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体检脂肪性肝病的患病情况回顾性分析

2014-03-20钟能华王思花

安徽医专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脂肪性中华医学会酒精性

钟能华 王思花

健康体检脂肪性肝病的患病情况回顾性分析

钟能华 王思花

目的:探讨铜陵地区脂肪性肝病(FLD)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安徽铜陵地区FLD的流行病学和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男女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在不同年龄组,FL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患病率不同,皆为年龄50~60岁高发(P<0.01),并常重叠存在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组成。结论:脂肪性肝病与性别、年龄、肥胖及各种代谢紊乱疾病相关,开展健康教育,控制体重、加强锻炼,是预防FLD的关键。

脂肪性肝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干预

近年,脂肪性肝病(FLD)的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而不良生活习惯和酒精的摄入则是FLD的罪魁祸首,FLD已成为上班族健康的新危机,各地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生活习惯不同,FLD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也不尽相同。本研究通过对安徽铜陵地区体检人群FLD的患病情况和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1~12月在铜陵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应检人员15148例,资料完整者14650例,其中男8364例,女6286例,年龄22~86岁,平均41.6±6.8岁。

1.2 研究方法

1.2.1 体检内容 包括问诊、既往史、体格检查、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尿酸、心电图、肝胆胰脾B超、胸透等检查。

1.2.2 B超检查 受检者空腹,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由固定高年资超声诊断医生进行肝脏检查,采用麦迪逊8000-EX彩色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5MHz。

1.2.3 生化检查 清晨空腹时静脉采血,由我院生化室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尿酸等。所有生化质量控制系统完备,能够保证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1.3 诊断标准 FLD的诊断标准是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1]。①高脂血症采用1997年中华心血管学会建议的标准,血清总胆固醇(TC)≥5.72mmol/L,甘油三酯(TG)≥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混合型高脂血症为TG和TC均高。具有以上4项中一项即为高脂血症。②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近2周服用降压药者。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为6.1~6.9mmol/L。糖尿病(DM)为空腹≥7.0mmol/L。③体重指数(BMI):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中肥胖的标准定义,肥胖:BMI≥25[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FLD患病率 健康体检中完整资料14650例,检出FLD2418例,患病率为16.51%,其中男1606例(19.20%),女812例(12.92%)。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102.83,P<0.01),高发年龄段为50~60岁。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年龄FLD患病率

表2 FLD与非脂肪性肝病组相关因素比较 (例)

表3 不同体重指数各组FLD患病相关危险因素患病情况 (例)

2.2 FLD相关因素分析 FLD与非脂肪性肝病组相关因素见表2;不同体重指数各组FLD患病相关危险因素患病情况见表3;不同年龄组中FL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统计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组中FL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统计 例(%)

3 讨论

FLD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它是社会常见病。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迅速增长,西方国家的FLD的患病率是20%~30%[3]。本研究显示,铜陵地区健康体检人群患病率为16.51%。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高发年龄段为50~60岁。这可能与性激素的作用有关,雄性激素是内脏脂肪增加的促进因子,而雌激素是内脏脂肪增加的抑制因子[4],亦可能与社会活动、生活习惯等有关。

我们研究发现,FLD高发年龄段为50~60岁。可有多种特定危险因素相继出现,并常重叠存在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组成,如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血压患病率FLD患者中分别为22.42%、3.97%、17.99%、33.17%,非脂肪性肝病患者则分别为9.13%、0.90%、3.83%、7.52%。其发病主要机制是胰岛素抵抗。上述危险因素患病率随体重指数和年龄增大而升高。FLD患者中IFG和DM患病率分别为8.52%(206/2418)和4.76%(115/2418),非脂肪性肝病患者中IFG和DM患病率分别为 1.96%(240/12232) 和 1.21%(148/12232)。FLD患者中IFG和DM高患病率,提示该患病群体胰岛素抵抗病变较为严重。肥胖患者中,脂肪性肝病、血脂异常、高血压、IFG、DM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上述疾病可能有相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相互影响。

以上可以看出FLD中的危险因素检出率是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肪性肝病与性别、年龄、肥胖及各种代谢紊乱疾病相关。随着肥胖及代谢紊乱起病的低龄化以及我国正进入老年化社会,形势不容乐观。而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饮食结构不合理、吸烟饮酒不良嗜好等等多种因素增加,以后该病的发生率可能进一步升高。开展健康教育,保持良好的心态,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加强锻炼,是预防FLD的关键。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06,14(5):164~166.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3 Elaine Scallan,Timothy F Jones,Alicia Cronquist, et al.Factor associated with seeking medical care and submitting a stool sample in estimating the burden of foodborne illness[J].Foodborne Pathog Dis,2006,3(4): 432~438.

4 王喜梅,张新萍,梁凤秋,等.鹤壁市直机关和学校人群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10.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bout the prevalence of the people with fatty liver disease in Healthy examination

Tongl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Tongling 244100,Anhui
ZHONG Neng-hua,WANG Si-hu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atty liver disease(FLD)and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in Tongling area.Methods:The epidemiology and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the people with FLD in healthy examination in Tongling area of Anhu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The prevalence of m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emale(P<0.01).The prevalence elevated when their age increased regardless of men and women(P<0.01).The prevalence and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FLD were different at the different ages.High disease incidence was also 50 to 60 years old(P<0.01),and often overlap existing metabolic syndrome component. Conclusion:fatty liver disease was associated with gender,age,obesity and various metabolic disorder.Health education and weight control as well as exercise were the key to preventing FLD.

Fatty liver disease;Epidemiology;Risk factors;Intervention /(编审:刘付平 施仲赋)

R575.5

A

1671-8054(2014)01-0107-02

铜陵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 244100

2013-10-20收稿,2013-12-12修回

猜你喜欢

脂肪性中华医学会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热烈祝贺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成功召开(1)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