖自身存在不足 提高医疗质量 任何服务方式、任何技术手段、任何工作流程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随着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只有深挖自身不足,坚持持续改进,才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进一步形成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1] 郑普生,钱 毅,耿仁文.某军队转制医院学科建设策略的探讨[J].中国医院,2011,15(2):63 -65.

[2] 王 宇,杜白茹,王 倩,等.院前检查手术治疗模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2013,11(4):104 -105.

[3] 杨 悦.医改背景下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8):248 -249.

[4] 胡善联.总额控制探索前行[J].中国社会保障,2013(2):73.

[5] 蔡 颖.构建以人为本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系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763 -764.

猜你喜欢

住院日收治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173例儿科超长住院日患儿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