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SP教学理念的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学模式研究

2014-03-20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双学位理工专业知识

(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一、ESP教学理念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国际化,中国的对外交流逐渐扩大和延伸到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已经朝着多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社会看重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的应用能力,甚至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双学位教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它改变了高校多年来较为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

理工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门类已经很齐全。理工院校在专业结构上一般是“宽口径”“厚基础”模式,这样的模式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1]。但是,理工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仅仅满足于最基础的语言通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的应用能力,甚至还必须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在重点理工院校,相当一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并不在外语系,很多非外语系的学生英语功底较好,这些外语基础好的学生往往综合素质很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校本专业,他们逐渐将学习的触角伸向国外著名高校。他们喜欢通过互联网收看国外高校对外开放的专业课程视频,很多学生有机会参加学校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或交换项目,作为国际交换生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先进的专业知识。对于理工类院校来说,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也受其掌握的英语知识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理工院校的本科生选择修读英语双学位课程。英语专业双学位是指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即第一专业)学位的同时,又修读英语为第二专业,考核合格后获得第二学位。英语专业双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一般以专业知识技能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结合为重点,兼顾相关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要结合英语交际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培养[2]。

符合理工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英语双学位教学模式应该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即注重未来工作领域中需要使用的英语,也就是说要将英语与学生的第一专业融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ESP即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是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学的最佳选择。在 ESP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理工院校英语双学位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其适应人才培养的综合目标,是双学位英语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

ESP是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ESP 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如商务英语、机械英语、土木英语等。ESP就是把英语语言知识和特定的专业知识相互结合起来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各种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因此,ESP 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需求相统一[3]。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按照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专门用途英语仍然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流,从根本上说,这也是英语学习者的初衷[4]。蔡基刚指出,ESP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课题之一,是其发展方向[5]。将 ESP 教学理念引入理工院校英语双学位教学,能够极大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获取未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语言能力。

二、基于ESP教学理念的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学模式

理工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课程设置是ESP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说课程设置将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采用和最终的教学效果。以 ESP理论为导向,按照外语教学需求、理工院校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由完全的EGP教学向与ESP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 “英语语言技能课+公共基础课+ ESP专业课程”三大模块课程。① 英语语言技能课程: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这是第二学位的主干课,具体课程可以包括:《高级英语》《中高级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中高级口语》《英语报刊选读》《英语国家概况》《中国文化概况》等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课程。可在课程内容上作适当的调整,体现理工院校的特点,如改变高级英语课程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模式,融合双学位学生第一专业的专业英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6]。② 公共基础课:包括《经贸管理》《第二外语》等,理工学生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使得他们偏爱选择学习德语或法语,二外的学习可增加学生对外语的兴趣和对第一专业知识的钻研。③ 与ESP专业相关的课程:对于理工院校而言,双学位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本校专业,开设各类校本ESP 课程,使双学位英语教学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的第一专业服务,使学生获得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语教育支持[7]。可以开设诸如《科技英语阅读》《科技英语翻译》《科技英语写作》《和同英语》《专业文献阅读》《机械英语》《土木英语》《环境英语》《管理英语》《法律英语》等,使学生能够将英语和第一学位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ESP 的课程设置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使英语为其第一专业服务,有利于其今后的工作,符合他们的语言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以英语为语言工具,具备专业知识的获取能力、英汉和汉英翻译能力、参加学术交流和实践的听说能力以及作学术报告、撰写英文论文和英文摘要等的能力。

与三大模块课程共同形成双学位教学模式的还有实践环节、第二课堂和网络平台建设。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可建立实践基地,聘请校外专家。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练习,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参加校企合作项目,亲自参与到英语语言的翻译实践中,校企联手,共同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理工院校还可以建立校企之间兼职、聘任方面的密切合作。例如,邀请大型专业翻译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或者有着丰富翻译工作经验的在职员工来校开展讲座或座谈,通过他们的科技翻译工作经历让学生了解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建设并丰富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进一步巩固和验证所学理论,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理工院校经常有国外专家来校进行访问并安排各种学术讲座,还时常会举办一些各类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国际会议,可以鼓励和安排双学位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机会培养国际视野,不仅提高自身的专业学术水平,而且提高专业外语水平。

第二课堂的开展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形成互补,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能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原则精神,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结合理工院校专业特色,配合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英语专业双学位学生积极参加外语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英语文化节”活动。例如,英语演讲辩论赛、英语学术讲座、英语海报大赛、英语词汇大赛、翻译大赛等活动。通过参加英语第二课堂,增加双学位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

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和ESP 教学的优化,可促进英语双学位教学模式的完整。建立英语双学位校园学习网站,内容可以包括语言技能课程的补充资料和课件下载、提供 ESP语料库,以及专业知识课程的最新资料下载和更新。学生可随时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和组合,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学习,既可以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又可以及时了解第一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达到语言和专业学习的真正意义的融合与统一。网络可以提供非常便捷的交流方式,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在网上通过 QQ群或者中国移动手机飞信群或微信群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渠道进行实时交流,甚至布置作业,有的放矢地针对各种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三、结语

基于 ESP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应以理工专业为依托,设计基于 ESP的英语双学位课程体系。从语言技能课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英语文化课程,最后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立ESP专业英语课程。同时,坚持进行校企合作实践,将学生第一专业领域的需求与学生的英语知识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各种个性化学习的网络平台,优化第二课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应用英语的能力。现阶段的英语双学位教育,应通过对课程体系的优化,制定适合理工院校的基于 ESP教学理念的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1]秦秀白,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J].外语界,1999(4):10-14.

[2]张雅军.以市场为指导推进英语双学位专业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83-84.

[3]李春晓.ESP教学理念下的医学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1(22):145.

[4]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6]林萌,姜怡,姜欣.“专业+英语”双学士学位培养之需求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2-133.

[7]刘秀梅.工科院校校本ESP课程开设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2):113.

猜你喜欢

双学位理工专业知识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辅修/双学位专业学习的毕业生从业状况调查研究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我国大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政策研究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中原工学院双学位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