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的技能考核评价与实践

2014-03-20刘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美容岗位考核

刘波

(辽东学院形象健康管理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0)

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的技能考核评价与实践

刘波

(辽东学院形象健康管理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0)

为提高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建立实践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践[1],通过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便今后改进。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进行技能考核,能全面反映教学情况,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美容行业;岗位要求;技能考核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高职医学技术类专业,是实践性强,对操作技术与技巧要求较高的专业[2]。因此,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的重点。如何考核与评价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套比较规范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技能考核评价方法,是我们不断探索和改革的重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2011级134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2010级12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调研 深入与本专业联系较为密切的美容行业协会、大型美容机构、医院和学校等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及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个别面谈、电话访谈、座谈、参观学习、文献检索等形式,了解目前美容行业岗位设置及人才需求情况[3]。对岗位必需的实践技能进行分析,同时向我院2011级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了解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实践技能方面的不足加以汇总,为下一步实践教学环节及考核方法、内容及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2.2 考核方法及内容改革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美容治疗、咨询、纹刺美容、美容培训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对应岗位(群)包括医疗美容技师、医学美容咨询师、美容顾问及美容导师/讲师等[4]。以美容行业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注重过程性考核(课内实践考核、岗位实践考核、专业社会实践考核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将考核贯穿教学的始终,实验(训)课考核成绩的比例占总成绩的50%~80%;校内顶岗实习和职业资格考试强化训练结束后进行岗位实践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企业实习;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对活动后的调研报告进行考核并记入总成绩。通过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充分利用学院实训基地现有条件,对拟改革的课程从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技能操作3方面制定考核评分标准(包括仪容仪表、交流沟通能力、具体操作等)。同时建立考核小组,对小组成员教师进行培训,并聘请行业专家作评委。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通过实践判断评价考核体系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以便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3 实施步骤

1.3.1 师资培训(1)我院是辽宁省医疗美容职业教育联盟及国际美容医学职教联合体成员,教师可通过网络,学习美容行业新知识和新技能;(2)选派优秀教师到美容行业进行技能培训。

1.3.2 建立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我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制定实践考核管理制度;以美容岗位需求为导向,参照美容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确定岗前培训考核内容;制定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标准;设计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表。以座谈、问卷调查、实践技能考核等形式初步评价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试验组与对照组考核结果比较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考核结果比较(±s,分)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考核结果比较(±s,分)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t值P人数 课内实践考核 专业社会实践考核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成绩87.5±3.2 80.6±3.0 18.01<0.01 134 128岗位实践考核92.6±4.2 87.5±3.2 11.08<0.01 88.7±3.6 82.2±4.2 13.42<0.01 93.2±3.8 90.4±2.8 6.81<0.01

试验组与对照组课内实践考核、岗位实践考核、专业社会实践考核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成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见表2)。

2.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评价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满意率均在95%以上。

3 讨论

3.1 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在实践课程体系的职业技术与技能模块中增加美容新技术、美容顾问、美容导师、中医推拿技术、中医养生等与美容行业相关的课程,同时原课程体系中的美容美体技术、医学美容技术、美容咨询与沟通、护理技术等课程从以理论授课为主改为以实践教学为主,其余课程的实践学时比例相应增加,如医学美容技术、美容心理学、美容营养学等。而实践教学环节则增加预就业岗位培训、校内美容院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考试技能综合实训课由原来的48学时增加到100学时。

3.2 建立了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3.2.1 制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 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训)指导、学生实验(实训)技能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教学文件;成立听(评)课领导小组,对实践教学情况全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

3.2.2 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对理论与实践兼顾的课程,提高实践能力考查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以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中预就业岗位培训、校内美容院顶岗实习等的教学管理,制定行业专家、教师、学生评价标准,定期考核教师授课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要求学生在美容院顶岗实习及利用暑期去相关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写见习报告或社会实践报告,从而考查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与拓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能力[5]。实际操作考核成绩能够反映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动手能力,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应贯穿实践(训)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在实习前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3.3 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大大提升

2011级实习生的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到不同美容企业实习和工作,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学生的服务理念及相关知识技能与美容行业快速接轨,其专业知识,团队协作、心理承受、人际沟通、岗位适应等能力较企业中通过其他途径就业的员工强。

另外,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和同行评价结果显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很大提高,综合评分均达到了优良。通过两年多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仍要为培养美容行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继续努力。

[1]张津平,杨晔,刘妮娜,等.以职业能力素质为本的医疗美容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美容医学,2009,9(9):1351-1352.

[2]周鸿波,赵丽,侯慧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6(4):1132-1133.

[3]王彩霞,王丽新.三年制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45-46.

[4]杨晔,章益,陈冬笋.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3):9-10.

[5]王秀兰,周典.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医美容,2010,9(2):180-182.

G424.74

B

1671-1246(2014)19-0035-02

猜你喜欢

美容岗位考核
透视环保美容热
美容
内部考核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